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人民,无愧时代——观《好记者讲好故事》有感
(2025-11-11 11:55:48)
标签:
好记者
讲好故事
影评
杂谈
|
分类:
影视评论
|
11月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好记者讲好故事——2025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一段段质朴而铿锵的讲述,突出了记者群体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好记者讲述的好故事,如涓涓细流汇入心田,肯定能唤起类似我这样的无数观众,对新闻职业的敬意与思考。
这档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协办的节目,不仅是一场行业的礼赞,更是一幅时代镜像的生动拼图。镜头前,十一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以真诚的语言、意切的心声、独特的视角,娓娓道来、娓娓动听地分享了他们在一线采访中,那些非常动人的故事。由此观之,让人进一步感到,他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责任的践行者。
节目中,央视记者傅早笛以《请祖国和人民检阅》为题,回顾“9.3大阅兵”拍摄背后的震撼瞬间,相关报道随之获赞超330亿次;军事记者李小琳则以《受阅不止在广场》,从另一维度,解读阅兵的深层意义。江西广电记者吴忠敏以《一次难忘的救援直播》,讲述了一场跨越四川等三地、奔袭2700公里的生命救援直播,点击量一时突破200万次,让人看到媒体在危难时刻的温度与力量。
新华社记者郝玉以《慢火车的速度温暖》,记录下“慢火车”穿行偏远山区的故事,诠释“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国家温度;常州记者吕敏则以《超级联赛
燃情中国》的角度,用“苏超”赛事点燃一座城的激情,展现体育如何凝聚人心。重庆广电记者陈正直以《今日关注
一直关注》为题,例举面对不法团伙,自己坚持实名举报,以笔为剑守护公共利益;中国石油报社记者李一蕾以《坚守高原的凡人微光》,写下高原高寒加油站坚守者的不易,因为“三个月洗个澡,要跑400公里”,且远隔万水千山的一家人团聚一次更是不易!难怪她的女儿那句“希望你快些老去”的期盼,令人泪目。
人民日报社记者阿尔达克,以《给沙漠织上绿围脖》为题,赞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沙人,正为广漠大地织就绿色的美好希望;湖南日报记者曾冠霖,以《一袋稻米
万里情长》为题,述说非洲冈比亚农民雨中跪谢袁隆平的画面,传递出跨越山海的中非情谊。山东广电记者王昕萌常年坚持深入田间,为帮助推广土豆种植技术而竭尽全力;河北保定记者傅碧莹,则回望《晋察冀日报》在抗战的烽火中不顾生命危险,又在不断转移途中坚持出版2300多期战地报纸的历史,激励当代新闻人传承精神、不负使命。
他们这些记者,或许岗位不同、地域各异,却共同诠释了什么是“在挑战中坚守,在压力下前行”。他们用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坚定的履职,让“无冕之王”这一称谓,不再只是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怀着敬意,在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即11月9日,我又两次通过电脑回看,并用手机中的“备忘录”,一一记下这些记者与他们的故事。他们让我相信:好的新闻,从不是浮于表面的喧哗,而是扎根大地的深耕;好的记者,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时代的同行者——与人民同频,与家国共振。
在这个信息纷杂的时代,他们用脚步丈量真实,用文字定格温暖。他们是光,照亮前路;他们是笔,写就山河。人民,无愧时代;记者,不负初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