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第一章:培养孩子的三个根本问题----培养孩子的目的
本部分有三部分组成
1:传统意义上的目的
2:幸福坐标
3:不幸福的孩子们
这一章共有三个问题:培养孩子的目的、培养孩子的目标、培养孩子的方法
今天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培养孩子的目的
在第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目的”中,郑委老师直接了当的给了我们答案: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一生幸福!同时,郑委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回答这个问题,郑委老师在本节的第二部分中用一张坐标图,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
在第二部分,“幸福坐标”中,郑委老师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幸福。郑委老师为了诠释这个问题,他给我们画了一个“幸福坐标”,见下图:

郑委老师用很长的篇幅解释了这张图,此图横轴代表“一个人的当下,也就是现在的生活”,纵轴代表“一个人的以后,也就是将来的生活”。共分四个部分(象限):
1:现在是正的,将来是正的----真正幸福的人
2:现在是负的,将来是正的----把“成功”当幸福。(溺水模式)
3:现在是负的,将来是负的----把“解脱”当幸福。(跳楼模式)
4:现在是正的,将来是负的----把“享乐”当幸福。(吸毒模式)
郑委老师的坐标清晰、明了。同时生动、易理解!面对这张图,我想起了两件事。
1:我在写《心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真爱六问”其中第3个和第6个问题,我提到了“成功”。《心伴》中,我对“成功”的理解和郑委老师对“成功”的理解不十分一致。郑委老师的成功,更多的代表了某一时间点的状态。我理解的则是一种持续的状况。我想我理解的“成功”就是郑委老师所说得“幸福”。而我认为,郑委老师用“幸福”一词定义培养孩子的目的,应更具有科学性!
2:这个坐标让我想到了,我和一个妈妈交流“幸福”的故事:
就在2013年4月份,我因“豆腐DIY”项目,认识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妈妈。她是一个农场主,有一双龙凤胎子女,均已上小学。她为人随和,是个非常阳光、干练的女人。平时,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吴姐”。在和她的交谈中,我们谈到了养育孩子的话题,说起孩子,她非常自豪。我给她讲述了郑委老师的这个“幸福坐标”。听完后,吴姐在坐标的第一、三象限,从左到右,自下而上地画了一个45度角的斜线。她对我说:“我觉得,从量化看,这个坐标的斜线以上的人,他们都是由希望的人。他们至少都有可能最终获得幸福!”不错,无论正负,这一区域中,未来的值都是大于现在的。说明这个人在不停的趋好、不停的进步。只要进步,他就有希望幸福!
接着,吴姐给我讲起了她个人的感受!讲到了她的家庭,她的子女。她说她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我问为什么。吴姐给了我一句,给了我很大触动的话,他用一句话,精妙的阐述了她对“幸福”的理解。她说:“你知道吗?我感觉我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我总觉得我得到的比要想要的多!”
“我总觉得我得到的比我想要的多!”这就是幸福。说得太好了!我们不如逐字分析一下这句话:
“我总觉得”:这说明这是属于“我”的一个持久的感受!幸福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持久感受。
“我得到的”: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我得到的是什么?我得到的到底有多少?我想这里表达的含义;第一,得到的内容一定不限于物质,更不限于金钱。第二,得到的多少,本身并不重要。
“我想要的”:与“我得到的”同样的含义。
“我得到的比我想要的多”:这是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我们想要或得到的那个事物的内容与绝对数量无关。所谓知足者常乐,大概就是这个意义!
所以,我理解真正幸福的人,一定是“高能低欲”之人。至少是“低欲”的。
本章的第三部分,郑委老师在“不幸福的孩子们”中,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孩子做了区别分析。郑委老师正式提出:
1: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我们要关注她的情绪和压力,多帮助他们解压,提高他们的抗挫折、抗压能力;
2: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最需要帮助,帮助得当他们会成为好学生;
3: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请多给他们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家长做好了,孩子才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