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的父母和英国的偷车贼

(2013-03-07 20:01:25)

长春偷车杀婴的案件让我想起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一个小城威根,1月份也发生过一件一样的案件。

英国媒体报道,1月24日,英国威根市的一位24岁的年轻父亲把自家的蓝色斯巴鲁车停靠在路边,下车和偶遇的朋友说话,此时他7个星期大的儿子正在后座。忽然,他意识到有人闯入他没有熄火的汽车,呼啸而走。绝望的父亲还来不及拍打车门大喊:“我的孩子在车里!”

15分钟后,默西塞德郡警察接到一个匿名的999报警电话,报警人声称在一个酒吧旁发现一辆废弃的车,车内有一个婴儿。警察奉召到场,孩子得救了。

目击人称这个匿名电话是来自一个20多岁的白人男性,身着深色毛线帽,暗色上衣和浅色运动裤。

他就是那个偷车贼。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英国,有了不同的结局。

于是,有了两个不同的画面:
小皓博的妈妈失心疯般地跪在地上哭喊:“把孩子还给我,什么都不和你计较。”

英国的妈妈抱着孩子坐在沙发上余惊未平:“这15分钟的噩梦我再也不会让他发生,我再也不会离开我的孩子。”

中国的网络上充斥着呼吁严惩凶手,千刀万剐。说凶手没人性说社会的信仰缺失,人心不古,而身为父母的心里知道,最想惩罚的那个人是自己。我们无法预计会遭遇到什么样的人和意外,我们能做的,只是把这样的意外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曾经有一个亲戚,向我“炫耀”他的孩子多么的乖巧。他说把孩子锁在车里,自己去超市买菜,回来时候孩子不哭不闹还在车里坐着。我听了以后吃惊极了,我告诉他这在英国不可能发生,如果你把孩子放在车里被人举报,也许你就失去了监护权。

英国曾经有一条新闻,警察接到举报说一辆车内有一个熟睡的孩子,而不见孩子的父母,警局第一时间派出了消防车,用锯子锯开了车门,把孩子拿出来才发现是个布娃娃。这条新闻一出来,舆论嘲笑英国的警察把布娃娃认成婴儿,而我觉得英国警察对生命的尊重却让人心生佩服。

在英国,保护孩子的安全是一个全民意识,它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这种意识,从你做父母的第一天就不断被强化。

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我在医院给孩子换尿布,孩子躺在我的病床上,我把尿布拿到离床2米的垃圾桶里去扔。我想孩子刚出生,连动都不会动,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医生看到了,把我叫到跟前严肃地批评我,绝对不允许把婴儿放在没有护栏的床上而独自离开,绝对不可以。

出院时,当时还没有买车的我打算抱着孩子坐的士回去,医生问,你的婴儿汽车座椅呢?我说我们家没车,医院离家里只有5分钟的车程,我一定会好好地抱着他,保护他的安全。医生说,没有汽车座椅不许带婴儿出院!英国交规规定12岁以下儿童坐车一定要有安全座椅。

在孩子满6周后,家庭医生来到家里,给我上了婴儿安全的课,反复强调婴儿和6岁以下的儿童,要时刻看住,不能把他单独留下。孩子满一岁以后,我又被叫到医院去上了一堂孩子的安全课程,告诉我,家里的电插座一定要安上安全盖、抽屉和柜子门要锁上安全扣防止孩子夹伤手、远离开水和一切消毒药水等等。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的老师会专门把家长叫去填一张安全表格,里面的细节一一核对,除了父母可以接送孩子外,其他的亲人或保姆接送不仅要照片还要口头密码。一次我让儿子的奶奶去接他,我提前告诉了幼儿园老师,并定下接送的密码是“computer”。奶奶不会说英语,一路叨念着密码,到了幼儿园却说不出口了,怎么说都不对,幼儿园老师处于安全的考虑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在经过我的允许后,才让奶奶接走了儿子。

其实英国的法律并没有严格规定孩子多大能独自在家。婴儿和6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许独自在家,12岁以上的孩子视情况而定,16岁以下不可以独自过夜。虽然没有法律的严格规定,但如果你的孩子独自在家而没有得到安全保障,被人举报后你将失去监护权。

除了家庭医生的反复强调之外,英国的民众也都有这样的警觉。有一次,儿子在家里窗台上玩,英国的窗户设计只能开两个指头的宽度,如果需要大开窗,必须是大人才能解开的安全扣。尽管如此,路过的行人看到了儿子在窗台上玩,还是停下脚步,守在边上。直到看到我露出了头,知道家里有大人,才放心地走开。

为人父母已经3年,我已经养成了时刻警觉的习惯。爸爸笑我:“你从来都是丢三落四,只有对待孩子的事情最认真。”我想我的警觉3分源于做母亲的本性,7分源于生活在英国被不断“强化”的安全意识。

小皓博用2个月的生命将这个社会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了,这个代价太大了。

(专栏作者:默默)

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华闻周刊网站:http://www.thechineseweekly.com/article.php?id=108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