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超球
张超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460
  • 关注人气:1,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年,我稀里糊涂地上学

(2013-05-09 08:14:26)
标签:

张超球

回忆

儿时

读书

教育

分类: 青葱校园
     那年,我虽八岁了,可还是稀里糊涂的。即使上学读书时,也是如此。
     记得开春时,母亲微笑着对我道:孩子,我们村里要办小学了,你去上学吧。你的伙伴们都要去了!
    好哇!我高兴地答应了。因为此前一年,看到几个比我大的伙伴上学后,都文明起来,这就令我对他们羡慕起来,自己也因此想去上学了。
    第二天早饭后,大我九岁的姐姐,背上我,卡刺卡刺地踩着耀眼的皑皑白雪,来到了三里路远的入学报名处。
    见我在老师那里登记报了名,姐姐才如释重负地对我笑道:“弟弟今天很乖,会数数了,还答对了大人的名字!”
    的确,几个月前,我的父母他们,都担忧我不会数数、说不出大人的名字而上不了学呢。
    要知道,我两三岁时,由于患过大病,智力发育严重滞后。七岁时,还看到邻居指着我,对人说道:这个伢儿,还只能数到6,你们看他有没有毛病?听人们这样说我,自己便觉很丑。后来,在野外看猪时,我就特地看女孩们踢鸡毛毡子,跟着她们“⒈⒉3”地数数。如此几天后,我学会了一百以内的数数,还会掐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了。与此同时,我还记住了大人的名字。
    报名后,学校迟迟没有开学。原因是,我们属于民办公助学校的首届学生,还没有开课的地方。再还有,这试行春季入学,也没买到课本。就这样,我们被暂时晾在了一边。当时,我以为上学没希望了,就没把这当回事。

     个把月后的一天下午,太阳暴热起来。和父母把外公送上山后回来,听说学校开课了,我就匆忙穿了条长裤,光着上身,跟着伙伴们跑去上学了。

    当时人在教室,脑子却没听老师讲课,只顾东张西望、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快下课了,我还在云里雾里地想着什么时,被上课的熟人老师喊到了讲桌前。原来是叫我认字!面对黑板,我张着嘴,认不出来,也答不出这字是啥意思。之后,老师用教鞭指着我的头,提醒我:这是什么?我便答:“脑壳。”这一下,同学们哄堂大笑。对此,我虽不好意思,却不知他们因何笑我。要知道,我们这个班上,全是来自一个村的,有五十多人。一般人的年龄比我还大,还有那些十三四岁的女同学,她们可认真、聪明着呢。

    上完两节课后,放学了。我和几个邻居伙伴正要跑出门时,却被老师喊住。我们不知何故,只好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老师,听他训话。只听老师问我:你上身怎么不穿衣服呢?这一下,我才恍然大悟起来。因为早听人讲过,学生不穿衣服,就不像学生!我不好意思时,瞥见另两个伙伴,更是把头低到胸膛下了。原来,他们是从堰塘里游泳后,直接跑来上学的,还只穿了件衬衣,下身没穿裤子!其实,那时农村既穷又土气,七岁的男孩都穿开裆裤,哪会像如今的幼儿都穿裤子呢。

    上课开张后,我还是糊里糊涂的。人虽坐在课堂上,可脑子不知在想什么,反正不是望东望西,就是玩自己的,没听老师讲课。因此,我常被老师用黑板刷敲脑袋。头半期里,虽然算术学得还好,可语文呢,连字都写不好,而且讲桌上堆着的两科作业本中,那没写名字的就是我的。当时,不知怎的,我硬是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一年二期结束时,我不敢随大家去学校拿学生手册。因为,我怕他们笑话我将当“留级佬”。事前,我听来家的老师告诉我父亲,说我语文成绩太不行,动员我留级,还读一个一年级!
    现在回过头来想,自己当时那么稀里糊涂,主要原因是自己注意力太不集中,次要原因是学校和老师所致。那就是,我们那村办的初级小学,条件实在太不行了,弄得我没心思读书,这因而也影响了我的学习兴趣。要知道,村里这头一年办学,仅搬家就十多次,不是安排到这家,就是临时到别人队里的公共食堂里上课。老师呢,全为临时指定的民办教师,不仅只有小学文化,而且调换太频繁。今天刚刚熟悉,明天又换人了。还有,上了半期课,学校还没买到课本!
    如今回想这村里办校之事,也是太情有可原了。那时,祖国才解放九年,一穷二白的,太没条件了。要不是村里群众办学热情高,我们不知还要等几年才能上学读书呢。要知道,我们那两三万人的平区乡里,解放初才勉强慢慢办成了一所四个班的初级小学,十年后才设法升格办起了一所8个班的完全小学!此前,我的姐姐就是每天跋山涉水、来回三十里路,在外乡读的五六年级的高级小学!由于那时国家还非常困难,农民还只处半饱状态,村里自发办学,其条件、师资都严重不行,加上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不明显,人们对子女读书的要求也不迫切。所以,后来大部分同学失去读书兴趣后,便陆续辍学了。还有,农村当时延续着早婚现象。那些年龄十五岁的女同学,在我们读三年级时,便纷纷停学嫁人了。我上学之初,本就是个稀里糊涂之人,成绩又跟不上班,要不是父母先是逼着、后是鼓励我好学上进,自己后来肯定是读不出书来的。要知道,初小四年读完时,我班只剩下了15个同学。而最后仅有10人考上了完全小学的五年级。等到小学毕业,就只有我和一位邻居伙伴,一同考上了一中初中。
    回想这段上学读书的经历,我很不是滋味。这倒不是羞愧自己读一年级时,那稀里糊涂的可笑之事,而是可惜了我那儿时中途辍学的同学们。本来,他们的智商起点都比我高得多,却因没有受到好的读书机会,而丧失了各自应该很好的前途!
    我想,那时,若如今天这么衣食无忧,社会和家长又早早地在开发孩子的智力,都有条件好的学校读书,又都有高水平的老师上课,那该是多么幸福的好事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被新浪编辑部荐上了新浪博客首页新浪网

链接:那年,我稀里糊涂地上学 那年,我稀里糊涂地上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