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读写看日记(12.18一12.20)
(2022-12-24 08:07:04)
标签:
回望
读写看
生活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12月18日 周末 冬月廿五
晴 一2/12摄氏度
冬至快到了,年猪也要宰割、腌制、烘烤了。
正是为此,应小姨姐的要求,我和老伴坐了小连襟开的车,迎着霜天的阳光,上午8点多动身,走高速,于9点多进入深山,来到了小姨姐家。
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猪屠夫带着三位帮手,把两个年猪宰了。一过秤,除开猪肝和心肺外,一共宰得630多斤白肉。我们与小姨姐家,各自分得了其中的一半白肉。
这之后,我在小连襟的帮助下,把两家的鲜肉,按每斤肉5钱盐的比例,一共腌制了大约400多斤肉吧。其中我家呢,将分的肉的三分之二,腌进了两个大桶(缸)之中。
这两头大猪,是4个月前,我们花8千元钱买来的。虽然,小姨姐家只出了2千元,可这4个月来的饲养,全是她家用苞谷、红薯和菜叶,和着泔水,一瓢一瓢给喂大的。
这家户人家饲养的肉猪,由于不是吃特制饲料长大的,因此吃起来,肉质嫩嫩的,特别地甜软。若是再通过腌制、烘烤了腊肉,其味道,可是十分地美味佳肴呢。
正因农家饲养的肉猪,味好纯正,所以自前年开始,一连三年来,我们年年都是如今年一样,按合约出钱、养猪、分肉。再后,便是请小姨姐一家,帮忙烘烤腊肉了。
在腌制腊肉前,我们还请小连襟开车,先去另一地,花1千6百多元,买了32斤黄牛肉。后又去茶庵铺镇上,买了2瓶高度酒,用于腌制肉前,将其擦到鲜肉上——据说这样后,既消毒,又增加肉香之味。
我想,这些鲜肉,经腌制半月,又用温水洗净吹干,然后呢,用柴草烘烤半月,到时用车拖回家来,过年时,必是酵香的腊肉滋味。况且,这源自"百肉之王"的腊猪肉,还有什么值得怀疑、挑剔的呢?
在腌制鲜肉前,我还和老伴他们一道,坐在禾场上,面朝明媚而温暖的阳光,边接受光合作用,边用手机,听读了来自光明日报听读网上的如下文章:
1.引领新时代成为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
2.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3.北京晚报 《县委大院》热播让基层干部群像生动丰富起来
4.文汇报 舞剧《嫦娥》焕新,让中华创世神话被世界倾听
沐浴在阳光之下,浑身暖融融的。加之听读了上述4篇精彩的文章,不免让人既开眼界又受易多多,还让人听得脱掉了羽绒服,直到腌制完了鲜肉、吃了杀猪饭,上车回来前,才重新穿了脱下的衣服。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在金色余辉的陪伴下,我们告别了深山老林,上了国道,驶上了杭瑞高速。
一个小时后,车到家里,当把几十斤鲜肉、几十斤猪板油,还有几十斤黄牛肉,以及小姨姐家给的几蔸大白菜、几个春不老大萝卜等,分几次提上楼的家里时,我这开始在老的身体,不知不觉就感觉到有点累了,不想再接着做事了。
不过,此时正好,央视的新闻联播、今日亚洲,还有诗画中国,就等着让我们分享了。
12月19日 周一 冬月廿六
晴 0/15摄氏度
又是一个上好的晴天。
白天,在家,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与老伴一道,腌制黄牛肉、煎炼猪油、分解与冷冻鲜肉等。
还在余下的时间里,上网读了一些时文,以及文艺或影视的评论文章。比如:
1.经济参考报 国产大飞机这五年:通过产业化“大考”
读着这篇鼓舞人心之文,别说该有多高兴啦!因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终于可以翱翔蓝天了——
安全“大考” 交出圆满“答卷”;
6700多个小时 每一分钟都有“含金量”;
知敬畏打硬仗 唯有不差分毫;
伴随着C919完成适航取证,国产商用飞机的试验验证能力迈上新台阶,设计和试验人员经验愈加丰富、团结作战更加默契,从研制到试飞,C919走过的每一段历程,都是在为国产商用飞机研制、试验、运营的系统化、功能性提升打下基础。
2.光明日报 杨舒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竞争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
3.深圳特区报 写诗,
是一种真挚的相遇
4.广州日报 从前的初恋,那些美好与惆怅
5.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洪波 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开展大单元教学
6.北京晚报 邱伟 《县委大院》热播让基层干部群像生动丰富起来
评论说,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县委大院》,围绕一个普通县城领导班子中的干部作风改革,呈现了生动丰富的基层施政风貌和基层干部群像。胡歌在剧中饰演县委书记梅晓歌,他接受采访时表示,参演《县委大院》最打动自己的一点,就在于重新认识了一群“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一直在默默无私奉献的人群”。
他们身上都有股“傻劲儿”;
要理解基层工作的复杂和艰难;
《县委大院》中后期的剧情中,梅晓歌在前行的道路上,会变得越来越孤独,“但这些都不能阻碍他,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他有信仰。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名党员,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7.光明日报
郭海燕 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
评论说,期待中国电影人打造出更多既体现中国文化特色、贴合中国发展历史和实践,又能引发全人类命运共鸣,甚至引领行业潮流的优秀科幻电影作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晚上,三件事
一是,与老伴一起,去小外孙女家,看望了她的奶奶和叔叔。
二是,先后看了三个电视节目。如:电视剧《县院大院》第17、18集。
三是,完成了今天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12月20日 周二 冬月廿七
阴 2/9摄氏度
晨起即感觉阴冷,且寒气重,可自己仍被读写看能得享受的惯性支配着,因而又收获了新一天来的精神享受。
上午,读文章不少
比如:
1.观察者网 后沙月光 阿根廷放弃“枭龙”,背后故事不简单
2.环球网 最新民调:2/3美民众对本国未来没信心
文章说,过去一年,美国民众已在多次民调中表达了自己国家走在错误道路上的想法。美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党争不断、社会不睦、经济不振等一系列乱象,严重损害了美国政府的公信力及民众认同度。可以预计,未来两年,美国还会有更加痛苦的分裂。
3.环球网 两岸统一:将带给岛内民众哪些好处
这评论告诉我们——
统一带给台湾的红利不只是物质层面;
两岸不统一,台湾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在经贸合作基础上推动两岸融合统一。
4.环球网 33国六成受访者: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文章告诉世人——
33国六成受访者: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近期进行的33国民意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而认为美国国际影响力上升的只有31%。与此同时,更多的受访者认为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冲突,而近半受访者认为北约扩张给世界“造成安全威胁”。
5.科技日报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发布
文章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这三个我国规划建设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部进入前十名,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超越东京湾,成为亚洲新的价值链中枢。
6.光明日报
农克忠:以“五个引领”为导向 助推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这篇对教书育人的文章,谈得让人信服——
立德树人,润心润智,思想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明确目标,唤醒自觉,专业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学高身正,为师为范,示范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服务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依法治教,筑牢屏障,制度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发展。
7.光明日报
周世祥:社会常识素养课,帮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这文,发人深思、值得注意——
一是.从“父母宝贝”到“社会人”,课程走俏凸显求知渴望
二是.从生活技能到“避坑”技巧,课程目标指向“育‘全人’”
三是.从新讲法到新形式,素养培养“走心也走新”
8.光明日报 文学遗产版:说《氓》
这篇评论,评的好:《氓》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如此痛苦,并不是因为她将来没法改嫁,其实主要是因为她与氓的深深爱情,所谓爱之深而怨之切,她还没有办法从这份感情中自拔,这从她至今仍然使用爱称“氓”,仍然深情回顾他们相恋相爱的过去就可以看出来。
9.北京晚报 阿乙新作《未婚妻》“追忆瑞昌似水年华”
10.他(彭雪枫)37岁在前线牺牲,儿子62年后成为上将,还参加了汶川救灾工作
下午,写文5千字
这便是:《虎年读写看日记(12.11一12.13)》。
为写好这文,我的过程是:
先是,把这三天的日记草稿,逐一复制并粘贴到了这文的草稿框中。
接着,逐一地修改每篇日记的草稿。
后是,按文题要求,从整体上统一整合、润色。
最后,看到符合为文要求后,就先后发到了正扬网、新浪网上。
晚上,看电视写日记
看,即看电视。
看的节目有:新闻联播、今日关注、电视剧《县院大院》17至18集。
写,即写了今天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可能,自己患感冒了吧,身体有些不舒服了一天。真恼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