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壁画》上的“唐·出使西域图”(散文)

(2019-02-26 05:07:45)

《敦煌壁画》上的“唐·出使西域图”

朱文杰       《敦煌壁画》上的“唐·出使西域图”(散文)

《敦煌壁画》上的绘于唐代的“出使西域图”,反映的是开辟丝绸之路第一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这也是中国绘画作品上最早反映这一重大题材的艺术作品。因为特殊而意义重大。

唐代,佛教把这一著名历史事件,张骞出使西域附会为佛教故事,让真实历史人物出现在绘画中,使之成为这类作品的代表。

传说汉武帝把霍去病从匈奴缴获的战利品~两尊金人,供奉在陕西淳化的甘泉宫。这事在《史记》中有所记载。但汉武帝却不清楚这金人为何方圣物,于是派遣张骞出使大夏,尽快探明真相。张骞回国后给汉武帝汇报,说大夏国附近有个身毒国(今印度),信奉佛教,这两尊金人就是敬奉的佛像。

  这个故事属于传奇,《魏书·释老志》有记载。而它的绘画版,却在初唐时期,被绘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北壁之上。

   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在初唐时期,佛教仅排在三教末位。因之敦煌的佛教徒们,便将汉武帝拜金人,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传说,与其他许多真实的佛教故事熔为一炉,绘制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供人观瞻礼拜,以弘扬佛教。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这一幅唐代的“出使西域图”,气氛庄严,场面宏大,分为三个部分,即“汉武帝甘泉宫拜祭金人”“汉武帝送别张骞”以及“张骞到大夏国”的场景。故事发生在陕西淳化汉甘泉宫,甘泉宫位于淳化县北约25公里的城前头村、凉武帝村、董家村附近。

“汉武帝送别张骞”这一部分为全图中心,画面上的汉武帝骑马和身后一批着僧装的随从,以佛教双手合十的礼节相送,而马前是跪持竹笏向汉武帝辞行的张骞。但遗憾的是画面上并没有出现张骞的身影,可能是由于有张骞形象的右半部壁画或损坏,或被后人用墨迹染污的原因。我欣赏时,只能凭想象猜测,仿佛张骞正跋涉在出使西域艰难路途上的大漠朔风之中。

《汉书》记载:“张骞,汉中成固人也”。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公元前2世纪,张骞从汉长安城出发,历经20年,凿空万里,两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为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张骞出使西域是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他从长安率队出发,至陇西一带,被匈奴截住,拘禁了10多年。但张骞持节不失,始终保持汉朝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逼他娶当地女子为妻,还生了儿子,可这丝毫也没动摇他出使月氏的决心。终于找到机会率部属逃离匈奴,向西急行,越葱岭,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过康居(今哈萨克国东南),抵大夏,(今阿姆河流域)最后来到大月氏国。但却得不到大月氏国联合抗击匈奴的响应,只好归国。谁知又被匈奴截住,拘禁了一年多后,在公元前126年,乘匈奴内乱,张骞才脱身,历经千辛万苦返回长安。他出使时率100多人,返回时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人。

这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目的,可对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元朔元年,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出征,由于他熟悉沙漠的地理环境,“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立下大功,被封“博望侯”。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直捣匈奴老巢,大败匈奴,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此时张骞向汉武帝提出“联络乌孙,再抑匈奴”的建议。遂被封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他率300人组团,每人备双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并联络乌孙成功,他又遣副使持节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乌孙王派数十人护送张骞回到长安,被朝廷拜为大行令。

可第二年,即公元前114年,张骞就在长安被病魔夺去生命,葬回他的故乡,汉中城固。现在城固有张骞墓,被列入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墓前有三通石碑,正中墓碑隶书“汉博望侯张公骞墓”,还有二尊石虎,经千年风雨,虽剥蚀严重,但仍雄奇威武,虔诚地卫护着这位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千古第一人。

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长安,(今西安市)很多地方都有 “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绘画、雕塑作品,以纪念这位烛照千秋的不朽人物。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而收藏在陕西的很多文物瑰宝,则成为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实物见证。例如有陕西石泉出土的汉代的鎏金铜蚕、陕西法门寺地宫中琉璃器、兴平茂陵博物馆的“鎏金铜马”。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唐三彩载乐驼》《兽首玛瑙杯》等,还真一下难以说全。

《敦煌壁画》上的“唐·出使西域图”(散文)

这幅“唐·出使西域图”还两次被中国邮政搬上有“国家名片”之誉的邮票。第一次是199291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邮票第四组第4枚画面上 “唐·出使西域”图的局部。第二次是 201281日发行的《丝绸之路》邮票上的小型画面上,不同的是这次发的《唐·出使西域》全图。

撰写这篇文章前一天,而我正随中央电视台拍摄一部有关张骞的电视片,正在古城西安的玉祥门外,拍摄张骞出使西域的大型青铜群雕,只见张骞手执符节,威风凛凛,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风霜裹身,旌旗猎猎,严峻的脸庞上双目炯炯,闪射出坚毅的目光,仿佛依然在凝望着西域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而此情此景中的我,面对开辟丝绸之路第一人的张骞,唯有仰而望之,肃然起敬。

 《敦煌壁画》上的“唐·出使西域图”(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