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读写看日记(4.1一4.5)
(2022-04-08 07:30:28)
标签:
张超球
读写看
回望
日记
杂谈
|
分类:
人生往事
|
4月1日 周五
三月初一 阴 9/15摄氏度
一天来的读写看这种精神生活,就如站在高山之巅,口口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虽然就一般人看来,只要有空气就行,何必要追求“新鲜”的呢?这也就是,人各有志,何必与之论好歹、比长短呢?
上午的读书,让人依然与以往那样,很有享受感、收获感。比如,读这些文章时,就是如此:
1.光明日报 郑培凯:悼念老友古兆申
2.科技日报 刘
霞:三大趋势掀起全球交通业巨变
读此文,让人当即明白,“未来全球交通业巨变”,即为这三句、九个字——
电动化;自动化;服务化
3.光明日报
甘生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为何如此说呢?只因为——
首先,“经师”与“人师”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其次,相对于“经师”,“人师”难得。
最后,理想之师是“经师”和“人师”的完美统一。师者,人之模范也。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4.光明日报 李春雷:最后的小麦(报告文学)
见这篇报告文学写得好,被吸引的我,一连将之读了两遍。要不是今天还有5天的日记需整理出来,我还想再读它几遍才解馋呢。
除了自己爱读这文外,我还将它推荐给了最要好的文友。
我为何如此看重这篇报告文学?只因有这样五条理由——
一是,通过写田井安这一苦命农民的过去与现今,展现了雄安新区的今昔。
二是,全文叙事风格,不仅清晰明了,更在于简约而直率。
三是,7个小标题,不仅直接,而且概示了主人公每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并且,最后一标题,完全重复了头一个小标题。为什么,寓意深刻。(童年的梦想;少年的饥饿;青年的孤独;壮年的绝望;中年的希望;晚年的新婚;童年的梦想)
四是,叙事角度新颖,为人写社会的过去,提供了好的示范。
五是,文章开头的几段话,芳香扑鼻,很是感人。
读上述文章后,已是下午时分。
有了满满的收获之感,心里愉悦时,我开始了新的写作。
这就是,我把前五天的日记归拢起来,进行了一番修改润色。
经三个小时的整理,便于下午五点来临时,完成了这篇作品。
然后,我以统一的框架,把它发在了网上。其题为:《虎年读写着日记(3.27一3.31)》。
晚上,看了如下的“现"节目: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爱拼会赢》31一32集、今日关注。
睡觉前,草成了本则千把字的日记。
4月2日 周六 三月初二
晴10/23摄氏度
又是一个艳阳柔和之日!
乍暖还寒时节,有此难得的晴好天气,最是让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所以一早起来,自己打开电脑,在网上,先是快速地浏览时政新闻,后是阅读了不少感兴趣的文章。比如:
1.观察者网
金灿荣:考虑到现在危险变大,中国军费应迅速涨到GDP的2%
2.社评:动荡世界,中欧可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3.人民网 美国就是借战争疯狂敛财的“吸血鬼”
这文指出道——
“战争对美国来说是一笔大生意。”俄乌冲突就是美国军工复合体为疯狂敛财而精心炮制的最新“作品”。
美国能源巨头赚嗨了。
美国在金融市场频频获利。春风得意的自然少不了美国的军工集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正是美国刻意渲染战争威胁、激化地区矛盾,进而从动荡国家、盟友伙伴乃至全世界疯狂吸血的真实写照。美国惯于从战争中攫取暴利、掠夺财富,倚仗的是所谓“独霸天下”的军事实力。觊觎他国财富的一双黑手正一边往前线“递刀子”,一边在背后“点票子”。
4.人民论坛网 蒋晓丽:“数字中国”建设的意义与要点分析
我为何爱读这类“时髦”文章?只因为——
“数字中国”建设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数字中国”的建设要点:
一是,建设“数字技术”的机器体系。新时期以来,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二是,构筑人民生活的美好图景
三是,提高数字政府的建设水平
5.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专家:上海这次疫情规模比当年武汉要大,但疾病严重性要低
读上迷文章后,我急急忙忙去邮局一趟,为小子寄了两块腊肉和一点腊牛肉。想到生日临近的孩子,因疫情防范,既不能赶回来开走维修好了的车子,又不能吃到喜欢的腊货,于是依他妈妈的想法,我只好赶紧先寄点腊肉过去,以聊补我们心上的不安。
寄快件后,我又进了对面的新华书店。在里面,我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了部分书架上的新书。然后,我才回到家来,准备写东西。
坐到电脑前,正要动手书写时,突听夫人开门后与小女兴奋的说话声,我感到十分好奇:怎么,小女来家啦?我赶忙起身,往客厅一看,果然是小女!她的身后,还有正向我们打招呼的她的夫婿!
于是,我担忧地问:疫情期间,你们怎么回来了呢?小女告诉我们,是他的最要好的朋友,家父过了。没办法,我们只得请假昨晚赶来的。现事情办了,准备赶回省城前,先绕路去尧天坪为孩子的爷爷奶奶扫扫墓。
听了小女告诉的事后,我们便催他们快快办自己的事去,以免惹些疫情麻烦!
经历上述两事,加上琢磨微友的稿子花了一些精力,所以,下午想写东西的打算,已架不起势了。没办法,我只得把自己昨天发的拙文,即《虎年读写看日记(3.27一3.31)》,转发到朋友圈去了。为提起友们的注意,我还在转发拙文时,附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每天都在写自己的历史。
或丰富多彩,或意义多多,
或率性而为,或平庸乏味。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有意义的人生?
晚上,依然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看了几个“老”电视节目。如:新闻、时评、电视剧《爱拼会赢》33至34集。
第二件,完成了今日读写看的本则日记(草稿)。大约1200多字吧。
4月3日 周末 三月初三 晴
11/24摄氏度
春阳照大地,草长莺飞时。
清明来了,要去亡亲的坟头祭奠他们了!
上午8点来到时,我和夫人乘坐小连襟开的车,动身前往了。
10点钟吋,我们来到了与沅陵交界的深山之地后,便在妻兄的带领下,先后来到岳父岳母的两处墓地,给他们扫了墓。
这之后,我们就在妻兄新屋的厨房里,吃饭聊事,畅谈如今衣食无忧好日子的感受。
我们不会忘记,岳父岳母他们,为了今天我们理想的好生活,他们劳累、辛勤了一生!
我们更不会忘记,强大的祖国,带给了我们安定无虑、艳阳高照的绿茵蓝天!
我们因之不会忘记,新时代带给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今天来此后,夫人她们其他兄弟姊姊们的近况如何?
就因这一担心,按照夫人她们的事先规划,我们在来的路上,先是进山,去看望小姨姐。当时,她正在山上摘茶。其后又来到妻大兄的新居,拜见了正在边休息边看电视的她。午饭后从岳母老家出来后,我们又驱车,绕到大姨姐屋后几公里的地方,即大平儿养猪养狗的租地,看望了早几年已中风的大姨姐。
看到亲们都精神愉快,我们在放心之时,才打道回府了。
虽然,来回的路上,即每次出高速路口后,都被招呼停车,接受对各人健康码、行程码的检查,可我们都自觉自愿,毫无埋怨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当地政府为防疫之需、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负责,才这样的。所以,我们都愿意!
下午四点,回家的我们,带着从亲戚家送的时鲜蔬菜,便赶紧准备做晚饭了。
这期间,利用夫人去厨房忙饭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起网来。先是浏览新闻,后是读了几篇文章。如:
1.解放日报
邹清泉:通过“空间角度”重新进入“敦煌”
2.人民日报 宋豪新:细雨如丝锦城春这文,写得诗情画意,让人爱读。比如——
时空越千年,春雨催好诗。
成都的春雨滋养了万物,也滋养了心田,叫人心里萌动着无限喜悦、生机和活力。
3.光明网 吕涯:祭扫倡新风,清明亦文明
读这文,让人明了了清明扫墓的动机、意义——
又是一年清明时,风淡雨轻思故人。
是扫墓添坟、一抔黄土,也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链条之上,总能输出着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清明不仅是祭奠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的重要节点。在身心肃穆的日子里,我们更需要感怀与感恩今天安宁的来之不易,也要擦亮无数逝去先烈的名字,这其中自当就包括战“疫”英雄。一份文明祭扫的践行,一种对生命安全的守护,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长存,常常是溯源于“言”与“行”的点点滴滴。在文明祭扫中,一起共抒你我他的家国情怀。
4.光明网 由兴波:清明时节祭故人,文明祭扫亦追思
祭祀亡亲,追思他们的过往,让人慎终追远——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清明节扫墓既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也是对生者的启迪和激励,重在感情。总之,清明时节,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形式表达哀思,传承优良家风,又能够文明祭祀。真正的孝道不是拘泥于形式,而在于祭拜者内心是否真正的虔诚。这才是清明节祭扫的真正意义。
晚上,如往常一样,看电视。
节目,除了新闻、时评外,主要是看电视剧《爱拼会赢》第35集:大结局。
这剧给我的总感受是:爱拼会赢,薪火相传!
4月4日 周一 三月初四 阴
13/20摄氏度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清明到来之际,更加思念起父母他们了。
昨天去边远山区,给岳父母他们挂了山。今要小连襟开车接送我们,去了一趟老家。我们专程回去,是给伯伯、父母等亡亲上坟、扫墓去的。
过去,父母年迈时,我们没有很好地照顾他们,心里十分难受。现如今,父母已去,人生没了来处,这是让人十分悲戚的。
在家乡两处坟地挂山时,我们碰到了不少老家人,还有外地来的亲朋故友,他们都是来给自己亡亲来挂山的。看其鞭炮声接连不断,每座坟头又都插了纸轧的彩纸花,周围坟上挂满了纸钱,每座碑前下边都点燃了香烛。其阵势,好一派祭奠亡亲的盛景。
由此,我油然想到了一句古话,这就是:仓禀实而知礼节。这在今天看来,更让人理解其意了。试想,若一个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岁月,会有多少人能如此来祭奠亡亲呢?
这,真得感谢我们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新时代,带给我们今天的无限幸福!
在老家,辞别与我们一起为父母上坟的老弟他们后,我们便带着弟媳给我们送的新鲜蔬菜,于午前回到了家里。
随之,应夫人提醒,我拿了三盒药膏,赶紧去邮局,给小子用快递寄了出去。
这是夫人应儿媳的需要,特地去找人从外面买来的。估计两天内就能送到肇庆啦!
午饭后,夫人用平板上网,听她喜欢的小说播报。我呢,则到电脑前,上起网来。
在主媒体网上,我一连阅读了不少好文章。比如:
1.海外网 扎哈罗娃:中国看得很深并明白乌克兰危机的本源
2.车建新:美国卡俄罗斯脖子是为了控制欧洲
读这长文后,让我清楚了一些有关数据,还有来自美国的阴谋。
3.观察者网
白邦瑞&文斯·凯布尔:我们以为是美国打开了中国大门,实际情况也许相反?
这篇长文,是一位英国过来人,在教育美国人怎么做人——
破坏体系规则的人,破坏世界贸易组织的人不是中国人,而是特朗普总统。
是他想要瘫痪基于规则的世界体系,是他不再支持世贸组织,
4.光明日报 崔兴毅:“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名片
读这文,让人十分兴奋。为什么?“华龙一号”的意义在于——
华龙一号’具有目前人类对核电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够确保我们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核事故。如今,“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已经与巴基斯坦、阿根廷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进展。而作为全球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走出去”的“华龙一号”收益相当可观——每出口1台,就相当于出口30万辆汽车,能拉动装备和设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全寿命周期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晚上,进入了看电视的时段。
看新闻和时评后,我接着看了专题片《故事里的中国》。
这演绎的故事是,援藏专家,一位叫钟扬的植物学家,为了为国多收集到西藏高原高地山上那些稀有的植物种子,为争取生命的有限时间,他不顾医生劝阻,带着藏族研究生们,跋山涉水、舍生忘死地到处寻找,真是感人至深。太了不起了! 他的名言是:
种子孕育生命。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
一颗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4月5日 周二 三月初五 晴
14/24摄氏度
全天蜗居在家。又是读写看了一天!
上午,一连读了这样几篇长文——
1.《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俄罗斯各阶层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及莫斯科现状
2.人民日报 周
輖:感受中国创新与机遇
3.中国经济的增长,正在从“资本”驱动,切换成“运营”驱动
读了此文后,让人感知到,我国的未来,前景更加美丽动人。为何?只因为——
中国真正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
要知道:
一个人人都在沉下心来做产品、内容,重运营的时代,才是健康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只有勤奋的好人才能赚到钱。
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社会规律:
一是,人类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品”和“产品”的竞争。
二是,人类的一切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下午,回忆并写出了前天和昨天两天的日记。
对了,从微信中看到,小子昨天收到的快递,即寄的腊肉,刚好应急了其的生日口福。
晚上,看的电视有:
新闻联播;今日亚洲;古韵新声:清明;今日关注。
看电视后,草成了今日的本则日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