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2021-07-13 14:18:11)
标签:

张超球

杂谈

西北大漠

风电场

绿洲

分类: 游记博文
    大西北六省区旅游的第二站,就要成行啦!
    这是6月20日下午6点半,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游览出来的我们,到西宁火车站上车后,开始了继续大西北之游的行程。  
    当载着我们的列车,从西宁站驰入甘肃省张掖市前,我却没有想到,我们已经来到了无论是地理书,还是历史书上,都常常提到的一个十分重要地方——河西走廊。
    这里,可是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咽喉要塞地位,并且驰名中外、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
    然而,当时虽是晴好天气的傍晚,坐在列车上的我们,在路过西宁市湟源县等地,眼见沿途绿色的特征越来越少,稀疏的草地也看不见了,余下的只有荒漠和戈壁滩时,心里便觉单调乏味起来。
    浸润在绿色氛围中的江南人,怎见得如此荒漠与戈壁的境地呢?!
    只见,匀速直线运行的列车,驰行在河西走廊上,好像永远也走不出这单调而枯燥的颜色似的。
    左边,虽时见青海湖伸出的触角,可随着夜色的渐渐降临,便只余下一片土黄的荒原。一直蜿蜒西去而绿色不多的祁连山,好像始终远远地伴随着这趟列车似的,甩也甩不掉。
    右边,高而大、远远近近的合黎山,好像与祁连山比着劲,总是既要与列车赛跑,又要与祁连山合伙气我们似的。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龙首山)

         
    好在黎明前的黑暗过去后,随着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尽管眼前看到的还是荒原、戈壁,尤其右边高耸入云的龙首山上,不时显现出终年不化的雪峰,可感觉这属甘肃省的酒泉市,还有临近它下辖的嘉裕关、瓜洲、敦煌等名地,却愈见亮色了。比如,很多地方遍布着满地的光伏发电,还有那一排排悬在空中正转动着长长叶轮的风力发电。见此情景,我竟情不自禁地赞赏起来:啊,这么多的光伏、风力发电,了不起呀!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看见图中这些景象,我那昨晚由见荒漠和戈壁等单调之色而引起的低沉情绪,此时却一反常态,异常地兴奋起来了。而且,看到这跑了一整晚的火车,还是行进在这没变颜色、走不到尽头的荒地上时,我才突然醒悟到:啊,原来,这是闻名古今中外的河西走廊
    由此,我记起,青少年时读的中学地理,还有历史书上,对这或宽或窄、又长又远的河西走廊的书写,一下来了兴趣。
    我记起,位于国西北部交通要塞的这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贯穿甘肃境内的一条沿着祁连山脉、长约1000公里的狭长通道,也就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地段!
    深居内陆腹地、历史悠久沉厚包容河西走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有它在历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咽喉作用,简单列举出来,可是十分感人
    回望河西走廊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都对中华大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大背景是无数惊人动人的独立故事。
    这条通道,它曾是古代中国沟通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那时,商品和贸易在此流通,佛教由此传入
    这条通道,曾经在儒家文化因战乱蒙受巨大危机的时刻,比如敦煌莫高窟吧,就确保了中华文化的延续;
    这条通道,留下了星罗棋布的考古发现和历史遗迹,汇聚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条通道,写下了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下,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这里,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由于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得这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随即,汉武帝年轻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击匈奴,从而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自此将其并入汉朝版图。汉朝的势力范围因此沿着河西走廊,前去几千里,延伸到了西域。
    这条通道,告诉着世人,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这里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这条通道,见证着中外交流时有波折的贸易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这条通道,见证了西藏经过“凉州会盟”,正式并入中国版图的历程。从此,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
    这条通道,彰显着新中国成立后,河西走廊焕发无穷生命力要知道,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这里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使其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
    这条通道, 在曾经的历史上,作为通往广阔西部的咽喉,是那么地意气飞扬,更洒下过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的期待与渴望,而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这条横贯东西、扼控咽喉的超级通道,战略地位愈发显,也必将肩负起更多使命是的!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兰新公路到兰新高速,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迎来了高速崛起的契机。比如,随着西气东输、西油东达、西电东送、南粮北运等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建成,这上千公里的走廊上,从地下到地上,已遍布了20多条巨大的管道、宽敞的交通,从而加快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其形势,已是越来越喜人、越来越激励人。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虽然,此前看着呈单调、枯燥的荒漠戈壁上,随着进入酒泉市的所属地段区域,上文所列图片中,那布满大地的光伏发电情景,还有那一处处、一排排的风力发电设备,就觉这是在对这片难得的地面、太阳照射时长充足的光源,进行着充分地利用和蓄能,进而换来这最难得、最急需、最节能、最清洁的绿色环保电能。看其产生的效益,丝毫不亚于“沙漠中的绿洲”。看其发展势头,将会逐步减少甚至取代石油煤炭的消耗。7月9日香港《南华早报》题为《为什么中国最穷的省份刚刚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的文章,就推介了发生在河西走廊风力发电的可喜大事,誉之为“茫茫戈壁上的‘三峡大坝文章说:“位于酒泉的这处风电场,装机容量达10GW,规模大约是三峡大坝(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的一半。它可以产生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效益),并在这个年均收入仅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省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文章指出:根据当地政府的最新计划,到2025年,这个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将翻倍,达到20GW。这将有助于把甘肃的化石燃料发电量减少到35%,使其成为中国最绿色的省份之一。文章还引述酒泉当地官员上月:“我们终于成功了——过去荒芜的茫茫戈壁,变成今天风光无限的聚宝盆。我们正在荒地上建造一座‘三峡大坝’。”
    看着一处又一处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场景,我正为之兴奋沉醉时,忽听游伴们在列车车厢中惊起来:啊,到处绿荫遍地啦!”我从手机拍的这照片上方和底翻开一看,只看见:时间:6月21日10:12;地点:酒泉市敦煌市我大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的地方!

车行在功莫大焉的河西走廊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