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2023-03-19 10:38:32)
标签:

祭先烈

看产业

纪事

分类: 游记博文
    出生在革命老区的我们,自小就听大人们讲过,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仅大革命时期,就不知牺牲了多少革命志士。而且,从这里幸存下来牺牲在抗日战场的英雄也不少。因此,榜样在前,他们一直成为鼓舞我们后人成长、奋斗与初心永驻的力量。
    为缅怀革命先烈,我们一行响应老干网协的倡议,在牛年8月23日这天,参加了其组织的“追忆先烈历史、助力产业发展”的采风活动,特地去了一趟盘塘、太浮山和架桥等地,实地祭拜了三处的革命先烈,还看了盘塘产业发展的喜人景象。可以说,一天下来,让人大开眼界很受教育。 
       
    这天,从上午到傍晚,朵朵白云飘浮的蓝天,几乎没有一丝凉风。整个大地,好像完全恢复了夏天那36摄氏度的高温炙烤。尽管事先知道,这是个“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日,然而,报名参加采风活动的文友们,虽多为古稀之人,却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
    这天的上午8点,匆匆赶到商城集合的老干网协的二十多位文友,坐着租的旅行大巴,径向盘塘镇而去。
    我们清楚,此行一天,将去三个地方。一看盘塘镇的产业发展与生产活动,二去太浮山等地拜祭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三是落脚架桥畬田的徐溶熙苏维埃政府旧址看看。
    随后,有关一系列活动,便依次进行开来了。
    上午九点多钟,我们首先来到了盘塘镇上的烤烟收购点。分工负责此项工作的镇人大主席,还在这里迎接了我们。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眼前这盘塘镇,曾是陈协平等革命先烈的故里。大革命时期及其随后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从这里走出的不少革命志士,或响应附近徐溶熙苏维埃政府的号召,立足本地打土豪分田地,或后来赶往相邻的太浮山,参与地方武装斗争,或过后直接跟着贺龙干革命去了。虽然,他们绝大部分都倒在了反动派的枪下,可其精神却永存。大概缘于烈士鲜血浸染过的地方吧,这里的人们,一般都觉悟得早,干社会主义从来都是走在全县最前面的。记得改革开放不久,这被人们常常赞誉的叫“盘马架”的地方,即如今的盘塘、马鬃岭和架桥三镇,不仅地方连在一起,而且过去牺牲的烈士也多,后来的发展也走在全县的最前面。如今,这里的产业发展已呈兴旺景象。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走进眼下这烤烟收购点,只见高大宽敞的铝架梁工厂里面,到处是为收购烟叶而忙不迭的人们。有的在烟叶收购区忙着收购,有的在烟叶分理区分理着烟叶,有的在打捆并堆着一捆捆的烤烟,有的穿行其间奔忙个不停。
    在这里,到处弥漫着烤烟的浓浓香味。看到交售烟叶后的人们,一个个离开时喜笑颜开的样子,我就替他们高兴。同时,我也为盘塘镇引进的这一新兴产业感到兴奋。作为出生农村的自己来说,对农户转产南烟或烤烟的收益略知一二。至于由镇政府出面,与烟草公司对接,使得烟叶产成了这里的一门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从而每年给各村统一下达种植计划、统一组织烘烤烟叶、统一收购烟叶,这是在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大幅度提高产业收益的关键之举。“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只有像类似这里的政府出面,通过组织有关的订单生产、订单经营,才会得到更多的订单收益,才会成倍成倍地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这旱涝保收之举,可谓在大大地助农兴农呢!
     从烟叶收购点出来后,我们又乘车,去了这镇上的两处地方。
     一处是,去朱家港村部,看了旁边的烤烟生产与水稻育秧的基地,即分别叫做烘烤工场 、育苗工场的地方。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其庞大的烟叶烘烤工场,还有村前连片的晚稻丰收在望的盛景。想不到,仅这朱家港村,就建了这么庞大的烟叶烘烤工场!而且将烘烤过后遗留下的烟末烟灰集中收拢打堆,以用作烟稻轮作后水稻田的施肥与杀虫。这真是宜烟宜稻的良性循环、一举两得之举!

    这样做,也让村民在种植烟叶产业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真让人大开眼界!
    还有,看到这里还有几十个高高的育秧塑料大棚后,我更是佩服村里便民与优质育秧的大手笔!你看,如此一来,不仅为整个村民解决了早稻防烂秧、专业化育秧、方便抛秧、不误农时集中育秧等系列问题,而且对解决烟稻轮作、提高产业质量,都有了直接保证。
    如此,让人欣喜、让人陶醉!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从朱家港村出来后的我们,又来到另一处地方,即陈协平烈士纪念碑前。
    这纪念碑的主人陈协平,即是被左倾路线冤害的红军师政委。听着陈协平烈士侄孙的诉说,还有老干网协罗主席的介绍,令人十分悲伤、叹息不已。这陈协平,一直是跟着贺龙,在湖南桑植、湖北鹤峰两地,参加创建湘鄂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二军团四师政委陈协平和贺锦斋、段德昌等红军将领一样,都是“左”倾的夏曦他们诬陷为“改组派”,于1933年初被冤,时年31岁
    凝视着面前巍峨厚重的纪念碑,怀念英年遇害的这位将才,让人为之扼腕长叹、悲愤不已
    午饭后,我们又顶着36的高温,驱车北去十公里,来到了临澧县的太浮山上。
    然后,我们徒步爬山,上到了海拔500多米高的太浮山革命烈士纪念园。    望着高耸到了蓝天之上的烈士纪念塔,让人心情久久地起伏不平。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我们静静地伫立碑前,向烈士三鞠躬后,就静静地听罗主席讲述着,这太浮山革命烈士们反抗反动派的斗争历史。
    原来大革命时期,地处临澧、桃源石门、鼎城四县交界地带太浮山主峰海拔600多面积6.6万亩、有着千山万豁的群山曾经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斗争史上,一处风风火火工农武装割据由我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在此建立的湘鄂西地区的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支队伍,主要来自邻近四县的农民。虽然,这里迟于井冈山根据地,可它影响的范围很广,并且与石门南乡起义相呼应,与贺龙军长有联系。只是后来敌重兵围剿,加上内部土匪头子出身的人里应外合,导致了这根据地的急剧丧失,426名英烈长眠于此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听着组织者对太浮山革命斗争史的诉说,站在烈士纪念碑前的我们,让人对牺牲的先烈们,无不充满了敬仰、感激与感恩之情。
    在这平地而起、突兀出来的青山之上,环顾莽莽苍苍的群山,还有四周郁郁葱葱的广阔大地,让人敬畏起这里来了。
    这时候,只见太浮山上,飘拂着欢快的丝丝白云。蔚蓝的天空,来时更加靓亮迷人了。
    凭吊、缅怀先烈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洒满先烈热血的太浮山。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太浮山上下来后,回返路上,我们又冒着灼人的高温,于下午快4点钟时,落脚到了地处畬田的徐溶熙。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这里,桃源徐溶熙苏维埃政府旧址,可是大革命时期,闻名遐迩的湘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1927年11月18日,徐溶熙苏维埃红色政权在畬田成立后,张褀任苏维埃主席,徐才益任军事委员,带领着桃源第十七游击大队300多人,当即燃起轰轰烈烈的革命火焰活动范围除桃源东部、北部和中部外,还包括常德县河洑、临澧县鳌山太浮山,以及石门县、慈利县等地,常德湘西等地旧政权一片恐慌。随后,因叛徒出卖敌重兵包围致失败。
    虽然,徐溶熙苏维埃红色政权,1927年11月成立,1932年2月遭破坏,存在时间仅4年多,并且政权和游击大队六位领导人,除张祺幸免于难外,其余五位均壮烈牺牲在此,可这红色政权波及的范围很广、产生的影响很大,其“星星之火”,直接成了后来常德湘西等地革命斗争的燎原火种。
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

    仰望这徐溶熙苏维埃红色政权旧址的一切,尤其是其抛洒热血的五位领导者的名字,心里波澜起伏的我,耳旁油然响起了伟人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发出的宏亮声音:“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先烈洒过热血的地方,焕发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三看矮寨大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