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女成长语录及备注
(2011-01-20 14:07:40)
标签:
忧者无忧情感亲情杂谈 |
分类: 亲情传递 |
忧女成长语录及备注
文/忧者无忧
(一)3岁前:学语
1、“小鸥鸥,好呃呃。”这是小狗狗、好哥哥的发音。那时女儿刚学说话,把汉语拼音的“G”与“E”总也说不明白。你教小狗,她说小鸥。你教哥哥,她说呃呃。
(二)幼儿园:识字
2、“我要思思爱爱。”与多数小孩一样,女儿也爱吃糖。除了“小白兔”,当时还有一种名为“恩恩爱爱”的奶糖。此时的女儿,已在幼儿园学得了不少字。“小白兔”简单些,没弄出差错来;但“恩爱”的“恩”与“思想”的“思”,她没弄清楚。于是,问她想要哪种糖时,她说“要思思爱爱”。可爱的孩子,错把糖纸上的“恩”当成了“思”。
(三)小学时:想像
3、“老家人好,大连空气好。”女儿上学前班时,老忧带她回老家探亲。到黄土高原那片土地时,家人对女儿这个从大连归来的“洋娃娃”,颇是亲热。听她说普通话也特别新奇。家人也心知大连要比老家好,但还是问了女儿一个问题:“老家好,还是大连好啊?”如何回答,并非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其实还关联着一个感情问题。女儿看看爸爸、想想后说:“老家人好,大连空气好。”老忧大感意外,家人甚感满意。现在想来,女儿幼时便有“狡猾”苗头。
4、“妈妈说了算,但爸爸不听。”在家里,是爸爸厉害还是妈妈厉害,是妈妈说了算还是爸爸说了算?这是老家人以及“大人”们常问小孩的一个问题。忧女也未避免。某次,老忧的一位朋友,又抛出了这个问题。女儿作出了如上回答。这也基本准确地表述了老忧一家的实况。那个“但”字运用得好,转折得好。
5、“月亮就像薄荷片,白云就像棉花糖。”这是小学二三年纪时,女儿对大自然的一种解读。某次一家三口在街头散步,女儿突然问:“爸爸妈妈,大自然是什么味道啊?”我们觉得这个问话很有创意,大感兴趣,但并未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她来说。我们也很想知道,在她的小脑袋瓜里,会是一个怎样的答案?陆续地,她说出了太阳像大辣椒、月亮像薄荷片、白云像棉花糖等等。老忧夫妻大喜,鼓励说,写成作文吧,一定能发表。于是在老忧“指导”下,忧女写出了二三百字的《大自然的味道》,被妈妈投稿后发表在《半岛晨报》。后来又写出了《飞飞的快乐灵》、《心里有个毛毛虫》等稿,也被报刊采用。基于此,我们专门为她建立了稿费存折和奖励办法。
(四)初中时:主见
6、“爸爸,你打我,给我心灵造成了伤害。”也许老忧真的不是个完美的爸爸,在教育孩子上,偶尔也有失文明显现野蛮。平时也不打孩子,但某些时候,也付诸暴力。起初,女儿也许只知怕,不知辩。但随着学问的长进,她能够与爸爸理论了。评价过老忧的打是(教育的)“无能”。初二、三后,悟出了老忧的打是给她心灵“造成了伤害”。当女儿一步步进逼老忧的底线时,老忧也终于悟到:这孩子是长大了,她懂得了打,记住了打。如果老忧还“野蛮”,对孩子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不利的。
7、“我不还手,是因为你是我爸爸!”也是在某次挨打时,女儿说出了这样的话。女儿真的“大”了,懂得了对于家长,对于长辈,是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其言下之意,不是无力“还手”,而是不愿“还手”。老忧当时的回答是:“你说得对,做得对。爸爸不应打你,不想打你,也不忍心打你。那我们好好谈谈吧,你得认真听。”
8、“我想学古筝,学跆拳道。”女儿小学时被“逼”学了几年小提琴,伤透了心。快要告别学琴生涯时,她曾在家里客厅用白纸写下大大的几个字:“再也不学小提琴了!!!!”这样的宣示。小学毕业后,老忧郑重告诉她,并要求她一定记住:“今后除非你自己强烈要求,爸妈不再给你报任何一个特长班。前提是,将来如果因为缺乏特长而落后于同龄人,绝对不能责怪和怨恨爸妈。”她点了头,表示确实记住了。但老忧相信,追求上进的女儿,脑子里一定在想,我自己得具备特长,自己得具有优势,自己得选定方向。初一一年,老忧忧妻真的未给她报过一个课余班次,甚至学校里提倡的补课班次,我们也悉听女儿之便。但班级搞晚会之类活动,她没啥可以拿得出手时,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该有点上得了台的本事。初二时,她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有古筝、跆拳道班次,强烈要求报名参加。这一次,老忧并未痛快答应。要求她考察清楚时间、地点、收费等情况,切实想清楚了,下定决心了,再说。不允许浪费学费,不允许半途而废,也不允许牵扯爸妈太多精力。经过她的反复争取,老忧与她一起去报了名,而她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已是三年有余,仍然乐此不疲。
9、“我要写小说。”初三时,女儿突然萌生了写玄幻小说的念头,而且难以抑制。按说,参加中考是件大事,时间非常宝贵。而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电脑上动手写起小说来。老忧与忧妻只是做了些提醒,并未坚决阻止。如此,在一两个月时间里,她竟写出了接近3万字的小说,初定名为《蜘蛛谷》,其中的女主人公叫做“藿香”。可惜的是,这部小说并未彻底完工。她在创作过程中,并不让爸妈参与或者干扰,边写边往自己的优盘里存,并不备份,并不在电脑中贮存。这带来了严重后果:优盘因为某种原因遭到毁坏,自己恢复不了,请专业人员也恢复不了。女儿的首部中长小说,便如此夭折了!女儿痛心不已,但由于怪不得父母,她只好悄悄地自责了。据她自己讲,后来回忆着重写了一部分,但终究时间和精力不济,也就放弃了。
(五)高中时:理想
10、“我想出书。”高一时,听说出书可以为高考加分,女儿决定写书,题目定为《花雨天空》,篇幅初定3万字,共写了十个章节。内容是小学初中时的朦胧故事与心事。这一次,她吸取了初三的教训,一是愿意听取父母意见了,二是愿意备份电子文档了。完成后,老忧耐住性子仔细审阅过,觉得太抽象,觉得看不大懂,觉得难以出版。为避免因为自己思想眼光落后时代潮流而误了女儿前景、减了女儿激情,还帮她查找了十月、读者文摘的电子邮箱,督促她投了稿,让专家为她的文稿做出评判。结果是:某位编辑认为“文笔还不错,但不适合本刊,建议投给某某杂志。”云云,此事也就暂时搁置了。女儿也由此知道,像韩寒、郭敬明那样成为“名人”,也绝非想当然的一件事。
11、“妈妈,你怎么会嫁给我爸?”女儿对老忧不做家务、不负责任之“状况”,是有极大不满的。当她懂得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道理的时候,可以与她妈妈探讨“婚恋问题”了。她多次郑重地问她妈妈:“我爸这么懒,你当初怎么会嫁给他,可惜了你这个人了。”类似的话语还有一些。目前的结论是:“我将来找对象,决不找我爸这样的人!”
12、“我想当科学家,不搞政治,不搞经济。”已是高二学生的女儿,先前曾有过各式各样的理想,律师啊,历史啊,旅游啊等等。但现在,理想清晰了起来,是要当个探索自然真相的科学家。她认为爸爸妈妈这样的公务员没意思,成天琢磨写材料、搞考评之类虚里冒套的“政事”。她认为搞经济当商人也没意思,因为商人都是奸人,无商不奸,尔虞我诈。如何当科学家呢?先选个科技类院校。她把目标定在了复旦大学。从现在的成绩看,进入复旦有点难。但她信心十足,也正在刻苦学习,向前追赶。按照她乐观的想法:高中一年,学习成绩是逐步上升的,照此趋势,高考时也就靠近复旦了。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