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啦----”
雪然听到我的喊声,从她的书房来到厨房里,准备碗筷和端菜。当她看到灶台上还有一碟咸菜时,她问要不要端到桌子上?
“当然要端了,想当年要是有一碟这么好吃的咸菜,我……”一边擦着灶台一边在说话的我,话还没说完呢。
她就接上了:“又要吃5碗饭了,是吧!”
“你怎么知道的?”
“都听你讲过很多次啦。”
说起咸菜,我真是吃着它长大的。小时候家里人多还都不太会干农活,就父亲一点微薄的工资可想而知穷到啥样。每天早晚二餐:大桌上只有一碟干巴巴地咸菜摆在那,有时候我宁愿吃寡的粥,也不想去夹没啥油还S咸的菜放进碗里来。不想它影响了白融融的粥的口感。
八十年代末我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高中,需要住校,我每周 一如既往地除了带2块零花钱,还拎着两罐头瓶咸菜。
那个时候我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饭量特别大,一餐要吃一大茶缸,估计有现在的小五碗饭这么多呢,中午一般在食堂里花个二毛钱买个韭菜炒豆芽或青椒炒豆腐干这种便宜的菜。早晚上一般是买点稀饭加一个大馒头。记忆中好像没有一餐是吃得饱饱的,因为饭票不多,同时一个小女生也不好意思买饭比男生还多。
所以很多时候还没到吃饭的点,我肚子就开始饿得咕咕地直叫了,尤其是下晚自习来到宿舍里,看到有同学在吃夜宵,感觉自己就更饿了。
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几个条件差不多的同学就开始用咸菜泡水喝,边喝边吃边聊,从我家的咸菜吃到你家的再到她家的,谁带的咸菜好吃谁的瓶子先空。
当时我们班有个孙同学,她妈妈特别能干,冬瓜皮,茄子后面的柄都能腌成咸菜。而且味道特别好,酸酸辣辣的,她每次带的菜最多。我特别喜欢吃这种不常有的咸菜。有时候我妈妈也会煎些老豆腐烧咸菜或者煨些黄豆给我带着。不过次数少极了。因为一是豆腐要钱买,二是黄豆不尽吃,因为它不能压板实。
有时因为气温高,瓶盖又没盖紧的话,菜上霉也时有发生,看到了把有霉点的挑挑掉继续吃,感觉那个时候大家的身体特别皮实,就我这样弱不禁风的,好像也没请过病假。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当时成绩不太好是不是跟吃不饱有关系?开个玩笑啦!多少苦孩子读书不要太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瓜果和蔬菜,一年四季市场里或某宝上应有尽有。
罐头瓶装咸菜的住校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依然喜欢日常中有一碟鲜美的小咸菜。偶尔也会用水泡泡喝,回味无穷,值得拥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