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随笔之二十一----出海归来
(2011-05-08 11:11:08)
标签:
军事旅顺战斗精神战斗能力靠岸杂谈 |
分类: 军旅回望 |
出海随笔之二十一
出海归来
文、忧者无忧
截止今日,除对潜攻击外,已按计划完成了出海训练的全部科目。原因是:某支队的潜艇,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配合我们的行动。起初,海上有雾,出不来;后来,接受考核,也出不来。
总的看,这次十五昼夜连续航行训练比较顺利。其一,海况良好,没有一次大风浪。给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带来严重灾害的“桑美”台风,并未给我们的训练带来影响。其二,舰艇良好,没有一次大的故障。其中两艘服役20年以上的老舰了,整个出海期间,无病无灾。有点小痛小痒,算不了什么。某舰是新舰,刚列编不到两年。也许是还在蹒跚学步,出了点问题:主炮的一个管“罢工”,而且无力修复。只好在别的舰“双管齐射”时,来了个“单管发射”。其三,官兵的精神状态良好。训练期间,各舰进行了不间断的思想鼓动,官兵训练热情都比较高。干部、骨干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借调来帮助工作的同志表现很好。在此期间,王副支队长母亲去世,没有回家奔丧。某舰的一名士官,母亲去世时正赶上补给,搭乘补给舰回家去了。
由于已基本完成了编队训练科目,指挥所决定,各舰利用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的时间,安排一些单舰训练科目。
离规定的返航时间还有不到30个小时。长时间的海上训练,官兵都很疲劳,都盼望着早点靠岸,好好休息一下,好好洗个澡。大家都在掰着手指头计算着靠岸的时间。提前靠岸是不大可能的。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不可更改训练计划。15昼夜就是15昼夜,少一天也不行。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舰艇的续航能力和作战能力。这个数字,算不上极限,也并不太难达到,但连续十多年,很少组织过这样的训练了。为安排这次训练,支队和舰队首长下了很大决心,这种决心是不应该动摇和改变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意志。
我并没有达到归心似箭的地步。如果上级决定延长训练时间,我也绝对能够接受。军队、军人是因为打仗而存在的,真正的战争比这次训练要残酷得多、艰苦得多、复杂得多,容不得你贪图享乐、贪恋家庭。中国军队现在既需要增强战斗能力,也需要增强战斗精神。当战斗能力(包括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因为经济的制约一时难以增强时,我们首先应该让战斗精神增强起来。增强战斗精神,并不需要太多的钱。
这样的出海训练,应该变成一种常态。出海归来,不需要锣鼓喧天,不需要列队欢迎,不需要热烈和隆重。实实在在地搞好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打基础,做铺垫,那是很有必要的。
(2006-8-14上午写于旅顺某海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