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设置法之一:欲说还休 (五年级作文《三句话》点评)
(2013-12-05 21:27:35)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五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三句话》点评
点评人:五六年级导师团导师 江玉辉
拿到童一容同学的作文,一看,给我两个震撼,深深的震撼,十分强烈。
一是童一容同学文章的悬念设置。一开头,我就被童一容同学有意设置的悬念吸引住了。我为什么要“躲在门后”,为什么要“偷偷地望着妈妈”,我为什么会忐忑不安……一连串的疑问、不解困绕心头。
二是童一容同学文章的细腻描写。丰富的心理描写,形象的比喻描摹,生动具体、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我内心的矛盾冲突,着急状态。内心的矛盾与关键,描写的细腻与生动,又营造与增强了文章的悬念。
悬念的设置与描写的细腻,相辅相成,牢牢地、强烈地吸引着我的阅读心理,吸引我阅读下去,一探究竟。
讲到这里,你想看看童一容同学的文章吗?
(互动)
调起了你的胃口吗?
哈哈,我也学习了童一容同学的手法,也在设置悬念。
(互动)
我们来逐段看原文:
【原文一】
慈溪城区中心小学
五年级
今天早上,妈妈在卫生间洗脸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望着妈妈。我十分忐忑不安,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蹦上蹦下,不停地乱跳着。看着妈妈那美丽的身影,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勇气都吞了下去,但是,我的喉咙里仿佛卡着一块大石头,把我的声音给堵住了。
【点评】
你被吸引了吗?你想知道究竟吗?
(互动)
这里,童一容同学真是个高明的悬念大师,设疑大师。大家看一看,说一说,童一容同学用了哪些方法设置悬念。
1、动作设悬
★ 今天早上,妈妈在卫生间洗脸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望着妈妈。
“躲”、“偷偷地”两词,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妈妈在洗脸,“我”为什么在躲,要偷偷地?我到底想干什么?
2、心理设悬
★ 我十分忐忑不安,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蹦上蹦下,不停地乱跳着。
“忐忑不安”、“像有一只小兔子”两词,写出了“我”不安的心理,增强了文章的悬念:偷偷地望着妈妈也罢,为什么还会忐忑不安,心不停地乱跳?我到底干了什么事情,要如此的心惊胆战啊?
3、比喻增悬
★
★
★
这三句都是状态的比喻,写出我作者内容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文章的悬念感。
【原文二】
我既忐忑,又着急。忐忑是因为我不敢说出那三句话,而着急是因为现在只有这个机会了,如果不抓住它,就没机会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但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嘴巴也像拉上了拉链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
【点评】
第一段,如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的几句话,彻底把读者弄蒙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到底想干什么?勾引出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读下去。
第二段,作者揭开了一角面纱,透露出一个小小信息:“说出那三句话”。
那三句话到底是什么话?害得作者忐忑不安,提心吊胆,作者没有说,而是继续吊读者胃口。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是哪些句子吊着你的胃口?
(互动)
对,高明的悬念大师童一容同学,就像好莱坞大片的导演,根本不急着向读者提示悬念,稍稍露出面纱一角后,继续增强悬念,增强读者的疑问,让读者在疑惑不解中,情不自禁,身不由已地读下去。
1、强调时机,增强悬念
★
刚刚露出面纱一角,让读者明了我的“躲”,我的“偷偷”是为了“说出那三句话”。这是怎样的“三句话”,害得作者忐忑不安,要“躲”,要“偷偷”,作者不但没有说,反而继续增强悬念,强调:此时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2、强调状态,增强悬念
★
作者心里着急,文章却不着急——注意这种写法哟,而是继续描写自己心里不敢说的状态,用上一个形象的比喻“嘴巴也像拉上了拉链一样”, ——嘿嘿,让读者着急去吧。
【原文三】
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将那像灌了铅一样重的腿抬了起来,来到了妈妈身边。我张开双臂,给了妈妈一个紧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妈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她那大大的眼睛里,还是一副慈爱的样子。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一刹那,我的脑子不在空白,嘴巴上的那个拉链也自动拉开了。
【点评】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啊!你们知道“我葫芦里卖了什么药”吗?
(互动)
这里,童一容同学再次运用“悬念大师”指挥大棒,在逼近谜底的时刻,依然不慌不忙地设置迷惑障碍,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欲说还休
★
读到这一句,都以为作者“鼓起了勇气”,来到 妈妈身边,就应该提示谜底,说出那三句话了。可是,高明的“悬念大师”却并不理会读者的着急,而是继续优哉游哉地“给妈妈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2、旁逸斜出
古时的章回体小说,一到关键处,要么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要么来个“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叉开来,去讲另外一个人物的事件了。这里,高明的作者也来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描写起妈妈来了。
描写妈妈的神态,同样是为了增强悬念,迷惑读者,让读者跟着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文四】
我脱口而出:“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我爱您!”听到这句话,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我也在妈妈眼中读出了快乐,读出了欣慰。她也抱住我,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我也爱你!”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我抬起头,发现妈妈的眼中含满了泪水,不过我知道,那是快乐的泪水!
【点评】
“众里寻他千百度”,“犹抱琵琶半遮面”,三句话,“千呼万唤始出来”!
提示悬念,揭开谜底,文章也就到了高潮。文章的高潮,也是描写的高潮。大家说一说,你欣赏童一容同学的哪些句子。
(互动)
生动的神态描写
★
★
★
★
★
一幅交织着的感人的母女亲情图。
文章如此出色,我们还能给它修改么?
(互动)
大家再想一想,刚才阅读时,被悬念吸引之外,还有什么困惑的吗?
(互动)
有一处交代不明,让读者不明白:
(互动)
为什么要说这三句话?
(互动)
家长说明:这三句话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孩子对家长说出,并记录自己说这三句话前后的故事。这就是这篇故事的来由。
如何把这个意思写入故事中?
太白了,没有悬念;过早了,暴露悬念。
在这里,我只能给故事做些微调,并适时交代故事缘由。
【微调一】
原文 |
今天早上,妈妈在卫生间洗脸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望着妈妈。我十分忐忑不安,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蹦上蹦下,不停地乱跳着。看着妈妈那美丽的身影,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勇气都吞了下去,但是,我的喉咙里仿佛卡着一块大石头,把我的声音给堵住了。 |
修改 |
①妈妈在卫生间洗脸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望着妈妈。我十分忐忑不安,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蹦上蹦下,不停地乱跳着。②我的喉咙里仿佛卡着一块大石头,把我的声音给堵住了。看着妈妈那美丽的身影,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勇气都吞了下去 |
分析 |
①、淡化时间,凸显人物的行为,强化悬念。 |
②、前后掉换,遵循逻辑顺序,凸显悬念。 |
【微调二】
原文 |
我既忐忑,又着急。忐忑是因为我不敢说出那三句话,①而着急是因为现在只有这个机会了,如果不抓住它,就没机会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①但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嘴巴也像拉上了拉链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 |
修改 |
我既忐忑,又着急。忐忑是因为我不敢说出那三句话,着急是因为现在只有这个机会了。②想着老师的再三叮嘱,想着老师的严肃神情,想着老师的严厉批评,如果不抓住它,就没机会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嘴巴也像拉上了拉链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 |
分析 |
①、“而”、“但”删除,并不存在着转折关系。 |
②、强调心理,凸显人物的矛盾,强化悬念。 (2)突然冒出三句话来,让读者有点不明所以。加入这几句的心里活动,可以暗示读者:这是老师交代的,要求要做的。这也是铺垫,为照应后面的三句话。 |
【微调三】
原文 |
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将那像灌了铅一样重的腿抬了起来,来到了妈妈身边。我张开双臂,给了妈妈一个紧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妈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她那大大的眼睛里,还是一副慈爱的样子。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一刹那,我的脑子不在空白,嘴巴上的那个拉链也自动拉开了。 |
修改 |
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将那像灌了铅一样重的腿抬了起来,来到了妈妈身边。我张开双臂,给了妈妈一个紧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妈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了什么药,她那大大的眼睛里,还是一副慈爱的样子。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一刹那,我的脑子不再空白,嘴巴上的那个拉链也自动拉开了。 |
分析 |
写得太好了,导师都改不动 |
【微调四】
原文 |
我脱口而出:①“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我爱您!”听到这句话,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但我也在妈妈眼中读出了快乐,读出了欣慰。她也抱住我,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我也爱你!” |
修改 |
我脱口而出:①“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我爱您!”听到这句话,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也在妈妈眼中读出了快乐,读出了欣慰。她也抱住我,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我也爱你!” |
分析 |
①、三句话。 |
【微调五】
原文 |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我抬起头,发现妈妈的眼中含满了泪水,不过我知道,那是快乐的泪水! |
修改 |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我抬起头,发现妈妈的眼中含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快乐的泪水! |
分析 |
太好了,不需要改动。 |
【微调后的原文】
三句话
慈溪城区中心小学
五年级
妈妈在卫生间洗脸时,我躲在门后,偷偷地望着妈妈。我十分忐忑不安,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蹦上蹦下,不停地乱跳着。我的喉咙里仿佛卡着一块大石头,把我的声音给堵住了。看着妈妈那美丽的身影,我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勇气都吞了下去
我既忐忑,又着急。忐忑是因为我不敢说出那三句话,着急是因为现在只有这个机会了。想着老师的再三叮嘱,想着老师的严肃神情,想着老师的严厉批评,如果不抓住它,就没机会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嘴巴也像拉上了拉链一样说不出一句话来。
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将那像灌了铅一样重的腿抬了起来,来到了妈妈身边。我张开双臂,给了妈妈一个紧紧的、结结实实的拥抱。妈妈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了什么药,她那大大的眼睛里,还是一副慈爱的样子。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一刹那,我的脑子不再空白,嘴巴上的那个拉链也自动拉开了。
我脱口而出:“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我爱您!”听到这句话,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也在妈妈眼中读出了快乐,读出了欣慰。她也抱住我,慈爱地摸着我的头,说:“我也爱你!”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我抬起头,发现妈妈的眼中含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快乐的泪水!
【我对童一容同学说的两句话】:
1、童一容,你太棒了!你的文章真简练,真生动。善用比喻是你的写作特色,好好发挥吧。
2、大学毕业后,去当电影导演,拍中国巨片,给美国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