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还是你
(2016-04-01 16:55:57)最近因为关注女权,连之前亲近的伙伴,也有人开始吐槽我“不够优雅”。
男权社会里,“杀女婴”优雅?“性别歧视”优雅?“荡妇羞辱”优雅?“男尊女卑”优雅?
想着这个因为无尽远方和人们而时时敏感的自己,也许只有穿越回童年的时光,回到奶奶的怀抱里,才会拉下倔强的脸来哭一场。
然后,我们在老屋子坐下,我把心事说给她听!
我常常设想奶奶的命运,记忆力和内心如此坚强的她,如果不是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她的人生会不会好过一点?在繁重的劳作和生育的苦难之下,是如何做到,和丈夫一起,把三个儿女都送到了高中呢?
如果我有一个偶像,那个人首先就该是我的祖母!
在我遭受满满的恶意的时候,觉得委屈得哭不出声来的时候,祖母,是我的铠甲,是我的武器!
记得某个夜晚,她说起年轻时候邻居家不堪家暴上吊自尽的女子,那样的平静又是那样的无奈。
当我因为一双大脚很是困扰的时候,她安慰我“脚大踏得江山稳”,虽然我表示并不想踏江山!
当周边的邻居吐槽我的娇气、懒惰,因为我就是个“四体不勤”的书呆子,她会给前来买李子的人说:“你们看那一墙的奖状,全是我孙丫头的,她成绩好,还会写文章!”
童年家贫,我嘴馋,一根小黄瓜也揪下来吃,哥哥生气,奶奶说:“妹妹就是饿么!”
11岁在镇里寄宿,想家逃学回家,恨铁不成钢的哥哥想打我,奶奶说:“妹妹是想我们呢!”
她对我寄语厚望,又从不苛责!
21岁那年,她病重,跟我说起,后悔打过哥哥三次,一次是哥哥丢了钥匙、一次是打湿了衣服、一次是和别人打架,而在我们那个所谓“棍棒出好人”的山村,这是一种多么少见的反省!
说起我小时候的好吃,说“哪里是什么好吃,是家没里有什么好吃的啊,小孩子哪有不馋嘴的呢!”
我一直觉得自己备受宠爱!
在常人的剧本里,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就应该早早懂事,贤惠勤劳,戒掉物质欲望,一门心思出人头地,可是奶奶从来不是这样,她觉得我的馋嘴是合理的,包容我的个性,调侃我爱钱爱新衣服(虽然她就是那个会省钱给我买健美裤的人),欣赏着我的优秀,甚至我少年时候喜欢男孩的心事,也可以拿来和她分享。
而她呢,也完全不避讳地跟我说起独自在家的鸡毛蒜皮,给我算她的一笔笔开支。
这种舒展而自由的祖孙关系,滋养了我生命最初的二十年!
我也觉得,女孩都应该被如此对待!
我喜欢的专栏作家韩松落说:“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狭隘的物理性延续,DNA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延续,灵魂的延续!”
何其有幸,能在祖母的身边长大,即便她是一个陌生的人,她也是我亲近的灵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