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海随笔之八----凉拌海蛰

(2011-03-08 14:43:47)
标签:

辽宁

海蛰

打捞

c2

腕部

杂谈

分类: 军旅回望

出海随笔之八

凉拌海蛰

文/忧者无忧

 

这几天,虽然一直漂在海上,却始终没机会吃上真正的海鲜。今天中午,看来能吃上刚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海蛰了。与靠岸时所吃的所谓海鲜相比,恐怕还要“鲜”一些。

今天的天气是出海七天来最好的。早晨起来,阳光明媚,海天一线。海面静如处子,无一丝涟漪。军舰处于漂泊状态。站在前甲板,俯视海面,波澜不惊;仰望天空,湛蓝如洗。战士们在甲板活动,蜻蜓们在舷边飞舞,海鸥们在低空盘旋。

今天的训练科目:主炮对岸实弹射击。每舰两炮,每炮两管,每管发射6发炮弹。单舰打炮24发,三舰相加打炮72发。昨晚,已组织了操演。按编指今天的安排,上午继续准备,下午实弹射击。主炮及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编队三舰中,XXX舰需要技术支援。于是,编指命令随指挥舰出海的电雷声科李科长,乘交通艇前往。

与此同时,舰上的工作艇(无动力,靠舢板划行)也下海了。一方面,是在进行训练;另一方面,战士们想借此机会放松身心。小艇上约有8至10人,都穿上了红色的“海军救生衣”。他们的技术看来并不熟练,用不好船浆,但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在海上行动并不困难。

母舰的舰舷边,围着许多官兵,向艇上的战士开着玩笑,并向他们递去了用于打捞物品、带杆的铁丝网。想要干什么?想要他们打捞些海蛰上来。

出海之后我就发现,舰艇两侧的海里,游动着许多海蛰(学名应该叫水母)。它们像黄色或者棕色的可以开合的球,悠闲地、自在地游动着。我猜想,它们不会懂得军舰与民船的区别,甚至根本就没有舰船的概念。海洋是它们生存的天地,它们没有任何声息,没有任何竞争地出生、成长和死亡。除了被人类打捞上来“凉拌”入腹的那一部分外,没人知道它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没人知道它们何时生,何时死。

打捞海蛰,官兵们兴致很浓。舰上的一些官兵把塑料菜框系上绳投进海里,想要捞上些海蛰来。艇上的官兵大概觉得往远处走会有更大更多的海蛰,划着小艇往远处去了。无论是舰上的人还是艇上的人,都很兴奋。那一阵子,大家也许忘记了连续航行的辛苦和疲劳。

打捞还是很有收获的。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捞上来10余只海蛰,小的有足球大小,大的放了半个大铝盆。看着仍在铝盆里蠕动的海蛰,官兵兴致勃勃。有的用手指头戳,有的睁大眼看,有的在议论,有的在提醒:“小心啊,别蛰着”。

炊事班的同志拿来精盐撒入盆里,为中午的凉拌海蛰做准备了。呵呵,在海上,吃着绝对新鲜的海蛰,当是别有风味吧。

(2006-8-7上午写于海猫岛附近海域)

 

海蛰又名白皮子,在水产动物中属腔肠动物,根口水母科,海蛰属。外形似伞,身体分为伞部和腕部。海蛰经过腌制加工后,伞体部称为“海蛰皮",口腕部俗称“海蛰头”。

 

海蛰分布主要以辽宁营口为主。目前仍以自然捕捞为主,每年产期分春、秋两季,春季4~6月,所产蛰体嫩小,含水量多,脱水后出成率较低;秋季7~9月,所产蛰体较大,成熟,含水量较低,出成率较高。海蛰体中水分含量在90%以上,渔获的海蛰一般进行腌制加工,也可鲜食。

 

请听----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