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军名师工作室简报(57)精准帮扶促成长,校际交流共提升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简报 |
雷文军名师工作室简报(57)
精准帮扶促成长,校际交流共提升

竹林关中学位于“一鸡鸣三县、两河注一关”的丹凤名镇竹林关,枕依桃花峰,襟带丹江水,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始建于1956年,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630名,专任教师88人。学校占地面积2612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绿地面积5177平方米。由于高中生源和师资问题,学校的发展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初中的教学质量在全县还是颇有实力。
车出高速,迎面而来的是美丽如画的桃花锋,绿树悠悠,山泉叮咚,顺着进桃花谷的道路行至半道,东折进村不足百米就来到竹林关中学,校门高大壮观,校园景色迷人,状元桥两侧的竹林清秀而刚劲,虽然是晨光漫漫,由于背靠桃花峰,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竹林关桃花谷翠竹
竹林关中学校园文化




杨勇校长早早在校园等着,把我们带到会议室就坐畅谈,竹林关中学的李校长、曹校长、刘主任也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起参加,雷文军老师和杨校长进行了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师资队伍建设、学困生转化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雷老师也向杨校长通报了竹林关中学2016年初中考入丹中的学生今年的高考情况,希望今后该校能更多的为丹中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由于杨校长要参加县局的脱贫攻坚会,匆匆告辞,我们和李校长、刘主任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研讨,李校长提到竹林关中学生源流失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学生基础薄弱等很多困难,希望今后工作室老师能与竹中建立长期交流学习平台,促年青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教学效率。雷文军老师也同意李校长的看法,提到教无定法,表示今后要结成帮扶对子,邀请竹林关中学老师到丹凤中学听课交流,同时会派出丹凤中学优秀学科老师到竹林关中学上示范交流课,以便促进两校老师共同成长,促使两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雷文军工作室主持人雷文军老师通报原该校学生高考情况
竹林关中学李校长与工作室成员交流

李校长、曹校长介绍:近年来,竹林关中学克服困难,全力打造“劲竹”主题文化,弘扬“虚怀向上、砺志自强”精神品质,以“为学生砺志奠基、为教师创业铺路”为办学宗旨,以“让竹中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为办学目标,以“凝神聚力、精细管理、砺志创新、提升品位”为办学思路,乘借学校文化建设、标准化中学创建、双高双普和教育强县创建之东风,加强廉政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办学品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长足发展。
初一年级教师上课
听完课后,工作室成员分别走进教师办公室与两位老师座谈交流,对两位老师的课做了深入的研讨和分析,并从学科特点出发做了适度点评。白启栓老师指出,刘老师课堂如果再能多给学生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就会更完美,老师板书再整齐些将会给学生更好的示范作用。张欣老师提出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继指数函数后的又一重要函数,高考中占据的分值很大,平时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搞清概念。同时提出张老师若是再能将对数函数性质涉及的题型给学生再作以归纳,效果会更好。工作室其他成员也都交流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意见。雷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予以肯定,希望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想学;其次加大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启发,放手学生思考、讨论、训练,让学生会学;增加一定配套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学会,使学生将死的知识学活活用,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
最后,雷文军老师指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艺术,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点,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改进中才能提高,数学课堂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就要求老师要精心研教材、备学生,思考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学生会的就不要浪费时间,着重解决学生不会的东西,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工作室的安排,以后将择时邀请竹林关中学的优秀老师来丹中研学交流或工作室来校送课支教。
通过本次送教下乡交流研讨活动,使得两校的老师们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参与讲评课的老师们都希望以后多交流研讨,以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素材提供:阮联玉、李江军、张欣、赵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