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通州玥玥爸爸
北京通州玥玥爸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92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管与教三(4)

(2011-01-09 07:58:21)
标签:

转载

分类: 管与教系列(转)
原文地址:管与教三(4)作者:私塾夫人

松土4

情绪管理(中)

 

    不否认,家有个性倔强,情绪起伏大的孩子,伴他成长,一路的确巅簸。

    夫人员外不免俗,曾经,也有过这种嘀咕:「想想我们小时候多乖,多顺服呀!怎么会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小时候?唉! 遥远的记忆,父母心中很好的逃城。

    据二大弟子陈述,以前他们问过夫人小时候的情景,夫人的回答是:「我小时候从不撒谎,从不和姐弟吵架,爸妈都讲一次就听,不过多半时候根本是自动自发,阿公阿嬷连开口都省了!」

    真的吗?我曾经给过孩子这么厚脸皮的答案吗?夫人自己是记不得了!

    不过,有回二弟子有次对夫人讲内心挣扎时,的确顺便「酸」了一句说:

    「喔!我忘了你以前是perfect child(完美小孩),一定很难体会我的感受吧?!」

    夫人忘着她脸上的无奈,真被酸到心窝了:说得也是,前后左右看看,好像没有一个爸妈不认为自己小时候比孩子现在「乖很多」的。

    爸妈的记忆,对孩子还真是不公平哩!

    无论在外面或在家里,意志倔强的孩子常常会被放上「不听话」,「叛逆」的标签,自己动怒,也到处引燃怒火,弄到烟雾弥漫,叫人看不清楚真实状况。

    夫人很喜欢美国心理学家Cynthia Ulrich Tobias对叛逆和倔强的不同所作出来的分别。

    她说:「叛逆的孩子反抗权柄本身,倔强的孩子却是针对权柄沟通的方式,提出挑战。」

    一个孩子故意叛逆时,无论权柄讲的内容是甚么,他都拒绝; 可是一个倔强的孩子通常认同权柄的存在必要,他在乎的是权柄沟通的方式,是否能够让他了解,信服。

    「是否合理」(合他自己认为的理),对倔强的孩子非常重要。

    夫人还记得有一回开车在外,听见两大弟子在后面讨论教会青少年小组即将举行的一个周末研讨会。时间很长,从星期五晚上开始,周六一早到傍晚,全部都在听课,对上了一星期学,好不容易有周末可以轻松一下,睡晚一点的学生而言,是要付价的参与。

    「我要考虑一下!听起来很辛苦!」二弟子说。

    「这是教会为我们举办的,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活动。」大弟子回她。

    「但是时间很长,我怕我会听课听到睡着!而且我还有别的事要作。」二弟子说。

    「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有自己的事要作吗?我也不想整个周末都做在教室里听课,但是,我们一定要参与。」大弟子话中有「训」。

    「如果不喜欢,何必勉强去?」二弟子不以为然地说,显然那个「训」的味道碍着了她。

    「我们要选择作对的事,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大弟子回答,夫人听着暗暗叫好,将来私塾掌门人就是她了!

    「勉强去,有甚么意义呢?对你有甚么益处呢?」二弟子的再度挑战老大,令夫人几乎想要插嘴纠正她了。

     这孩子,那么强调自己的喜好厌恶,太自我了吧!

    「反正我已经决定要去,就算丢了一个周末,应该去,我就去!你不去是妳自己的选择,我管不了。」后照镜中的大弟子一脸无奈。

    「我并没有说我不去,我只是认为,如果我要去,我应该要让自己『喜欢』去,在一种『喜欢去』的心态下去,才有意义!」二弟子为她的意见做最后注释。

    「妈妈你认为呢?我们必须去吧?!」老大向夫人求救。

    「你们都知道参加那个研习会的意义吗?」夫人技巧地试探一下。大弟子讲了一串,二弟子还补充。

    「既然都这么清楚,那自己决定就可以了,没甚么必须不必须啦!你们这么聪明又成熟,可以自己判断。」

     那个研习会,后来两弟子都全程参与,二弟子嘻嘻哈哈的,精神比大弟子都要好,很明显,她努力使自己喜欢去。

     当然,夫人也走了相当一段路,才慢慢地学会如何突破二弟子意志的硬壳,摸着他柔软内在的沟通方式。

     这,不是软言软语就够的,因为真正的沟通学习,是帮助倔强的孩子听懂,也是训练他们表达。

    碰到自己不接受的看法和对待方式时立刻「摆臭脸」,是这种个性特质的孩子习惯态度,如果不予以引导,渐渐,摆臭脸就会转成语言暴力,甚至身体暴力。

     当孩子年纪尚幼时,父母会发现和他们杠上的理由,常常是因着改变。

     习惯先喝牛奶再吃固体食物,那一天牛奶没了,叫他单吃固体食物,他会宁可饿肚子; 说好下午要去玩具城,临时有急事必须改到晚上,他会大发脾气 (除了一般正常的抱怨之外),还不肯接受贿赂弥补,闹到爸妈气得干脆连晚上都不去了,因为他太『不可理喻』。

     最忌讳那种高兴起来不想清楚就随口讲出来的应许 或「鼓励」:「你只要连续两天在学校表现很好,回家要看多少电视都可以!」

    「这晚餐好好的吃,吃完之后等一下我带你买冰淇淋吃。」那顿饭吃完已经十点,早过了该上床的时间,怎么出去买冰淇淋呢?

     因为他们会记清楚你的每一个应许,而且硬梆梆的不容一点修改。

    「你是说,今天晚上我们会去买菜,然后去吃冰吗?」二弟子问。

    「对,我们一定要先去买菜,因为冰箱空了,可是买完后,如果冰店还没关,可以去吃个冰,如果买太久,以致冰店关了,我们就去超市买盒冰淇淋回家吃。」夫人仔细交待可能发生的变化,预备孩子的心。

     与他们的沟通第一课,其实是把握先走一步的诀窍,凡事先一步解释,疏导,预备,避免他们原来的期待或习惯突然改变,使情绪混乱,一下子无法反应。

     倔强的孩子并非毫无弹性,他们只是抓住既有的想法,作法,和感受太紧,就像有人肌肉僵硬,跑起来就不够敏捷,他们需要别人帮助他们放松,耐心培养他们学习认知或情感上的转移。

    经由耐心引导,明白一和二之间,还可以存在一点五,一点六,他们会渐渐习惯在心态上为许多事预留一个弹性的空间。

    如此,松,对倔强的孩子就是宽。

    就像根得以在松土里伸展,吸到养分和水分,树就会长大,思想情绪松了,生命也就慢慢拥有宽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