我忧故我叹--答黄巾之三
(2011-05-11 14:03: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生参悟 |
我忧故我叹--答黄巾之三
文/忧者无忧
忧之在心,叹之在口。忧叹紧密相联。但我首先想强调的是:忧叹与快乐并非水火不容。我忧叹,我快乐。
心知这个世界,充满着可忧之事,可叹之情。“忧”是人生的必然,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从在母腹中孕育起,我们便不得不面对各种忧患。我们当然不会期盼忧患。但忧患之存在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意识到忧患,有益于化解忧患;即使无力化解,也有益于做好承担和面对忧患的思想与精神准备。
“天有不测风云”。这“不测风云”便是忧患。其实,“可测风云”也是忧患。言下之意,可测与不可测、可知与不可知,都有忧患在里面。我非“悲观主义”者。我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理性。
我的脸上也经常充满笑容。但笑容不代表心里无忧,眼内无忧。我追求快乐人生。但我并不愿意以微笑掩盖忧患。
想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个人感情、工作与生活,忧患几乎无处不在。忧患可能存在着大小、远近、轻重之别,但存在忧患却是无疑的。本质的忧患,不因看不看见、想没想到、承不承认而转移,而消失。
忧患的化解,存在能与不能两个出路。我们寻求最大限度的化解,但我们要有无力化解的理智。我们能做的便是:尽早、尽力、尽多地化解忧患。确实无力化解的,也得坦然接受。
承认忧患的客观存在,对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改造社会、改造人生,起着提示与激励作用。正因为社会多忧,人生多忧,我们更应关爱社会、珍视人生。幻想着社会与人生无忧无虑,只是一种幻想。
反思一下:为什么常常祝愿或者期盼“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恰恰是因为,现实中不顺利、不幸福、不如意的因素太多。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忧患所在。
抽象的理论容易让人疲劳。说点具体的事例吧。“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生动”。无论社会的现实空间,还是网上的虚拟空间,我们都不难发现:忧患之意四处弥漫。感叹风气不好,感叹为官不正,感叹人心不古,感叹情感不顺,等等,均为忧患之意。
给自己起名“忧者无忧”,正是这种“哲思”的体现。心存忧患,正视忧患,化解忧患,超越忧患,也许应该成为我们行走社会、漫步人生、履行职责的“全选”答案。
(2009-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