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生活
(2011-03-13 07:23:51)| 标签: 旅顺《古文观止》保密观念转折博友杂谈 | 分类: 军旅回望 | 
“拆字”生活
文/忧者无忧
 
老忧按:在新浪开设博客后,以“军旅回望”为分类,发布了一组涉及海军舰艇部队军事训练的“出海随笔”。有博友问:“你是军人啊?”我现在可以回答:“曾经是个军人”。现在呢,转业到地方工作啦。假如仍是军人的话,我上互联网,不会让大家发现我的军人身份的,连蛛丝马迹也会抹得干干净净。有博友善意地提醒:“军事题材,小心泄密啊。”我得感谢保密观念很强的这些博友。在我自己,虽已告别军旅,但保密观念强着呢,大家尽可放心。我有为国家为军队负责的觉悟,也有为家人为自己负责的觉悟。说句俗话,我敢泄露军事秘密,岂不是“找死”啊。
把4年半前所写的“出海随笔”发布出来,一方面是藉此表达对军旅生活的怀恋之情,另一方面是想表达对军队建设的祝福之意。对于曾经投身其中数十年的这支军队,我有着深深的感情。尽管已告别军旗接近一年,尽管我再也没有穿着军装的机会,然而,我的新式军装依然挂在家中醒目位置,并未放入衣柜,更未压在箱底。一个阶段内,我仍将每天看看无语的军装----点缀其上的姓名牌、资历章、军衔符号及金光闪闪的钮扣,让我亲切。
“出海随笔”如果只是引起哪怕很少博友的关注,也算我对国防宣传、教育的贡献。当然,我并不苛求它能有多重的分量,因为没人赋予我这样的任务。我只把它看作一种对国防、对军队的情感支持。除极少数文字外,它是原汁原味的表达。
“转业”对军队干部而言是一种转折,甚至可以说一种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并非只是工作的转折、生活的转折,而且是心理的转折、精神的转折。熟悉操枪弄炮、排兵布阵的他们,对“地方”的工作及环境很陌生,甚至就是个“幼稚生”。“融入”,并非一件“又好又快”事,而是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今早突然翻出了这篇反映自己“转业待安置”期间复杂心态与尴尬处境的文字,发布于此,但愿来访博友对转业干部、军人,有一种新的观察感悟。
文中的“老忧说事”,是我当初在军队内部网上主办了一年有半的圈子。老忧转业之后,圈友们自发管理,积极交流,目前运行良好。(2011-3-13)
 
4月,尤其是11月之后的生活,大致便是个“拆字”。不“忙”,未“忘”,喜“观”,乐“天”,挺“好”,稍“卡”。
1、未“忘”,未曾“死心”。未“忘”工作安置,未“忘”文字耕耘,未忘“老忧说事”。 11月之前,整理与新写了许多文稿,觉得很充实,很快活。11月之后,读了许多不那么通俗易懂的书,比如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曲赋文,比如《小窗幽记》、《随园诗话》、《古文观止》。在艰难的查对、吃力的阅读中,弄清弄懂了这些古诗古文中许多生僻的字词、典故。虽然枯燥,还是坚持了下来,并觉得收获甚大。“复古”过程中,未写过独立成篇的文章,但写下了许多批注。为将来可能的再读与整理,做好了铺垫。在“主动”断网之前,对“老忧说事”的圈务,做了许多打理工作。我期盼着自己告别军网、告别圈子之后,圈友们还能积极参与圈子、发展圈子,并在这里体验、享受和积累怡情、示才、品文、交友的快乐。
2、不“忙”,不会“心死”。由于无班上,无人管,也就谈不上“忙”。每每有朋友电话或当面询问“忙”啥的时候,我都不得不心酸地说:“哈哈,不忙。忙着接你电话,忙着与你说话呢。”是的,在当前社会背景、舆论背景下,我不得不承认,不忙,是一件心酸事。不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没有工作需要你做,没有位置等着你坐。你的“价值”连“可有可无”这种“两可”都达不到,只有“一可”,那就是“可无”。这种境况下,我努力调整自己,不让“心死”。“哀莫大于心死”?自己距离“哀”还远着呢,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一次小小的转型,算不得什么。若干年里,天是塌不下来的。
3、喜“观”,喜能“又见”。记得高中时,曾编过一个谜语:“重逢,打一字”。思路是:重逢—又见—观。这些日子,“又见”的既有人,又有文,又有山水,还有圈子。“又见”过了了与她的夫君,同登舰,同赏海,同就餐、同乘车。“又见”过海南的战友,同行云南7天时间。“又见”过一些诗文,读了许多曾经阅读的文字。《古文观止》在20年前、10年前曾经阅读并批注过,但时日一久,几乎忘却殆尽。这一次,利用约半个月时间,又逐页逐行地读了一遍,又做了许多新的批注。“又见”过一些景点,比如旅顺的海、山、塔、寺。断网之后,“又见”过军网,“潜望”了圈友及圈文。对大家热烈的“说事”,知道了一些,为之高兴。简而言之,希望大家珍惜这种氛围,这种缘分,这个平台。
4、乐“天”,乐在“二人”。“天”很大,又很小;“天”很远,又很近;“天”很虚,又很实。天与人的关系便是,“天”为二人,“二人”为天。我是越来越珍惜“二人天”了。若干年来,很少与妻子同游赏同下厨同娱乐。4月之后,妻子多次说:“以前你属于公家,现在可以属于我了。”二人都办了健身中心的年卡,如无特别情况,每天晚饭后,可以“乒乓”一两个小时。妻子的球技在我的舍身奉陪下,已是大有长进。有阵子很是“嫌弃”妻子,因为她的水平“逼”着我频频捡球。曾经怀疑这不叫“练打球”,而叫“练捡球”,为之郁闷。后来“悟”出了新意:我们“练”的并不只是“球”,而且是“身”,而且是“心”,而且是“情”。捡球也是锻炼身体啊,于是释然、豁然、悠然,并为自己有如此伟大的思想成果而欣喜。二人还时常爬爬山头、赏赏夜景、吹吹海风、看看电影、逛逛商场。曾对妻子说:“你、我和孩子的健康、快乐、平安,那是最大的天!”“天”少一人,那是“二”;“天”无二人,那是“○”。
5、还“好”,回归自然。也不知古人造字时是怎么考虑的,把“女”与“子”靠在一起合成了“好”。下一步,我的工作环境便是个“好”。由于没有实职,因而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所在的开放式办公室里,三女三男,真可谓、诚所谓“好好好”。当兵这些年,在单位里,这种“好”机会少而又少。今后不知多大区间的、一个阶段的工作日里,基本可以天天好,月月好了。给了了的短信中表示:“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了。”“好好好,见好就收。”回到一般意义的“好”上来,我的心态调整还好,工作安置还好。有句流传很久的广告词:“做女人,挺好!”曾在主持婚礼时做过延伸:“做男人,也是挺好!”我坚信,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会一如既往地好!
6、稍“卡”,心有“忐忑”。尽管积极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但我不得不说,自己是心存忐忑的。不知工作会如何安置,不知将来会有何境遇。心中有“卡”,亦上亦下、非上非下。“心卡”和“卡心”常有,但在不同的时段,“卡”的诱因不同,内涵不同,表现不同,程度不同。对军人而言,至少对曾是军人的我而言,2010年的“卡”,是大卡、重卡、严卡。幸运的是,我有“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稳住阵脚”的素质,那个所谓的“卡”,现在已经成为过去。而且我也坚信,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死卡”,也不会“卡死”。
11月中旬之后,没有写过可以称“篇”的文章。今日略作梳理,对自己,对圈友做个交待。昨日已办完从部队到地方的相关手续,下周一,将告别“两不管”,成为正儿巴经的公务员、上班族。祝福自己,也祝福关心我的圈友们!
(2010-12-17)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