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一条奔涌的河流

标签:
社交移动杂谈 |
社交是一条奔涌的河流
文/颜艳春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部件,可穿戴设备和3D打印让我们与这个世界更加亲密,社交媒体则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变得和空气、水电、吃饭一样不可缺少。
文/颜艳春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部件,可穿戴设备和3D打印让我们与这个世界更加亲密,社交媒体则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变得和空气、水电、吃饭一样不可缺少。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遥想当年,孔老夫子站在河岸上,感叹过去的东西,就像眼前这浩浩荡荡的河水,白天黑夜地奔流不息。每个人如川的社交信息流,就像在千年的河上漂流。每个人都在随时随地踩进这条社交之河中,当你踩进去的那一刹那,世事恐怕早已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必反复追忆。当我们怀想的时候,它却成为永远。
每一时刻,数亿人在自己的微博、微信、Facebook和Twitter上都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评论、自己的口水,沿着时间线,放生到互联网上那条长长的碎片信息流中,这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社交之河,没日没夜地流动着,最终汇入互联网浩瀚的海洋,感动着某个人,刺激着某群人。
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这是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他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http://s10/mw690/713ea09btx6Dbcri3lD29&690
每一时刻,数亿人在自己的微博、微信、Facebook和Twitter上都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评论、自己的口水,沿着时间线,放生到互联网上那条长长的碎片信息流中,这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社交之河,没日没夜地流动着,最终汇入互联网浩瀚的海洋,感动着某个人,刺激着某群人。
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这是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他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http://s10/mw690/713ea09btx6Dbcri3lD29&690
社交之河是一条神奇的河流,我们身在其中,有时不得不贴上自己个性化的标签,每个人划着桨橹,追逐着各自的目标,终于可以漂浮在那条静静的属于自己的小溪之上,细雨轻烟,只给了自己;有时自己忍不住又锣鼓喧天地高调,搭讪着周围的人,评头品足着一些鸡毛小事和国家大政;有时在没有相邀的未来,我们却又不期而遇,那些尘封在我们脑海深处某个信息碎片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铺陈开来,一一清晰地展现出来;有时我们又毫无目的地游荡,这看看,那瞧瞧,随机地张望着人间的喜剧和忧伤。
这社交的烟雨,任由曼妙的思想在数字时空里绽放,它是散落的芳香,它是爱的流传。“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留存在那一段一段片刻的社交记忆中的,有消费的快乐,也有购物的烦恼;有小民的乐子,也有大家的风范;有清风,也有明月;有闲庭信步的蚂蚁,也有憨厚稳重的猛犸;有波涛汹涌的大海,也有流水孱孱的小溪;有叹为观止的高山,也有大漠孤烟的沙丘;有生命卑微的小花,也有追求光明的向日葵。
我们要成为社交媒体的奴隶?我们似乎有点迷失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里。自从乔布斯发明iPhone以来,人类第一次处于永远连接的状态。我们看手机屏幕的时间远远超过比看世上任何一个亲人的时间要多得多,我们摸手机的次数,远远超过我们摸太太腰的时间还要多。
http://s13/mw690/713ea09btx6DbcxlbUE0c&690
因为移动,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流连忘返,我们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QQ空间热闹地赞,热烈地评论,我们与朋友似乎亲密无间。但在现实中的聚会,在餐桌上,在会议室,往往就有些冷清,手机里面好像住着个摄魂怪,朋友见面居然心不在焉。有人悲叹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有时我们生怕会错过某个朋友的邀约,我们生怕错过这个世界刚刚发生的精彩,我们生怕错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即使坐在会议室里,我们也忍不住要不时打开一下。犹如在匆匆的忙碌中,无端地错过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花期已过,往事如烟。内心升腾着一股流水落花的情绪,“逝者如零雨,一落谁能收”。
踏过千山和万水,笑看潮起与潮落,在这喧闹的尘世,人类都需要有适合自己呆的地方,在数字宇宙的某个时空里,总有一处可以用来安放我们的灵魂。社交网络上的人,注定要一起孤独。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人类又忍不住要一起悲伤。
也许,50年后的某一天,你盯着屏幕,翻了翻最近的动态,好多好友的头像都不再点亮。如果有一刻,我们的朋友圈突然一片寂静,顿时感觉心里有些空荡荡,有些失落落。
http://s13/mw690/713ea09btx6DbcB1css1c&690
读杨绛先生百岁写下的那段感人的文字:“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年轻时候的那股热情,细雨中曾经的呐喊,草地上曾经的轻狂,都一一还给了流光,内心开始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恩宠、安宁和平静。前朝往事,经年烟火,人生的悲欢冷暖,在她杨绛眼里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她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社交的烟雨,任由曼妙的思想在数字时空里绽放,它是散落的芳香,它是爱的流传。“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留存在那一段一段片刻的社交记忆中的,有消费的快乐,也有购物的烦恼;有小民的乐子,也有大家的风范;有清风,也有明月;有闲庭信步的蚂蚁,也有憨厚稳重的猛犸;有波涛汹涌的大海,也有流水孱孱的小溪;有叹为观止的高山,也有大漠孤烟的沙丘;有生命卑微的小花,也有追求光明的向日葵。
我们要成为社交媒体的奴隶?我们似乎有点迷失在互联网浩瀚的海洋里。自从乔布斯发明iPhone以来,人类第一次处于永远连接的状态。我们看手机屏幕的时间远远超过比看世上任何一个亲人的时间要多得多,我们摸手机的次数,远远超过我们摸太太腰的时间还要多。
http://s13/mw690/713ea09btx6DbcxlbUE0c&690
有时我们生怕会错过某个朋友的邀约,我们生怕错过这个世界刚刚发生的精彩,我们生怕错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即使坐在会议室里,我们也忍不住要不时打开一下。犹如在匆匆的忙碌中,无端地错过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花期已过,往事如烟。内心升腾着一股流水落花的情绪,“逝者如零雨,一落谁能收”。
踏过千山和万水,笑看潮起与潮落,在这喧闹的尘世,人类都需要有适合自己呆的地方,在数字宇宙的某个时空里,总有一处可以用来安放我们的灵魂。社交网络上的人,注定要一起孤独。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人类又忍不住要一起悲伤。
也许,50年后的某一天,你盯着屏幕,翻了翻最近的动态,好多好友的头像都不再点亮。如果有一刻,我们的朋友圈突然一片寂静,顿时感觉心里有些空荡荡,有些失落落。
http://s13/mw690/713ea09btx6DbcB1css1c&690
前一篇:[转载]遗失的乔布斯访谈
后一篇:黎明的脚步,希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