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快活,争什么?
(2011-02-13 14:12:43)
标签:
关汉卿东山《窦娥冤》敦煌变文元曲鉴赏词典杂谈 |
分类: 读书随笔 |
关汉卿和他的“四块玉”
文/忧者无忧
说实话,我对关汉卿的了解,也就是个《窦娥冤》。那里有“六月飞雪”、“血溅白练”,那里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那里有无赖的张驴儿、浑蛋的县太爷。
手头有本《元曲鉴赏词典》,从中翻出了关汉卿的生平,翻出了关汉卿的“四块玉”。录以备忘,思以强记。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燕人,或解州(今山西解县或曰运城)人,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录鬼薄》说他曾任太医院尹。郭经《青楼集》说他“金遗民,入元不仕”。《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所做杂剧今知六十余种。其戏曲作品多暴露封建统治黑暗,表现人民的苦难和反抗精神。人物性格鲜明,曲词本色而精炼。对元杂剧繁荣发展影响很大。1958年,作为世界文化名人而载入人类文明史册。
看这个“简历”,有“三个不详”。一是生死不详。生死于何时何地,也没个准确答案。我倒宁愿他是解州人,因为那便是个“老乡”了。二是仕途不详。是否做过官,做了多长时间,无从知晓。但我想,如果做了一辈子官,也就没有悲天恸地、昭世醒人的“窦娥冤”了。三是作品不详。部分作品还属于“是否为他所作,尚无定论。”但我想,有一“冤”在身,便也生无冤、死无怨了。中华文化史,甚至世界文化史,回避不开他的“千古奇冤”!
归隐山林之作,史上多有。此等作品,容易让人产生两种联想:一是官场得意者的矫情。明明是苦心经营,偏要装出个心灰意冷的样子。二是官场失意者的苦情。明明是痴心期盼,偏要装出个心满意得的样子。关汉卿也有这么几篇似乎对官场险恶想通了、看透了的作品。曲调“南吕·四块玉”,题名“闲适”。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句“闲快活”、一句“争什么”!
第一块玉: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第二块玉: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第三块玉: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第四块玉: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依个人见识,需备注的是:1、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为三、四等人,而知识分子则为下层之下。“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老九之“儒”,便在八娼、十丐之间。斯文扫地,何等可怜。作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同样不能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权贵们面前超然起来。2、“莎茵”指草坪,“莎”读“缩”。3、“新醅泼”指新酒酿出来了。4、“心猿意马”来历。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菩萨品》云“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维摩诘经·香积品》又云“难化之人,性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能调伏。”这是把人的名心利欲,比作奔腾的野马、跳跃的山猿,只有将它牢牢地拴起锁住,才能安静下来。元代的卢挚有言“无是无非快活煞,锁住了心猿意马”,庚天锡有言“紧地心猿系,牢将意马拴”。5、“南亩耕”典出《诗经》,又取陶渊明“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东山卧”用东晋谢安隐居东山(今浙江上虞县南)的典故。
这“四块玉”用语直白朴素,宛如未曾任何雕琢的玉。可又是那么地令人遐思,意味深长。汉卿老人家,你如地下或者天上有知,请告诉我,告诉今人:你真的那般“闲快活”,真的不愿“争什么”?!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