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评论

(2012-04-23 13:01:40)
标签:

杂谈

分类: 金融

不懂兄,结合你的这篇文章和老刘的文章我的观点是这样:美国面临的是老龄化与生命质量提升后带来的商品(服务)价格的历史性上升与工资收入(债务)的历史性下降的问题。

把中国和美国的商品(服务)价格和工资收入(债务)合并起来看:中国居民储蓄通过债务补贴美国居民工资收入已到一个瓶颈(无法继续购买美债了),中国劳动(商品)价格到一个瓶颈,因此美国的商品(服务)价格面临上升,工资收入面临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要么通过补贴提高居民工资收入(如对富人加税、全民医保、美元回流、股票上涨等),要么通过压低商品(服务)价格(如提高劳动生产率、人为制造资产债务崩盘等)来实现。

    如果进一步说,即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合并后的再平衡了。

    至于推高原油价格,如不懂兄所言美国核心CPI还比较低,还有宽松空间,对内可以储备失业大军,在第一阶段再工业化造成工资收入上涨过快时,储备失业大军可陆续投入,在第二阶段商品(服务)价格上涨过快时,才需要加息,同时也补贴了居民工资收入。

    而对外破坏中国的劳动生产效率(如产业升级)造成中国国内商品价格历史性上升和居民储蓄历史性下降的滞涨和历史性萧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