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之——南京明城墙

标签:
旅游摄影 |
每当说到南京城墙,总要向前做些回溯,恐怕这与南京悠久的筑城史和城墙的变迁、沿革有关。
“太伯奔吴”(【史记】称“泰伯”,奔吴时间为公元前1147年。)后,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列强争霸愈演愈烈,南京地区扼控江淮、易守难攻的区位优势,受到南方列强的重视,吴、越、楚三国纷纷在南京地区建造城邑,展开拉锯争夺。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觊觎楚国,命范蠡在南京筑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地点在今天南京中华门长干里一带。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后,又在南京的石头山(现在的清凉山)筑城,称“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石头城”的来历。
三国两晋时期,南京又进入一个筑城相对的高潮期。三国时的“吴”,于公元212年在金陵邑基础上再筑石头城;公元221年,筑丹阳郡城,在今天的长干桥东一带;公元229年筑建邺城,位于今天北极阁、覆舟山南面。东晋时又数度筑城:先筑西州城,今天的望仙桥附近;再筑东府城,今天的通济门东北;公元328年,又筑白石垒,位于今天的幕府山、狮子山之间;后筑宣武城,在白石垒的西边。直至大明王朝建立前,南京城似乎还没有过完整的城垣。
今天人们所说的南京城墙,指的就是明城墙。
明太祖朱元璋,横扫六合,成就霸业,国号大明,定都南京。自公元1366年始,先后征调工匠百万余众,历时28年,于1393年建成全长35.267公里、世界第一大砖石结构的京师城垣。
建城之前,曾让刘伯温率人,从军事防御、地形地势和风水诸方面,对南京城周进行勘察,以确定城垣格局。因此,南京明城墙在继承中国都城营造传统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南京的“山”与“城”、“水”与“池”融为一体,与自然紧密结合,成为中国都市文化中的一个典范。比如:城南与城西的城墙,傍秦淮河而建,这一段的秦淮河就自然成为护城河;玄武湖、燕雀湖(今天的前湖)段也傍湖而筑,稍加疏浚沟通,使两湖亦具备防御作用。再比如:清凉山、狮子山、富贵山段的城墙依山而建,可以缩短一定的工期;把上述三山以及鸡笼山、覆舟山纳入城内,一来把部分军事制高点置于城中,可减少对京师的威胁;二来城内也有了山景,环境变得更优雅。还比如:太平门至天文台盘山路口的一段路,南京人称其为“龙脖子”路,明初建城墙时未挖断它以作城壕。有一种说法,当时有人指出,“龙脖子”是钟山山脉的延续,它经过这里向西与富贵山、覆舟山(今天的小九华山)相接,对享有“龙首”之称的钟山来说,在这里开挖城壕,有切断“龙头”、破坏整个南京都城风水之虞。朱元璋十分信奉阴阳风水,又敬重刘伯温,故保留了“龙脖子”。
明代,南京城建有四重,即宫城、皇城、京师城和外廓。宫城、皇城基本毁于战火,仅皇城尚存一些遗迹,如东华门、西华门和午朝门。外廓已荡然无存。
京师城建有十三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清凉门、定淮门(今草场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为了便于记住十三座城门的名称,民间有段顺口溜:“神策金川仪凤门,怀远清凉到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定太平。”【儒林外史】中,把南京城门按逆时针排成顺口溜:“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上述十三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通济、三山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御之用。如今十三座城门,大多有名无实,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拆除。留有较完好城门的,仅有中山门(朝阳门)、中华门(聚宝门)、汉中门(石城门)、清凉门、和平门(神策门)几座。其中尤以中华门保存最完好。
今天的中华门,明代为何要称聚宝门?传说聚宝门建城之初,城墙屡建屡坍,有人向朱元璋献计,要他用沈万山祖传的聚宝盆来镇邪。于是,朱元璋用计强行征用,并把它埋在第一道瓮城东面的墙下,城门才得以建成。人们故称其为聚宝门。而实际上这里说的是:明初建造南京城,所需巨额费用大部分摊派到江南富户的头上。其中江浙首富沈万山,单独认捐洪武门至水西门的造城费用。
中华门瓮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瓮城内上下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每个洞可容纳兵士百人以上,总共可藏兵三千多人。
中山门保存的也比较好。现在城墙上有一个小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在其上,向西可欣赏城市风光;向东,可远眺城外景色。
清凉门保存尚可,连同石头城一道辟为城墙公园,也是免费对市民开放。石头城北面转弯处,城墙上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六米,宽三米,赭红色砾岩;因长年风化,砾石剥落,凹凸不平,斑斑点点;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幅狰狞的鬼脸,被称作“鬼脸城”。“鬼脸”下有一方水塘,“鬼脸”倒映其中,人称“鬼脸照镜子”。
大明京师城的外廓早已不在,但城门名称大多延续至今。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起“里十三、外十八”,不知何意。后来向老人请教,才知道说的是南京的城门:里城十三座城门,外城十八座城门。外城哪十八座门呢?现列名于下: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南京有一个地名叫土城头,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早年这里有一段土筑的城墙,也就是明城墙外廓的一段。京师城为砖石结构,外廓则为夯土式。夯土式城墙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今天西北干旱的荒漠上,至今还残存着大段的夯土式长城遗迹。
城墙,是一种抵御侵略、保卫城市的军事设施;城墙,又是一种蕴含政治、经济、军事、建筑、审美等内涵的文化;城墙,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同时又是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者。漫步在明城墙上,仿佛穿越在时空隧道中,那些已成为历史的人和事,一幕幕、一件件纷至沓来,映入你的眼帘,抑或你悄然地走近了它们。一个春夏之际,在台城边、湖堤上,偶遇唐代诗人韦庄在散步,聆听他对着满湖烟雨、绕堤垂柳低吟“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在城西南高高的古凤凰台上,看见诗仙李白把盏临风,醉里颂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大明建文四年(1402年)的一天,站在金川门上,于震天的喊杀声中,只见燕王朱棣率数万铁骑冲进城内,直捣皇宫,摘掉“建文”年号,换上“永乐”王旗;公元1842年,在江边英军“康华丽”号旗舰上,清政府与英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割地赔款;1864年,清军窝里斗势如潮水,杀进天京,天朝军民惨遭涂炭;1937年12月,日寇铁蹄踏破城墙,中国军人拼死抵抗,国破家亡,尸横遍野;1949年4月,浩浩长江,百万雄师,千帆竞渡!历史是悠久的,历史是壮阔的,历史又是厚重的。它有风花雪月的诗情与浪漫,也有腥风血雨的残酷与悲壮,更有屡遭侵略蹂躏的屈辱。南京明城墙经历了、见证了,抑或是在它之前的古城墙经历了、见证了。
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已至公元二十一世纪,经历了六百多年风雨的南京明城墙、这座旷世城垣仍以25.091公里的遗存,雄冠世界古城垣之首。如今,南京政府正为明城墙申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作为一个南京市民,希望申遗早日成功。南京明城墙,不仅属于南京的、中国的,更属于世界的!
http://s5/middle/0024y3GCgy6QOJWoyCRb1&690
http://s11/middle/0024y3GCgy6QOJYpK1sea&690
http://s11/middle/0024y3GCgy6QOK045MQ88&690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K1Uuof67&690
http://s5/middle/0024y3GCgy6QOK5zDsr77&690
http://s4/middle/0024y3GCgy6QOK7k0Dw22&690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K8OC7w1a&690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KawABR1b&690
http://s6/middle/0024y3GCgy6QOKcwPancf&690
http://s12/middle/0024y3GCgy6QOKeslQqc6&690
http://s10/middle/0024y3GCgy6QOKfXIf933&690
http://s4/middle/0024y3GCgy6QOKhGEZD0d&690
http://s10/middle/0024y3GCgy6QOKl5KHu28&690
http://s11/middle/0024y3GCgy6QOKmGm3B07&690
http://s15/middle/0024y3GCgy6QOKopltyf4&690
(图17: 解放门上所拍,左上是紫金山,右上为覆舟山上的三藏塔)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KpPJv8f6&690
http://s12/middle/0024y3GCgy6QOKrkFgp6d&690
(图19: 中景为明城墙公园入口处;远景为南京火车站。)
http://s10/middle/0024y3GCgy6QOKt73uwc8&690
(图20: 解放门至神策门段城墙)
http://s2/middle/0024y3GCgy6QOKwBLYiee&690
http://s1/middle/0024y3GCgy6QOKypxN47e&690
http://s3/middle/0024y3GCgy6QOKAkUVm24&690
http://s10/middle/0024y3GCgy6QOKCdQ9jc9&690
http://s6/middle/0024y3GCgy6QOKF0Thh5b&690
http://s15/middle/0024y3GCgy6QOKGLj6Bcd&690
http://s13/middle/0024y3GCgy6QOKIzfh2c4&690
http://s8/middle/0024y3GCgy6QOKKuTKuce&690
(图28: 城墙上是灯会现场;城墙下是新辟的城墙公园)
http://s5/middle/0024y3GCgy6QOKMXFC1c1&690
(图29: 中华门城堡东侧)
http://s7/middle/0024y3GCgy6QOKPoicU98&690
http://s2/middle/0024y3GCgy6QOKR3eIR0d&690
http://s14/middle/0024y3GCgy6QOKSSNZg0a&690
(图32: 神策门外城S形转弯处)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KUIY2450&690
(图33: 右上为古时候的城外,现在的中央门立交桥附近。)
http://s1/middle/0024y3GCgy6QOKWNsgV61&690
(图35: 明代的神策门,今日的和平门。)
http://s6/middle/0024y3GCgy6QOL0lrA31f&690
(图36: 明城墙之东水关,这是船只从秦淮河进入南京城的入口处。)
http://s15/middle/0024y3GCgy6QOL2e9dxbb&690
(图37: 东水关内的码头,这也是秦淮风光带的起点处。)
http://s2/middle/0024y3GCgy6QOL4eZGja3&690
(图38: 白鹭洲公园,紧挨着东水关的城墙。右边是鹫峰寺,为纪念唐代名僧而建。)
http://s7/middle/0024y3GCgy6QOL66MJOa8&690
(图39: 武定门外的景色。)
http://s16/middle/0024y3GCgy6QOL7XF1E42&690
(图40: 中华门段的明城墙。)
http://s2/middle/0024y3GCgy6QOL9WqN4aa&690
(图41:地铁列车刚出长干门,行驶在饮马桥上——摄于中华门城堡上。)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