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周一 四月十六 晴
12/26
今日,准备离开省城,回家去。
为抓住时间,多读点书,所以从上午七点起床开始,以及后来到家后,只要有空,我就拿起手机,或大士电脑上面,读了下列文章:
1.中华诗文 读懂《菜根谭》经典十句,人生豁然开朗
2.琴剑:美国及其随从的误判,无知而危险
这篇大报文章,评论的很给力。看看吧——
若此时有人将战争强加给我们,我们则别无选择。
这种情况下,战胜凶恶的敌人和各种拦路虎,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
若美等真敢与中俄同时开战,那就可能成为反霸与霸权的决战。
3.诺贝尔文学奖再爆冷门!这次,轮到中国人了?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全套3册。即《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写的非常好啊!
五年前拜读后,我曾发表过感慨。难怪,人们普遍认为,格非的这一代表作,是“茅盾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当代文学的璀璨明珠”!
因为,它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小说,被誉为“现代的《红楼梦》”!而其“细腻的叙事、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尤其让人耳目一新!
正因如此,格非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作为在知识上如饥似渴之人,我还想继续捧读《江南三部曲》呢!
4.诗词散文世界 既风骚又哲理的10句话,不服不行!
5.《求是》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
6.乐兵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一:以评论为笔
书写青春答卷
这篇热情洋溢之文,盛赞着中国青年“书写青春答卷”的美好篇章,值得去品味一二呀——
今天,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复兴号”驶上雪域高原、“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开展科学巡测......
中国青年是中国奇迹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创造者,用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为青春点赞,为奋斗喝彩,“好评中国”网聚青春正能量,在一“网”一“评”中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7.光明日报 张太原: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
这篇评论,谈我党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说得恰如其分,更值得我们咀嚼一番——
中共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自我革命的品格;
奥秘在于善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
只要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上午九点多,即在吃了火火给我们下的牛肉面,还有卧的鸡蛋后,即迎着柔和的阳光,来到湘龙街边,上了事前约来的滴滴车,径直朝回家之路而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驰骋,我们于午间10分,回到了家里。
午后的阳光,射进室内,温暖极了。
这时候,夫人捡拾家里,我在启动洗衣机后,即去燃气公司购燃气。
不巧,燃气公司午休了。扑空的我,只得在家看了会儿书后,又在人们上班时,再去了一趟燃气公司。直到买了400元钱的燃气,才作罢。
回家后,我赶紧依次打开博客网,还有正扬网。在上面,我逐一回复起博友、网友们的点赞来了。
这之后,我把去省城四天来的四篇日记,依次复制、粘贴到了自己为文的草稿箱中。
夜幕降临了,我如过去在家时一样,开始了看电视。
看的节目呢,还是老节目。
依次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新居之约》24一25集、今日关注。
看了电视后,接着是今天读写看的最后一个享受。
这就是,在睡觉前,匆匆草成了今日的这则日记。大约千多字吧。
5月17日 周二 四月十七
多云转阴 12/26
上午写,下午读,晚上看,这就是我,一天来读写看的精神生活。
上午,主要是写东西。即把5月11日至15日这五天来的日记,归拢、整合、修改和润色,在化为一体后,我便以此文题,即《虎年读写看日记(5.11一5.15)》,于下午2点,经审核后,发到了网上。
日记发出来后,兴奋的我,竟然没了瞌睡。于是,我乘兴,马上转入了完全的精神享受中去了。
1.观察者网 王雯雯
知名国际政治学者郑永年接受专访:美对华政策是恐慌状态下制定的
这专访之文,好哇!它从文题到内容,都值得我们去玩味一番——
美国不理性带动其盟友的集体不理性;
中国要考虑到美国内部发生了什么;
全球化不会中断;
美国可能会再次强调印太。但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印度没有完全支持美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导致了它要给自己壮胆,要显得好像各国都和它站在一起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
2.央视网 杨立新:“典”亮新时代|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这文,谈论得十分励人。尤其下列两段话,不可不去体味一下呀——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身处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
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3.北京晚报
夏安:在诗词中与可爱的人相逢
4.人民日报海外版 康 岩:让数字阅读更好赋能书香社会
这文读后,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下列有关的问题——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成为阅读者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情的重要方式。可以说,数字比特技术联合移动互联网,已从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对社会阅读场景的整体性重构,数字阅读迎来全民时代。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拿起就能读的“数字阅读”,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让阅读变得更便捷、更高效。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无论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数字阅读,读书都是传承文明薪火、涵养道德品性、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引擎。依靠数字技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普通读者皆可参与,数字阅读大有可为。
5.光明日报 晋浩天:重材料、多阅读、减少难题训练——高考冲刺,给考生一份“备考宝典”
这是篇有关高考的重要文章。它告诉了如下关键的信息点,“不可不察”呀——
语文:树立“文本为王”意识
名句默写已进入最佳复习阶段,保证基础问题的得分
数学:考前减少难题练习
稳扎稳打拿下大多数基础题和中档题
英语:主要语法内容再整理
结合近期热点,总结微专题
历史:最重要原则是尊重材料
运用思维导图,总结知识框架
政治:了解近一年时政要闻
切忌陷入“题海”
地理:关注复习“道”与“术”
对课本的再阅读、再熟悉至关重要
物理:重视实验题复习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生物:关注知识内容清单
再梳理一遍基础知识
化学:增强对学科本质的理解
傍晚时分,我开始看电视。
看的节目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新居之约》26至27集、《父亲的身份》、今日关注。
这之后,我把今天读写看的精神生活,记在了本则日记中,大约1.6千字的样子。
5月18日
周三 四月十八 阴转阴雨
16/20
一天来,在网上的精神家园里,我没停此活动。
因为,我享受其间。所以,依然是上午读,下午写,晚上看。
上午,我读的下列文章,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让人十分地享受。请看看吧:
1.观察者网 陈欣:波音公司的困境,是美国高端制造业衰弱的典型
2.观察者网 晨枫:胜利日的乌拉
3.中国新闻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
4.经济参考报 工信部:我国已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
读此文,让人兴奋。因为,在此信息时代,有如此发达的5G基站,多好啊。
文中还告诉我们,更多的好消息还在后头呢——
下一步,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覆盖深度和广度;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发展动能。
5.观察者网
林毅夫:当中国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两倍时,全球新秩序有望和平树立
6.光明日报 历史性成就 格局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十年发展振奋人心
作为过来人,拜读此文后,兴奋异常。为何?只因为——
规模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实力 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质量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形成
结构 人才培养适应度明显增强
党的领导 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在阅读上述文章,了解了当下有关的形势后,我又投入到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文美读之中了:
1.光明日报 黄小郦 一杯茶中品人生况味——读长篇小说《故香》
2.光明日报 【文学教育纵横谈】融入生活的文学教育令人神往
文章告诉我,这“令人神往”的“文学教育”,多么好啊——
文学通过教育植入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和精神领地,早就绿草成茵、花繁叶茂;
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化为无形的小船让人自渡;
读透若干文学经典,养成纯正的眼光与趣味,慢慢心中有沟壑有峰峦,有远近高低的无限风景。
3.光明日报 王江蓬 【文艺观潮】青春化书写为主旋律创作赋能
当前文学创作的“青春化书写”,作用可大呢——
叙事手法越来越年轻态;
激发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契合年轻观众观剧心理。
4.光明日报 韩小蕙:一部现代乡村人物“列传”——读散文集《回乡记》
读此文,让人视野开阔呢——
读懂了《回乡记》这部书,就读懂了赣江、江西,也就读懂了江子,或可说也读懂了你的所见所闻与你自己。
下午,写的东西为:《她呀,前半生历尽坎坷(续)》。
经过几乎半天的打磨,终于把这早就写成的文稿,改写出来了。
看到不需再补充什么时,我便在傍晚到来时,终于把它发了出来。
晚上,看的电视有: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新居之约》28一29集、今日关注。
由于白天读文后,兴奋得忘记了睡午觉,所以看电视后,瞌睡一下堆了尖。
不过,我还是把一天来享受精神生活的日记,大约千多字吧,用心草成后,才去睡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