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读写看日记(2023.1.1一1.4)

(2023-01-05 16:07:17)
标签:

读写看

日记

回望

杂谈

分类: 人生往事
    1月1日 周末 腊月初十 小雨转阴 5/9摄氏度

    新年的元旦,来到了。这本该是,万象灿烂时。
    然而这时在亲戚家的我,却无论如何,总高兴不起来。原来,这是在送新亡人上山之时。
    清早6点50分,天还没亮,我们冒着小雨,随抬棺队伍摸索着出发了。
    这是我等一众人等,送小姨姐的夫上山。
    7点50分钟后,我和老伴便乘了妻妹夫妇的车,迎着淅淅沥沥的中雨,上公路、穿高速,于9点钟前,赶回了家里。
    当时呀,不知是太累太困了,还是年龄不饶人之故,我们四个人扯着不断声的哈欠,恨不得不吃早点不洗脸就躺倒床上就才行啊。
    而此时可能跟在我们车后的典典他们,却电话打来:奈何不了瞌睡的他们,万般无奈之际只好闪灯停在高速路边了。
    要吃道,我们自昨天上午9点重回小姨姐家后,一直到过大夜,就在敲敲打打的道士与锣鼓声中,好不容易挺过来的。加上一个通宵没地方休息,还坐卧不宁的,当时弄得整个人都困苦不堪了。
    幸好,当我们匆匆冒雨赶回,休息了半天后,才慢慢地恢复了此前的身子状况。
    当白天赶回家休息后,我又匆匆忙忙上来了。当时,一连读了下列文章后,才勉强重新恢复了读写看的精神生活。
    白天,网上读文章
    比如有:
    1.央视新闻 开局之年,看中国
    2.央视新闻客户端 开局之年看中国丨在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中出发 
    3.央视新闻2023年新年献词丨开局知奋进 中国再出发
    4.北京青年报 每一个奋斗的你,都让未来充满希望
    5.光明网 新年贺词提到的这些事,是国人2022的年度记忆  
    6.北京青年报 2023年1月中上旬“大戏看北京”推13部大戏
       从文中看到,“大戏看北京”,可是好看着呢。比如——
    经典IP改编的传统戏剧  
    再现红色历史 
   还有展现悲欢离合
    7.光明日报 陈 雪 阅读,锚定时光的坐标——2022年读书生活掠影
       这是我,最喜欢的文章!因为——
    在期待中,与一本好书相遇  
    在探索中,与书业一同前行  
    在历史中,聆听文明的重音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今日的记录终将成为明日的历史。而明天,永远是一个新的起点!
    8.观察者网 金灿荣:2023年要高度关注这些风险
    这位战略学者告诉人们道,这2023年有很多可能性。最大的黑天鹅,可能是俄乌战争升级,甚至动用核武器。第二个,可能是美国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进而演变成新一轮经济危机。要知道,目前美国的科技股表现得很糟糕
    晚上,看和写
    看的电视节目有:
    新闻联播、中圈舆论场、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今日关注。
    写的日记,即今天读写看的本则日记(草稿)


    1月2日 周一 腊月十一 阴雨 5/8摄氏度

    
一天里,仍很疲惫。加上感冒还未痊愈,所以精神状况很不佳。 
    不过,我还是依着习惯的惯性,硬挺着,进行着读写看的生活。
    白天,主要是校阅《行路》
    当把样书《行路悠悠谁慰藉》最后的30页,校阅完后,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唉,终于完成了校书这件事!
    随后,我又把4大页勘误表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之后,就用手机将其拍了下来,并随之发给了子秋。与此同时,我还就增大目录中的叙事表达等几条意见,一并发了过去。在得到对方的回应后,我才结束了校书此事。
    晚上,主要是看电视
    
内容有
    一是,看新闻联播;
    二是,看电视剧《唐明皇》1一4集。

    唉,大概是自己精神太疲弱之故吧,结束看电视之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上床睡觉了。这莫不是,年龄不饶人了吧?


    1月3日 周二 腊月十二 多云 4/12摄氏度

    上午,读书听文
    这就是:
    1.观察者网 中国开启2023外交新征程,多国领导人计划访华
    2.光明日报 李硕 赓续1600年的美——敦煌如是绘
    
敦煌壁画,多而美不胜收!去年年中,我与游友们穿过河西走廊,看了敦煌后,让人流连忘返。而读此文后,更让人更好奇这里的古美了—— 
    敦煌,真的只是壁画吗?     
 
    无名的人,在大漠创造了这“心的河流” 
    画院,为千年艺术“续命”  
    无数人的敦煌,每个人的敦煌! 
    敦煌,在不断生长
    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敦煌不是壁画,也不是那一个个具象的洞窟,它是我们中国人1600多年来对美的追求,至今从没断过,也不能断。”
    敦煌不是文物,而是不断生长的生命。
    敦煌不是景点,而是我们精神世界之所住。
    敦煌不是壁画,而是1600年来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3.海派评论 人生最应该坚持的5件事
    读这文,既实用,又发人深省!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人——
    一是,保持思考
    二是,保持内心的强大
    三是,保持真正的自律
    四是,保持热情
    五是,保持分寸感(嘻笑有度 做事有余)
    4.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70期:世界进入"觉醒年代"
 
    张维为教授这篇精典演讲,既让人大受震撼,又让人明白大局。
    因为,如今的世界,已经进入"觉醒年代"不是,能被美国等西方所愚弄的年代了
    下午,写作日记
    这就是,写作《虎年读写看日记(12.24一12.27)》
    
这是年前这4天的日记!
    经过半天修改、润色,终于把这4天的日记草稿,合为一篇,改成了文章。
    于是,这5千字成文后,便将其及时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看电视写日记
    先是看了如下电视节目:
    电视剧《唐明皇》5至6集、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破晓东方》第11至12集。
    后写的日记为:今天读写看的
本则日记(草稿)


    1月4日 周三 腊月十三 阴 4/10摄氏度

    
上午,上网读文 
    在这之前,为配坏了的眼镜,我去了一趟眼镜店。花300元钱,配好眼镜回来后,我即开始了一天读写看精神生活  
    又读不少好作品。比如说:
    1.观察者网 杨蓉:“百年一遇的政治僵局”,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难产”
    2.观察者网 我们又见证了历史——美国100年来,头一次多数党领袖,落选众议长
    
透过这篇文章,让人十分兴奋。因为,长期来看,美国政府在党争之中正在变得碎片化,已经没有“下大棋”的能力了。
    而且,美国“百年一遇”的政治混乱,西方世界不安宁!
    面对美国的政治乱象,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个国家的政治阶层是否有能力治理国家,政党的内部冲突和矛盾是否会污染整个体系?看来,华盛顿和整个美国的有毒政治文化正在蔓延开来我想,这个世界失去美国的领导,不会让人恐怖吧!
    3.环球网 姚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期即将到来
    4.经济日报 经济向好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 
    5.光明日报 范红升:归来,民谣依旧少年——评散文集《心谣》
    6.文汇报 简平 《破晓东方》:严肃的纪实文学转化为有温度的艺术叙事
    7.北京日报 徐兆正 中国文学2022:历史、记忆与对话
    这评论,让人思考——
    个人记忆重勘
  
    历史意味着什么  
    个人与时代的共鸣。
    8.北京日报 闫小平 中国戏剧2022:走出“讨好型人格”?
    9.北京日报 张冲 中国电影2022:现实主义、类型化与问题意识
    这篇评论告诉人们:中国电影2022——
    这是现实主义影片中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这是类型化、民族化与现代性 
   这是艺术电影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评论还说,2022年的中国电影,整体创作有一定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科幻喜剧类型,主旋律大片在类型化创作上也渐趋成熟。2023年若在思想性、历史问题深刻性与经典叙事性方面有所超越,则中国电影纵身一跃而跻于世界一流电影之列,或许可期。
    11.常德卷烟厂一年GDP多少
    下午,网上写文
    这就是,写作《虎年读写看日记(12.28一12.31)》
    这是今年
来,年底最后4天的日记。
    为把这几天的日记草稿及时整理出来,我不得不对其进行了修改、润色,并整合到了这篇文章中去中
    在看到这合要求后,我便将其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
    看的电视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破晓东方》第13至14集、今日关注。
    写的东西为:今天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临睡觉前,我忽然记起,昨天一天的牙疼,害得我的读写看之事,险些受到影响。今天,牙疼虽在喊轻,可还是让人时不时地感到难受。好在,最终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读写看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