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小记03---关注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开博小记 |
(图片来自网络)
关
文/忧者无忧
博客中有个“关注”。除非私密博客,估计博主们多是希望得到更多关注的。我很难相信,会有不在意“关注”的博客。博客得到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博客经营的“成功度”。有人说:博客便是“我手写我心”。这是没错的。但只说了经营博客的一半动机。经营博客的另一半动机便是:“我心有人知”。而“关注”,是由“我心”到“人知”的一座桥。
先前在内网经营过博客,近期在互联经营着博客,对于草根博客中的“关注”,有如下思索:
“关注”之多寡。博客是一个释放自我的平台,更是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博客是“我型我秀”、“我行我秀”。你越有型,你越能行,关注的人也就越多。要想赢得更多的“关注”,你得用心,用力,用情。你得把更多的思想、才华、情感、快乐、诚信,更多的真善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用心,是要悉心打理;用力,是要尽力而为;用情,是要真情互动。你的博客经营得好,关注的人会越来越多。博客里不存在“好事不出门”的问题。关注你的人,会把你的博客“广告”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远,越来越久!TA的点、评、藏、顶、链,会为你引来更多关注。
“关注”之真假。你博客中显示的被“关注”,或者你对别人的“关注”,你不得不承认,这里是有水分的。一些“关注”,并非真实的关注,而是虚假的关注。也许加你关注的人,只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你所加的关注,恐怕也有这样的成分。是否真关注,看看算算回头率---评、顶、藏,便知。个别评、顶、藏,本身便是应付,千万别当真。我的博客收到的纸条、留言、收藏中,便发现了广告:有要求回访的,有出售物品的。这些“关注”,大可视为泡沫关注、垃圾关注。
“关注”之浓淡。你可以想两方面问题:一是你加了“关注”的人,你是否经常去关注?二是加了你“关注”的人,是否经常来关注?经常来往的,可以算作“浓关注”;不经常往来的,可以算作“淡关注”;针对博文发表评论的,可以算作“浓关注”;只发表情或言不及义、千篇一律的,可以算作“淡关注”;“浓关注”强于“淡关注”;“淡关注”强于“无关注”。我们当然期盼浓浓的关注,那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关注”之消长。开办博客之初,“加”与“被加”会呈现增长之势。就我个人而言,在浏览过程中,有时看看目录,有时看看博文,便轻轻点下了“加关注”。我可能暂时没有时间认真拜读人家的博客,但觉得值得关注,于是便加了关注,期待以后的仔细阅读、时常阅读。我的“加关注”,也为自己做了“广告”,吸引了一部分回访而来的“关注”。但我清楚,这些关注里,有些是因为喜欢,有些是出于礼节罢了。不知别人怎么做的,我在一段时间后,会整理“我的关注”。我未再关注过的、我不想继续关注的,也就选择了“删除”、“是的”。我想,没必要保留自己的“虚高关注”,没必要充当别人的“挂名关注”。两下清爽。
“关注”之单向与双向。在我的关注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单向关注”。我的关注对象不会关注到我这里来,但我心甘情愿。他们是名人,是高人,是强人,我不具备与他们“相互关注”的资格。我关注他们,是为了了解他们,学习他们。他们不把我放入“黑名单”,便是我的荣幸。而在草根博客中,如果我所关注的并非关注我的,我很有可能取消对他们的关注,礼尚往来嘛。他不在乎我的关注与否,我也不在乎他的关注与否。在加我关注的博友中,也有些并未被我加关注,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风格,我得向他们表示歉意。如果他们想要取消对我单向关注,我也只能耸耸肩,摊摊手,“嗯哼”一声,表示个遗憾。
“关注”向“好友”之过渡。这个作为后话,以后再表。
2010-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