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周三 冬月廿一
晴 1/13摄氏度
上午,上网读书报
今读的内容较多。比如:
1.环球网 社评:定位中国为“威胁”?奉劝日本悠着点
2.环球网 刘久:中海核能合作有哪些特殊意义
3.观察者网
黄丽芬:“在农村挣一万元要多久?”
文章告诉我们,虽然不少在村老人收入很低,但并不意味着老年贫困很普遍。依托现有农村土地制度、村社集体制度和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多数老人能够较好解决养老问题。
但也不得不说,农村养老问题还是很突出,中西部普通农业型村庄老人多处于底线养老状态,如何有效提高养老水平、解决老人照料问题还需要好好探索。
4.俄媒:中国在航天等多项科技领域领军世界
文章指出,中国正为载人登月做准备,利用自己的科技能力研制新一代飞船、新型运载火箭、登月舱和航天服。中国在航天科技的许多领域已成为世界领军者。而这只是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的一部分。
5.观察者网 第二剂次加强针来了!方案公布
6.文汇报 艾志杰:透视中国工业题材剧“破圈”方法论——评电视剧《大博弈》
文章评论道——《大博弈》这部展现中国重型汽车制造企业改革史的剧集,如何在叙事结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创新等方面继续深耕?它又为中国工业题材剧提供了哪些“破圈”方法论?
7文汇报 透视中国工业题材剧“破圈”方法论——评电视剧《大博弈》
下午,上网写东西
在阳光河边逗留了两个小时。
回家后,随即上网,开始了新博文的写作。
其题为:《这一夜》。
晚上,看电视写东西
入夜后,先是看湖南新闻联播,接着看央视的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县院大院》9至10集、今日关注、电视剧《塞上风云》第44集。
后是写东西,即今天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入睡前,想到白天的午间,与老伴一起,去过喜儿的奶奶家。我们去后,看望了亲家母,还有喜儿的叔叔。看到亲家母行动有点迟缓,健康不如年前,就让人突然为之担忧起来了。就寝前,我还就喜儿她奶奶的身体状况,给喜儿她爸爸写了三百多字的微信,意在请他注意此事呢。
12月15日 周四 冬月廿二
多云转阴 2/12摄氏度
上午,上网读文
今被主媒网上的夺睛之文吸引着,又读了不少。比如说:
1.环球网 钱峰:四种心态影响印度对华政策
文章评论指出:印度对华的心态为——
首先,“受害者”心态。
第二,“优越者”心态。
第三,“追赶者”心态。
第四,“投机者”心态。
2.科技日报 超大型盾构机有了“中国心”
3.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8米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
文章告诉我们——
主轴承是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8米直径盾构机主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承载的最大轴向力达到105千牛(1千牛约等于0.1吨物体的重力,一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按4吨算的话,这相当于轴向受到2500头亚洲象重力的作用)、径向力达104千牛、倾覆力矩达105千牛•米。
4.观察者网
《自然》公布影响今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北京大学曹云龙入选
5.王忠明:走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该文指出,作为个人,则需要提高常态化防疫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6.光明日报
刘坤:迈上“云端”,打开数字世界一扇“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文章因此指出——
一是,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生活
二是,网民数量、数据资源等全球领先。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引擎。
三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下午,网上写文
这就是,《这一夜》。
至傍晚6点多钟,完成这文后,我便依次发到了正扬网、新浪博客上。
晚上,看和写
看,指看电视。
节目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县委大院》13至14集、今日关注。
写,就是写东西。
这就是,草写了今天读写看的日记。
12月16日 周五 冬月廿三
阴 3/8摄氏度
白天,网上读文
今在主媒体网上,被喜爱的文章吸引着,一连读了两类文章。
先是,读了经济、科技方面的。如:
1.光明日报 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文章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看,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不仅在于规模和体量,更在于是否有领先的科技、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
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
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要素条件看,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踔厉奋发,勇毅笃行。
有以党中央的掌舵领航,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号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迎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2.经济日报 韩晶
看待新职业要有新眼光
3.光明日报 中国工程院发布二〇二二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后是,读了几篇文学、影视评论等方面的文章:
1.北京日报客户端
邱伟 《天下长河》总导演张挺:靳辅、陈潢的故事值得被铭记
此评论指出,《天下长河》虽以康熙年间故事为背景,却并不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主角,而是历史出发,选取了靳辅、陈潢两位水利大师,通过他们毕生治河的经历,讲好黄河故事,传承治河精神。“因为我觉得靳辅、陈潢值得被我们记住,也值得把他们再现在屏幕上,这是为中华民族做过巨大贡献的水利大师。靳辅、陈潢这两个人,一个老官僚,一个知识分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对人物。”
2.文汇报王彦:《天下长河》为久违的历史题材剧提供借鉴
这影视评论指出——
靳辅与陈潢,一个安徽巡抚,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们相识相知在朝堂,因治河理念契合而成知己,终其一生为治理黄河水患奔波,为百姓感念称颂。这两位清康熙年间的治河能臣,是历史题材剧《天下长河》里的主要角色。
大事不虚,拍出了历史题材的“良心”;
在人的命运、历史的浩渺中开掘“戏味”;
以大历史观,弘扬“虽九死亦犹未悔”的天下情怀;
长河是母亲河黄河;长河也是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华民族太多像陈潢、靳辅那样“虽九死亦犹未悔”的人。
3.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影像礼赞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深观察)
这文,让人感慨——
近期,影视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相对冷门的工业题材,陆续推出《麓山之歌》《沸腾人生》《大博弈》等作品,以实干兴邦的工匠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引领,深入民族工业的行业肌理,勾勒出立体鲜活的行业群像,以波澜壮阔的气度与海纳百川的格局,讴歌一代代工业战线上的劳动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用影像礼赞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
用行业故事构筑戏剧框架;
用工匠精神塑造时代人物;
用工业美学赋能影像美学。
4.人民日报 冷 凇:用生动镜头展现大美中国
文章说,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该片跨越大江南北,用精致的镜头、大美的画面,记录当下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书写恢弘壮阔的山河史诗。
《航拍中国》系列历时7年,逐步积累传播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成为深受观众喜爱、传播效果突出的现象级作品,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大反响。
5.光明日报
吴为山 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品诗意画卷
颂大美中华
文章告诉我们,这节目,从美学向度,准确抓住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根本所在——诗性。一件件美术作品、一首首诗歌、一曲曲动人旋律,还有翩翩欲飞的舞者、炫彩奇幻的光影、倾情演绎的角色,让观众云游妙境,怡情畅神,感怀古今之变,领悟天人之际。
《诗画中国》彰显了底蕴深厚的自信之美。从卷帙浩繁的传统绘画作品中,精选出近60幅名作,其中涵盖了中华传统绘画“家底”中重要的传世经典,精细展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作,这在电视舞台上开了先河。
节目中还表现出多样融通的和合之美。
节目也蕴含着凸显时尚的创意之美。节目还具备着传播世界的价值之美。《诗画中国》充分调动想象力,在艺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激活与赋能下,诗韵流转,诗风浩浩,既向中华文明致敬,更为世界奉献了一份精神文化的厚礼。
再后,读了几篇文学作品:
1.老年日报 老伴(写的太好了)
2.京剧戏曲楼 当我们终将老去,该如何安度余生
晚上,看和写
看,看电视。节目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县委大院》15至16集、《冲破特训营》26至27集。
写,写东西,即写今天读写看的日记(草稿)。
12月17日 周六
冬月廿四 晴
1/8摄氏度
上午,上网读书报
内容,有形势方面的,有文学影视方面的,还有其他。比如:
1.参考消息 美智库学者警惕反华狂热
2.观察者网
刘宗义:为什么印度低调处理东章边境冲突?
3.环球网
金灿荣:现在的美国并非“壮年”,俄乌冲突冲击美国体系的基础
4.环球网
社长、总编辑在2023年环球网年会致辞:在变动的时代开创确定的未来
这篇致辞,很感人——
我们每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折射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的变乱交织与中国的稳中求进,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不仅为中国明确了方向感,也给世界注入了稳定性。
——观察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需要我们拓宽文明视野。
——造福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需要我们凝聚开放共识。
——沟通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需要我们提升话语能力。
5.央视网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四个关键词定调
6.光明日报 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从研到用,打通全链条的3点启示
启示1:研究有基础
启示2:需求有目标
启示3:企业深度参与
7.观察者网 张辉 国产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问世,离国际领先水平多远?
8.《智库理论与实践》王文:中国智库需要什么样的斗争性?
9.中国新闻网 30句话!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文章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下午,阳光下听读
看到外面阳光灿烂,而室内又很阴冷,于是,我便步出室外,先是到沅江电站下面的河滩上,后是沿着向南的沅江风光带,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边踱步前行,边用手机听读名篇佳作。比如:
1.北京日报
胡祥 《风吹半夏》:大女主创业剧的核心与难点
文章说,近期,创业题材剧《风吹半夏》热播。这部剧采用大女主加钢铁行业剧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女主人公许半夏从一个钢铁废品回收铺老板成长为大型民营钢企老总的传奇故事。从题材和内容到艺术手法,此剧堪称近年来创业剧的优秀之作。
2.北京青年报
张恩杰 阿乙新长篇《未婚妻》聚焦中国式婚恋
这评论指出——
从记忆入手摹写县乡流动变迁
《未婚妻》中国式婚恋尤为瞩目
续章《未婚夫》正在创作打磨中
3.光明日报
演讲人:魏景波 白居易的长安生活与诗歌创作
听读这篇长文,让人受益多多——
唐代诗人灿若群星,就知名度与影响力而言,大诗人白居易堪与李杜鼎足而三。他一生“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是中唐时期进士出身官僚士大夫的典型代表。白居易享年七十五岁,存诗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可谓高寿,诗作数量更是首屈一指。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的宦海浮沉
在长安的居所轨迹
兼济与独善变奏的文学复调
渐行渐淡的长安情结。在梳理白居易在长安的仕宦与生活,我们可以看出,从初盛唐到中晚唐,长安从承载文人凌云壮志的传奇都会,逐渐演变为充满生活气息的烟火人间。以文学史角度审视,这也标志着唐宋文学从传奇性到日常化的演进,白居易其人其作可谓这一转型的典型代表。文学作品既呈现出作家本人的文学史、政治史,也蕴含着生活史与心态史,考察白居易的仕宦经历和生活轨迹,可以还原文学创作的背景与环境,从而重建文学活动的历史现场。
晚上,边踱步边看电视
这就是,一边朝前走往后退,一边紧对着电视屏幕看电视。
看的节目有:湖南新闻联播、央视新闻联播、今日亚洲、山水间的人家(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江西.包坊村)、今日关注。
看电视后,经过多半点钟的写作,草成了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草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