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读写看日记(1.5一1.7)
(2023-01-08 16:54:25)
标签:
读写看
日记
回望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1月5日 周四 腊月十四 阴
5/11摄氏度
上午,上网读文
早饭后,一上网,就见网上爱读的文章层出不穷,欣喜不已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如下的一些文章:
1.环球网社评:美国“百年一遇”的政治混乱,让世界不安
2.观察者网陈相秒:新一波的南海权力竞争已拉开序幕
3.环球网 大国权力竞争,是南海形势主要特点
这篇评论指出——
南海安全形势白热化已毫无悬念;
美国放下心魔,是解开南海安全困局的关键;
南海与台海、东海的联动式发展在过去十年内越来越明显。
评论还说,审视今时的南海,更应从地区和全球的视角,而绝不能再简单地就海上争议讨论安全形势。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知。
4.环球网 有理儿有面 从菲律宾总统访华看美国阴谋破产
5.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外媒积极展望2023
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
这文指出道——
2022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依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交出一份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伴随着2023热闹开局,古老而日新的中国已然扬帆驶入了新的征程。国际社会各界积极展望2023年中国蓬勃发展的前景。有外媒称,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合组织与彭博社的预测结果指出,美国明年经济增长约为0.4%,欧盟经济增长或为0.2%,中国经济增长则有望达到4.7%。
6.光明日报 2023,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勇向前
文章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怎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便是——
第1.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第2.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持稳字当头
第3.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第4.提振社会各方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第5.科学预判形势,共迎光明前景
7.环球网 姚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期即将到来
文章告诉人们——
中国的老龄化的影响被夸大了。中国拥有规模庞大的国有行业,资本存量净值为60万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已开始将国有股份划转给社保基金。这些股份将创造足够多的红利,支持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8.观察者网 房佶宜 6座万亿之城定下2023年GDP增速目标:均超5.5%
文章说,目前,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已经公布了2023年GDP增速目标,数值在5.5%-7%之间。
从这些万亿城市的目标与政策看,都是生产、消费两手抓,2023年,经济可期!
9.科技日报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数据驱动新阶段
10.新华社
中菲联合声明
11.光明日报 产业化率提高,制度作用显现,助力绿色转型
读此文,让人兴奋。因为,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正稳步增强——
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5年稳步提高;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平稳起步、高效运行;
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世界第一。
12.北京日报
张冲 中国电影2022:现实主义、类型化与问题意识
读这文,让人可知,2022年的中国电影,整体创作有一定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科幻喜剧类型,主旋律大片在类型化创作上也渐趋成熟。2023年若在思想性、历史问题深刻性与经典叙事性方面有所超越,则中国电影纵身一跃而跻于世界一流电影之列,或许可期。
13.解放日报
丁晓原 在时代的星辰大海中寻找璀璨——2022年报告文学阅读笔记
从文中可知——
报告文学者的写字间是整个的社会。
时代的星辰大海璀璨无垠,人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发现那具有时空标识意义的光亮。在公共性写作中如何寻找特异,这不只是写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也是我们观察2022年报告文学的一个视角、一种尺度。
下午,网上写文
这便是:《虎年读写看日记(2023.1.1一1.4)》。
写作此文的动机是,想到元旦节以来,已过去4天了,今天必须及时把这几天来的日记发出来才是。
于是,午饭后,我便把元月1号至4号的日记草稿,一齐复制、粘贴到了写作的草稿箱中,并冠以《虎年读写看日记(2023.1.1一1.4)》的题目。
随后,通过逐一修改每则日记的草稿,然后将其整合、润色。看到符合为文要求后,我便将其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看电视写东西
看的电视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破晓东方》第15一16集、今日关注。
写的东西为:今日读写看的本则日记(草稿)。
1月6日 周五 腊月十五 晴
2/18摄氏度
今日,真好!蓝天之上,晴空万里。大地之上,温暖如春。此时此景,使得自己,惬意非常。由此,让人享受读写看生活时,感觉游刃有余。
上午,网上读文
温暖的天际下,让人读得心花怒放。
1.社评:在中国旅客入境问题上作秀,这是政治病毒
2.【英】 罗思义: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经济做失实宣传
文章指出道,事实清晰地证明,有关中国经济在2023年的表现,唯一不确定的是增速会有多快。而对美国经济而言,唯一不确定的是经济放缓的速度会有多快。过去3年,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超过西方一大截,这令人惊讶,但绝不是不合逻辑的事。
3.观察者网 子政:抗疫三年,不是战争的战争
这长文,说的好!回顾这三年,中国全国上下既在抗击瘟疫,同时也在抵御着一场接一场的瘟疫战争。
可以说伴随了近三年新冠疫情的全过程,直到今天仍在继续,而中国的抗击和应对同样也持续了三年并仍在进行当中。
第一阶段:“武汉病毒”vs“武汉保卫战”
第二阶段:“群体免疫”vs“动态清零”
第三阶段:“超级毒株”vs“有序放开”
我们必须面对新的战斗。瘟疫会造成人员牺牲,瘟疫战争若应对不当则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牺牲和更多其他方面的损失。这是国际政治的严酷现实,中国只能以不是战争的战争之方式来坚强面对。
4.观察者网 中国芯片业全力押注的赛道,突然获得谷歌高通力挺
5.人民日报 李
拯.读懂中国经济的信心所在
文章告诉我们,只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发展就有坚如磐石的根基,就有穿越风雨见彩虹的韧性,就有光明远大的前景。
6.央视财经
曹德旺、张勇等民营企业家集体发声:看好中国经济!
7.科技日报 田刚院士:再给些时间,“奥数强国”一定能变成“数学强国”
文章让人兴奋!其道理,讲的很充分。如果把技术创新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就是地基。地基不够坚实深厚,就谈不上技术创新和进步。我国在全球科研格局中还未取得引领地位,究其根本,在于基础研究水平整体上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要知道——
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
我国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
培养精英和做好科普要“两手抓”。
8.中华诗文学 法国哲人卢梭30句经典名言,给你来自哲学世界的智慧力量
下午,晒太阳时听书
来到沅江风光带晒太阳时,我觉这是读书的最佳时光。于是,我拿出手机,并通过手机,听读了有小说、散文,还有影视、文学等的评论文章。比如:
1.光明日报 徐迅 樟子松王(小说)
2.光明日报 李秀萍 母亲的厨房
这散文,很有深情。文章道,母亲从一个厨房辗转到另一个厨房,交付了全身心的热忱,使得她常常忘记自己,也从不觉得单调乏味。她把厨房当作自己的道场,演绎着她的情感与责任,她只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积蓄力量,如鸟儿般从地面一跃而起,翱翔在生活之上。母亲的生活是简单的,又是丰富的;是狭窄的,又是辽阔的。
3.光明日报 赵丽宏 有书相伴,人生不会寂寞
这文,听得人如痴如醉。比如——
孔明珠把自己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命名为“读写光阴”,这书名是她对自己人生况味的一种描述。
作为一个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作家,孔明珠非常清楚,她的写作能有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阅读的坚持,对书的热爱。
4.人民日报海外版 《破晓东方》:倾情抒写“战上海”“建上海”的奋斗史诗
5.光明日报
林传祥 《子夜》解读九十年
长篇小说《子夜》,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拜读过,随后又听大学老师分析过,让人印象深刻,也觉其影响深远。要知道,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80年代初的褒崇,再到90年代的质疑与争鸣,90年过去了,《子夜》依然魅力不减,依然吸引着一批批读者作出新解读。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
节目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破晓东方》第17至18集、今日关注。
我越来越喜欢上了《破晓东方》。为何?只因为,这部电视剧写得好,也给人教益深刻。比如——
首先,树立了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以客观真实的“历史的表情”,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其次,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第三,把美的价值注入到了美的艺术之中,让作品的灵魂更丰满,思想和艺术相得益彰。
后写的东西为:今日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回望今天,还有几事可记。这便是:
如上午,老弟来家一趟。看到他身体尚可,我放了心。不过,听他讲乡亲们中有几个老人走了,虽属个别意外情况,可却让人因此伤感。
又如白天,灿烂的阳光、顺风顺水的生活,着实地让人感到舒适舒畅的!我只希望,美好的日子、美好的心情,天天如此,才好啊!
1月7日 周六 腊月十六 晴
3/19摄氏度
今天,又是个非常暖和之天。
一天来,除了与老伴一起,午间与晚间,两去澎厨,参加了前妻弟家喜添后辈的酒宴外,其余则在家里,继续着如往日一样的读写看生活。
这,又是快意而获新知的一天!
白天,上网读书
读的文章有:
1.光明日报
万喆 2023年世界经济:分化中修复前行
读这文,让人识大局明大势呢。比如说——
美国:衰退渐成定局
欧洲:雪上加霜
进退两难
新兴市场国家:艰难中期待复苏
中国:恢复常态化的一年
文章还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已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明晰方案,将“办好自己的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也为世界经济穿越低谷,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机遇。
2.学习时报: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3.光明日报 郑雪如 从现实中来
到现实中去:电视剧中的“人间指南”
这真是看电视剧的“人间指南”——
总结电视剧这些作品获得好评的原因,我们发现,作品不只要以丰满的人物塑造、精彩的情节讲述发挥愉悦心灵、疏导情绪、丰富业余生活的文化功能,更可以通过深入生活的剧情和严肃深刻的思考设置公共议程,在剧情演进和舆论讨论的过程中启发观众学习知识、交流心得、思考人生,进而形成推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河?只因为这些电视剧——
观照职场现实 描绘了人生百态;
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众文艺门类之一,电视剧一直是记录时代变迁、观察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普及有益知识
激发了理性思考;
凝练民族品格 助力了精神化育;
现实题材剧不仅描绘出鲜活生动的市井百态、烟火人间,更于生活表象之外传递出慰藉心灵的人文关怀以及奋斗向上的担当品格。
电视剧对人类追求幸福生活过程的创作始终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当下现实题材作品从时代脉动和生活肌理中窥见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又以诗意化的阐释、艺术化的呈现反哺现实个体的生活意趣、人生姿态,进而用人间烟火抚慰人心,用现实关怀照亮现实,用时代声音回应时代,为观众提供了一本兼具教育性、实用性、思想性的“人间指南”。
4.当当网
寒假不虚度,一起来读书,弯道能超车,欢乐多又多
5.读书 《以史为鉴:从家国兴衰看治国之道》
1.论康雍乾盛世(戴逸)
晚上,看电视写东西
看的电视如: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专题片《永远吹锋号》第一集、电视剧《破晓东方》。
写的东西为:今日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