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六十耳顺,七十古稀”,看来,这确属“夕阳”之人了。尤其是,古稀之人,更是“夕阳西下”了吧。只不过,我却以为,只要身体尚可,就没到那“日薄西山”的悲情,还可放歌一曲:“夕阳无限好”,时空任潇洒!
记得四十多年前,“八十初度”的叶帅,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千古名句所引,还挥毫泼墨,反其意而歌,抒发了他那“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豪情壮志。当年,笔者拜吟叶帅的这诗作时,感觉人生态度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大相径庭。
当然,我的意思,无丝毫苛求古人之意。而且,这是诗人李商隐,囿于抱负无法实现时所表达的悲感。作为今天普通的古稀之人,没有李商隐那样大的宏愿,而只是想想“白了少年头”的自己,少想些不该老年人想的事,多思一下老年人怎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少念及人生不如意的事,多寻顺境快乐之情;少去消极放大负面的东西,多看正面与阳光的一面。一句话,少去杞人忧天,多多笑对人生。况且,年龄大了,体弱欠恙,生老病死,都是正常现象,何必刻意去想、郁郁寡欢、无病呻吟呢?我的看法是,今天,新时代到来了,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生活生命有了质的提高,人们基本不忧衣食住行了,多好的形势、从未有过的幸福呀,何必不看本质与主流的东西,而去放大自己“年岁愈大,身体愈差”的一些负面情绪呢!
我想,人年纪越大,越要想高兴的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如越老越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越老越要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这包括,想参加的聚会,想联系的朋友,想游览的河山,想看的电视,想读的书,想写的东西,等等。因为,只要你不消极应对慢慢老去的身体、越来越少的人生光阴,你就会积极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充分焕发你越老越有感悟的人生精华。
虽然,过去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如今看来,这“人生七十”嘛,“为霞尚满天”,离“古来稀”还远着呢。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丰衣足食的实现、医卫水平的提高,健康人生的到来,中国人的生命年限,已大大超过了过去至少20年吧。记得小时候,看到五十岁的人,就是“老头子老奶奶”样子了。而今呢,七十初度的自己,却自信比过去年届五十的“老头子老奶奶”们,还要年轻许多呢!而且,生活在如此安稳自豪的国度、如此好的时代、如此好的条件、如此好的环境、有着不服老的身体素质,我们都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好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行。譬如说,我就与多数老同事、老同学、老熟人一样,越来越珍视“夕阳无限好”的今天,越来越想在无限光明的时空里,好好地潇洒人生、欢度其后的晚年呢。
正因如此,我越来越加倍珍惜往后的银发岁月。此生不容易,时间宝贵着啊!也因此,我在每每天天里,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潇洒自如!人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还加一句:时空任潇洒!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恨不得一天当两天过,才不感到惋惜!
正因如此,每天起床后的我,看到“红袖添香”,便一刻不停地潇洒起来。白天,不是坐下来捧着书读,就是开机上网,浏览时事、阅读文章;不是伏案写东西,就是及时记下当天的日记;入夜以后,打开电视,不是聚精会神地看新闻联播,就是看时评和电视剧;不是在欣赏电视节目,就是在想:这电影电视剧演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为何要这么演绎?怎样去评价这影视?
所以,我的每天,都没有空闲之时。比如说,看书或写东西久了,就站起来走动走动,或想想刚才读了写了些什么、有何感悟;或主动做点家务、找点事干。晚上面朝电视,不坐着,也不单纯地盯着屏幕看,而是“立体地”看,也就是“一心二用”地去看:一边紧盯着电视去看、去想,一边迈着步子,朝前走几步、往后退几步。如此循环往复,三个钟头下来,既看了新闻及时评、电影或电视剧,又提高了注意力和思维效果,更使身体得到了锻炼。等到十点多钟关电视时,瞌睡也来了。于是乎,我一上床,头刚挨着枕头,人就“过阴”去了。
夕阳岁月的我,每每天天,就是这样,不停而惬意地或读书、或写文、或看电视。
这就是我,在夕阳人生的时空里,潇洒着。不仅日子过得充实又舒心,而且每天记下的日记,也见证着自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附:8月25日至31日的日记:
8月25日 周三 七月十八 阴 25/20摄氏度
白天,从早晨开始,大部分时间在写博文。
其题为:《为何我,总被这些类的书文、电视吸引着》。
下午3点,修改润色后,随即发了这篇文章。

白天,还余少部分时间,就用到了读报上。
其内容如下:
1.“中国超大型航天器"规划引关注
2.解放军为何在海上密集军演?
3.光明日报
莫让“填鸭式阅读”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4.社评:“阿富汗效应”会以各种版本在全球上演
5.红颜一怒,一堆官帽落地
晚上,看电视。
节目依次为:新闻联播、今月亚洲、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滹沱河畔""土地诗篇"。最后为:纪录片《同心共筑梦》第2集"共同繁荣"
8月26日 周四 七月十九 阴
25/20摄氏度
白天,多半时间在网上读报、看纪录片:
1.纪录片
中国通史第15集:战国七雄
2.纪录片
中国通史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3.光明日报
《山河岁月》第二季:用历史影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4.光明日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5.光明日报
笔墨中,蕴藏着信仰和力量——百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发布
如星火,一点一点燎原
如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
聚精神,化为行动的力量
6.纪录片
中国通史第43集:武则天
7.阿房宫赋
8.六国论
下午,考虑《在秦皇求仙入海处的沉思》的写作思路、提纲。
晚上,看电视三个小时。
节目依次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纪录片《同心共筑中国梦》“手足相亲"、电视剧《逐梦蓝天》第34集。
8月27日 周五 七月二十
多云 25/20摄氏度
上午,读书报:
1.社评:这份文献揭开了中共长盛不衰的谜底
2.社评:“马拉巴尔”军演是昂贵的自我安慰秀
3.德媒:C919!有了这款飞机,中国要征服天空
下午,两件事,值得记下来:
先是去县图书馆看杂志。
后是在家,开始写作北上的游记:《来自秦皇求仙入海处的振奋与沉思》。
晚上,看电视。节目5个: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纪录片《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圆梦"、电视剧《追梦蓝天》第35集、今日关注-喀布尔机场爆炸。
8月28日
周六 七月廿一 晴
29/23摄氏度
清早、上午,在网上读书报:
1.锐评:一个又一个明星跌倒,他们共同出了什么问题?
2.谭飞:对病态“饭圈”精准施治
3.铁凝散文
长街短梦
4.社评:喀布尔机场,拜登控局乏术
5.光明日报 我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素质均大幅提高
6.铁凝散文 家乡的味道
下午,继续昨天下午的写作:《来自秦皇求仙处的振奋与沉思》。
晚上,看电视。
依次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逐梦蓝天》36一37集、今日关注
8月29日
周日 七月廿二 晴 33/23摄氏度
清早、上午,读的文章有:
1.令人不寒而栗的三组数据,
看完沉默了
2.科技日报 我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素质均大幅提高
3.文汇报 用理性和良知书写真实的历史
4.京东图书 毁灭与重生
5.司马迁《秦始皇本纪》
下午,写作游记:《来自秦皇求仙入海处的振奋与沉思》。
中午及晚上,应典典家接请,同去酒店、擂茶店吃饭、喝擂茶。
晚上,看了三个小时的电视。除了新闻、时评,主要看了两个电视剧:一个是《逐梦蓝天》第38集,大结局;一个是《花开山乡》第1集。
随后,修改游记至午夜之时。
8月30日
周一 七月廿三 晴 36/25摄氏度
清早,发了游记:《来自秦皇求仙入海处的振奋与沉思》。

白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应程之邀,与机关5位退休古稀者,去桃花源秦溪游了一趟。
在这前后,我在媒体网上,读了下列文章:
1.社评:美国的国家战略越来越像是一场梦游
2.美媒:若想有效地与中国竞争,Quad四国(美日印澳)必须亲亚洲而非反华
3.2021世界5G大会将于8月31日重启举办
4.中华读书报
领导干部简读版《史记》文简思精
5.京东 《史记
领导干部简读版》介绍
傍晚前,网购了《史记简读版》。56元。
晚上,看电视。一为新闻,二为今日亚洲,三为电视剧《花开山乡》第2至3集,四为今日关注。
8月31日
周一 七月廿四 晴
36/25摄氏度
早晨,在微信上欣赏游桃花源的视频后,开始读下列文章:
1.历史雄文!对比阿富汗、印度、伊朗等11国后,意外发现中国的运气与软肋
2.北京青年报
伤疤一样的语言
3.星球研究所
西夏在哪里?
4.格非《江南三部曲》凭什么惊艳众人?
一生中会想读无数遍《江南》道尽世事变迁、欲望、爱情、执念
书中嗅到沁人心脾的古典之美优雅淡然,值得收藏
5.央视网 高清大图!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
6.光明日报 美国:最大问题是政府,政治衰败是源头
7.人民日报海外版 沈从文:
从湘西走向世界
下午,加上晚上看新闻、时评的电视节目后,突击写作新博文。
题目为:《夕阳无限好,时空任潇洒》。
晚上10点多后,我终于在新浪博客上,发了此文。
随后,又接受了刚到省城来过生日孩子的视频群聊邀请。看到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当即现出了老中小10多位,正在三地、通过8部手机微信视频的群聊,一下同时视频聊了,而且一个个喜笑颜开、其乐融融的,我和夫人,为此非常地高兴起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