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超球
张超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460
  • 关注人气:1,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经济为何还能高增长几十年

(2013-09-25 06:49:02)
标签:

张超球

谈论

祖国

经济

大发展

分类: 赞颂祖国
    
    中国经济还能高速增长几十年!
   这是让人欣喜若狂的大好事!         
    当从史正富的《超常增长》书中看到这一推论后,我惊喜之余,情不自禁地当即在读书笔记上写下了如下这段话——
   这本由林毅夫、陈平、张维为、张军、王绍光等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联袂推荐的《超常增长》一书,以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到2049年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有理有据,让人十分地感兴趣。该书指出,中国有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长达7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奇迹;并且,“未来36年中国的年均增长率仍将维持在7%左右,而这意味着到2049年,假设同期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仍保持在2%的水平,那么人民币与美元即使按5:1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的总量也将达到美国的3倍多,而人均GDP,按中国人口15亿、美国人口3亿计,中国大约是美国的70%强”!
  我想,果真如此,这真是令国人太惊奇、太欢欣鼓舞的大喜事了!
  作为一直前卫的名学者兼企业家的史正富,他的这一著作及其上述结论,可经得起人们的推敲掂吗?
  带着惊喜与疑虑,一连读了有关学者的相关著作、文章,看能不能得到印证。如以下:
  [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
  宋鲁郑的《中国能赢;中国的制度模式何以优于西方》;
  程超泽的《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阎学通的《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
  胡鞍钢《未来20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五大引擎》(8月12日 《经济参考报》文章)
  ……
  读上述名家学者们的著作、文章后,我茅塞顿开,相信了《超常增长一书的分析与推断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比较客观和公允的,因此也是让人可信并认为切实可行的
  中国经济为何还能高速增长几十年?
  也就是说,中国式超常增长的根本原因何在?
  读上述著作和文章后,我对此问题的理解是:
  首先,中国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仍将是经济超常增长策略保障
 《超常增长》书中,就可明确这一发展战略。该书指出道,过去30多年里,中美两国同时实行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中国追求的是不平衡的高速增长,特征是所谓的“三低三高”,即“低工资→低消费占比→低内需市场,高投资→高增长→高外贸盈余”;美国则是维持不平衡的赤字经济运行,即“低投资→低增长→高外贸赤字,高资产泡沫→高消费→高家庭赤字”。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无意中形成了互补性战略配对,各自均以对方为依存,缺一不可,其长期后果则是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失衡。书中为此进一步指出,世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将取决于中美两国战略与模式同步转型能否成功。应该说,这一关于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分析是十分客观和公允的。
  再来,从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也实行着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便是大家熟知的改革开放进程,即中国工业化步伐,是发起于沿海东部,然后由沿海东部向内陆中部、再由内陆中部向偏远西部逐浪式地不断向前推进着。东中西部如此相互协调、相互依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不断取得新成就。其间三个不同地带产生的不同差距,也促使着各自向更高阶段的目标不间断地推进、提升着。
  由于实行这两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GDP总量已由1978年时的3645亿元人民币、世界的第10位,一路超越英法德日等群雄,跃升为全球的第2位、51.93万亿元人民币。到去年底,中国GDP已占到了美国的53%;近6年内有望超过美国。而这继续实行不平衡发展的战略,还将继续保障着中国经济仍然高速向前发展几十年
  第二,中国特色三维体制路子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根本保障
  在对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现象作分析和预测之后,我们都清楚明白,已成功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与企业两大主体构成市场经济的主轴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三维体制。这便是:
   ——战略性中央政府;
   ——竞争性地方政府;
   ——竞争性企业系统;
   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维体制,是经三十多年来证明十分有效、并切实可行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三维体制,是把中央政府的战略领导力、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力与企业的创新活力有机结合的新型经济制度。
   为何如此说呢?
   这就正如《超常增长》书中指出的一样:
   ——竞争中的企业:在这样一个三维架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管着力创新、谋求发展,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
   ——竞争中的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法,构造了可持续的“投资激励体系”,降低企业投资创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均衡投资水平,并通过提供类似“总部服务”的职能,帮助企业突破部门官僚主义的障碍,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超强投资驱动力;
   ——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一方面总揽全局,把握发展与稳定的平衡;另一方面抓住全球化的契机,审时度势地果断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为中国经济高投资和高增长创造了额外的市场机会。
   正是这样一种中国式的三维体制,所产生的超强投资驱动力和国际市场的超常购买力,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得以扬长避短,从而避免常规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1994年后的20年中持续高位运行,创造出超常规增长与超低经济波动并存的奇迹。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够游刃有余地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一三维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时代需求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在权力传接、监督和制约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这种特色,与目前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对比,与激发革命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对比,便一目了然如下:
   西方是定期的换人换党;
   中国是定期的换人但不换党;
   阿拉伯社会既不换人也不换党。
   从目前看,中国的模式表现最佳。原因在于,一个制度要想良好运转,不仅要做到灵活性,还要做到延续性。西方的制度模式有灵活性,但缺乏延续性,往往随着新政府的建立而出现大幅度的改变。阿拉伯世界有连续性,但缺乏灵活性,最后制度走向僵化。如果说中国的政改是未雨绸缪,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则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一党领导,可以避免委托代理风险、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全国选拔和长期的培养可以在产生成本不高的前提下,能尽最大可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可以避免民主制度的政治平庸化,定期更替则可以带来新的血液,更避免政治强人的出现。
   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一直得到全国大多数人拥护,而中国政府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也一直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的。
   走此中国特色的三维体制路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执政能力面前,仍将是保障经济超常增长的根本保证。  
   第三越来越大的需求空间仍是中国经济超常增长强大吸引力
   写到这里,有人会疑问:我们国家哪还有那么大、那么长的发展空间?或者说,中国具备未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劲动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
   回答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只要稍一默神,便会发现,中国高速增长的空间,其实才刚刚全面展开,还大得惊人呢!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能在今后三四十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理由多多。比如:
   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增长需求; 
   中国已积累了很强的工程建设能力和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中国有充足的建设资金和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能力保证;
   中国有宽广坚实的发展道路和驾轻就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这也就如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的那样,“未来20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五大引擎”,即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绝非偶然,它有其内在的增长动力,这就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五化”,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全球化。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五大引擎”中,“基础设施现代化”就有: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地铁机场航空、超级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开始;“城镇化”就有:中国城镇化率才52.6%,按照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我国还有30%的广大发展空间,还需30多年才能勉强达到呢市化的进程伴随教育、医疗健康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均等化,将大力推动未来服务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概而言之,那就是,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仍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这便是:
  一是城镇化深入推进将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
   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我国工业化水平为60%,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即工业化水平至少达到80%。其间经济增长的空间该是何等巨大。
   三是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五是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经济增长的回旋余地较大。目前中部比东部至少落后5年,西部比东部至少落后10年。然而中西部具有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六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上述这六点还只是就国内需求而言呢。至于说“全球化需求就更多更广了。中国成中等发达国家前后随着人均收入再“翻几番”,中国社会的消费升级如购高档房、高档车等不可避免,今后15亿人口的购买力不知要比今天高出多少倍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硬通币前后,国人将大踏步地走出国门去大投资,做大生意,搞大建设,全球旅游,出国留学,消化吸纳全球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
   这些迫在眉睫的种种需求空间将是保障着中国经济需要超常增长的现实
   祝中国好运,尽管我们有人经常抱怨她,但她的大命运,永远是书写我们十三亿多人小命运的纸和笔!
    
                 中国经济为何还能高增长几十年
                                  ( 这是史正富的《超常增长》一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西北边疆博友伊农之秋,为拙文赠玉增辉!
中国经济为何还能高增长几十年
伊农之秋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8-03-05 20:54:
      佳文写于二零一三年九月,已有四年之多。文中对中国经济还能高增长几十年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目光敏锐而长远。其三大观点,在四年后的今天,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也欣赏本文的结尾:祝中国好运,尽管我们有人经常抱怨她,但她的大命运,永远是书写我们十三亿多人小命运的纸和笔。很实在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根声音                          (感谢华志城博乐  荐此文到新浪博客首页)

男子因挨训挥刀砍死父亲暴露啥

沈团 2013年09月25日 10:01

中国经济为何还能高增长几十年

张超球 2013年09月25日 10:00

年收入3万至8万是还穷人靠谱吗

丁丁 2013年09月25日 09:56

提高稿费标准要谨防“挤出效应”

王传言 2013年09月25日 09:55

擦边球打掉多少官员的乌纱帽

无需多言 2013年09月25日 09:53

院士傍吴彦祖走红是谁的悲哀?

娱中鸿影 2013年09月25日 0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