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ELLEMEN
ELLEMEN 新浪机构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757积分
  • 博客访问:124,175
  • 关注人气:1,068
  • 获赠金笔:522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摩拜单车,必须够酷

(2016-12-19 19:00:08)
标签:

杂谈


驼色皮袖夹克 Sandro Homme 条纹长裤 Hugo 黑色运动鞋 Dsquared2

2016 年,自行车重新回到了中国大都市的街景,“网约单车”,或者说“共享单车”成为了今年互联网行业最抢眼的概念之一。我们在雾霾天的北京采访了摩拜单车的 CEO 王晓峰,他说他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更多人骑车,让城市的交通好一点,空气好一点。


1998年,王晓峰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经过几轮考试,他进入了一家经营日用品的外资大企业。两个月的入职培训后,他被派到贵阳做一名基层销售代表。临走前,老板送给他一份礼物—— 一条头上有钩子的松紧行李绳。


到了贵阳经销商的仓库,王晓峰马上明白了老板的意思。仓库里一摞摞的纸箱子,里面装着各种货品。销售代表们每人一辆自行车,车后座纸箱子摞好几层,用行李绳钩起来,一路蹬着自行车去挨门挨户地推销。


1998年,人们还在拨号上网,超市刚刚进入城市生活,食杂店是快消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王晓峰每天蹬着自行车,穿行在各家食杂店之间。那个时候,他要跟几十个销售代表竞争。时隔多年,王晓峰依然记得仓库里挂着的小黑板,那上面记录着每个销售代表的成绩。“那时候每天领几箱货,几包卫生巾、几支牙膏就这样卖出去,再回去交钱,一样都不能算错账。看着黑板上‘管理培训生王晓峰:983.4元,或是:1223元……’就感觉特别真实。”


两年后,王晓峰被派去怀化负责整个区域的销售,然后又回到总部做项目主管。之后,他离开这家企业,加盟了Google上海。那已经是2005年,百度和腾讯都已经上市,王晓峰从传统快消品行业一跃而进入了最时髦的互联网业。三年后,他再度跳槽,加入了由一票老同事创立的轻奢品公司,卖香水和护肤品。之后他到了腾讯,工作三年后又一次跳槽,王晓峰成了Uber中国的第五个员工……


一直打工,打了好几家公司,基本上都是每个行当里比较领先的。”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履历。他说自己是个不太聪明但十分勤奋的人。


从Uber上海总经理的职位离开后,王晓峰在朋友圈里留下了一句:“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和更大的冒险。”


2016年4月22日,王晓峰以Mobike摩拜单车CEO身份重回互联网行业。 这一次他的“冒险”是“摩拜单车”:“用共享的模式让单车回归城市,用人人都可以支付得起的价格,帮助每一位城市人更便捷地完成短途出行。”


从英文名Mobike可以看出,摩拜是一种移动着的单车。人们只需要下载摩拜单车App,通过注册流程就可以使用。在App里,用户可以看到自己附近的单车分布,通过扫描车身二维码打开车锁,到达目的地以后停在白线停车区域,手动关锁就会自动结算计费,目前的价格是每半小时1元。


摩拜单车,必须够酷

2015年年底,摩拜的初始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找到王晓峰时,他忽然发现,自行车离开他的视野已经有二十年了。第一次见面后,王晓峰的感觉是“如果真能让人们在三四公里的路程内不开车,不坐出租车,不使用打车软件,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让王晓峰感到兴奋。他开始畅想,“这个产品成功之后,我可以把它带到——比如说巴黎?早晨醒来打开摩拜,发现120米处有一辆摩拜单车,预约,然后就开锁,三公里骑到罗浮宫,在里边想玩五分钟就玩五分钟,想玩一个小时就玩一个小时,然后出来之后80米外又找到另外一辆自行车,再骑上几公里到凯旋门,然后再把它往路边一放,每次费用可能是半个欧或者一个欧……”


但首先,王晓峰要先让“摩拜单车”在上海“可行”。“实现路径有可能比较艰难,”他说,“但方向肯定是光明的。”


2016年,王晓峰刚过四十岁。“摩拜单车”是他参与的第一个正式创业项目。对于他,这是个考虑过的选择。“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几乎所有领先者都是硅谷的公司,我不觉得一件copy to China的事情会让我特别骄傲,我骨子里挺不喜欢抄别人的东西。”


在王晓峰看来,“摩拜单车”完全是“中国人的想法,中国人的产品,中国人把它给实现了”。除此之外,他更为看重这个项目的社会意义。“在面临交通拥堵的时候,我们或者是让它更堵,或者就骂人,顶多就是错峰出行。面对空气污染的时候,我们家里买个净化器,或是把小孩送到国外……为什么人家先修自行车道,不是我们?为什么别的城市对自行车更友好而不是我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来推动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希望自己是推动这件事情的最主要的力量。”


“摩拜”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更多人骑车,而不是要做自行车。然后,在项目实现的过程里,这些想法逐渐演变为设计制造自己的自行车。


在“摩拜”的设想里,最初的一批用户应该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会说,骑这车你不能让我没面子,好像我混得差一样。”所以摩拜单车的外形必须够“酷”。


除此之外,车身必须防锈,车轮要防爆胎、防充气,并实现自动充电……经过一年的研发,最终投放的摩拜单车采用了全铝车身加橙色五幅轮毂,同时使用了只有高端摩托车才有的轴传动和单摆臂、车身一体成型工艺。车轮用防爆胎,不需要给内胎充气。并且配备了电子锁,在里面结合了芯片、电路板、互联网协议、GPS和SIM卡。


一年多的研发过程,王晓峰说,最后才出来这么一个六七十分的产品。“这让我觉得,千万要对制造保持敬畏之心。”


2016年4月22日,上海市出现了第一批摩拜单车。8月16日,摩拜进驻北京。到10月,全上海已有将近几万辆摩拜单车,王晓峰说,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


看到上海街头不断出现的橙色车轮,王晓峰特别开心,“看到每一个活生生的用户,而不是抽象的数字,就想到当年当销售代表时数钱的感觉,分外真实。”


至于赚钱,他说,“最后一定会赚钱,只不过现在还没找到而已。”


摩拜单车,必须够酷


今年25岁的小跃与其说是摩拜单车的用户,不如说是粉丝。


小跃在上海读了高中、大学,2013年又在上海找到了工作。看外形,他是个典型的、带点文艺气质的IT男青年。小跃工作的企业提供班车服务,每天五点半下班,他回到家把包一扔,就出门去骑摩拜,天气宜人的秋天,他一般会骑上两个小时才回家。


小跃很早就注册了摩拜单车,注册后,他没事就拿出手机来看看:“这附近有没有车?”最初的骑行体验蛮差,后来越来越好。他非常熟稔地介绍说,从车梁上的编号可以看出出厂日期,“号码越大的车越新,也就越轻,越好骑”。 到现在,小跃已经成了摩拜的忠实粉丝。


喜欢摩拜,小跃说,最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好看”。后来,则是喜欢它的方便、便宜和环保,“还有一个:很酷。我觉得骑着它很酷”。小跃所在的摩拜粉丝群现在有一百七十多人,好多成员都是他骑在路上“拉来的”同好。其中有个粉丝写了篇文章,说“有一种生态是摩拜培养来的。当两个人路上骑摩拜遇到的时候,会跟对方微笑一下;当两个人都停在自行车白框里的时候,心里会默默给对方点一个赞。”小跃觉得,这篇文章说到了点子上。


9月25日,小跃组织参与了“摩拜一族拯救浦东”骑行活动。当时摩拜还未正式进驻浦东,群里几个浦东的用户说,能不能给我们送点车过来?小跃说好啊。“我们本想约八九个人骑车,把车送到他家附近去,后来越弄越大……”活动惊动了摩拜的另一位疯狂粉丝——目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任市场总监的庄骥。通过庄骥,小跃他们联系上了摩拜公司,摩拜公司为他们免费调集了车辆,最终,32个人骑着摩拜单车,沿着江边骑到庄骥工作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游玩一圈后,到南湖大桥,搭摆渡轮船到对岸去,再下船骑到上海科技馆,历时四个小时,把车子送到了浦东。


“其他人可能只是使用摩拜,”小跃说,“但我们真的喜爱它。想让它变得更好,想让更多人知道。”


摩拜单车,必须够酷

为了方便下一位用户找车,按照摩拜单车的规定,单车应该停在“路边白线区域内”,当附近没有白线时,停放在路边不阻碍交通的空旷区域或路边其他单车聚集停放的区域,严禁停在小区、地下及室内车库、胡同以及收费停车区。为威慑违规停车,摩拜实施了用户信用分体系。100分为起始分,每次骑车加1分,违规用户扣分。信用分降至0时,用户账号将被永久冻结。连续两次违规停车,被封号一周。7月底,摩拜单车做了一项重大的决定:违停将一次扣除20分。信用分低于80分时,用车单价将提高到100元/半小时。


摩拜单车的违停基本上都是靠用户主动举报。目前小跃的信用分是六百多,这些分数除了骑行,都是举报得来。抓违章的摩拜单车用户也有个微信群,群名叫“赏金猎人”。小跃成为赏金猎人,介绍人就是庄骥。


2016年5月9日,庄骥举报了第一单违规停车。自那之后,他每天都会举报好几单。“后来我有了经验,这个地方一抓,它至少消停两个礼拜。我觉得这个可以呀!它不就是社会调查嘛!这是一种实验,好玩儿”。“赏金猎人”群有二十多个成员,庄骥说:“二十几个人里边我们还在筛选,这些人不一定是最精英的,但至少这些人是会思考的,他们都很冷静。我觉得这种社会关系非常棒。”


四十多岁的庄骥看上去,是个年轻商界精英的样子。他是上海人,经历丰富,心思也非常活络。他说,“摩拜单车”与他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私下交往也并不多,但他骑单车,当猎人抓违停,甚至在遛狗抽烟时都会“替摩拜琢磨事儿”。


庄骥义务给摩拜写过很多文件。其中一篇很长的段子,是“论摩拜单车的蝴蝶效应”。在他看来,摩拜单车会带来很多影响,“比方说很多不用电子支付的人为了贪便宜用这种车,就会转变”;还有一篇,论述摩拜是否应该针对城市末端进行人为调度;在摩拜初期,庄骥甚至“自作多情”地为摩拜提出了众筹模式,算了一笔精细的账……“这是纯粹的思维乐趣。摩拜这个课题是我自己研究的,有的时候我甚至在猜它的发展,然后当它下一步出来的时候,我再看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样,这就好像看球赛一样。它给我的荣誉感和这个案例的分析的整个过程是很重要的。”


庄骥的手机里,他记得下载过大概一千两百多个App“中国的互联网项目,干到后来就像农民工穿着西装,站在大街上做二手房租借——你有没有这个感觉?我可不是歧视农民工啊!”庄骥说,“ 所以我对摩拜会特别有感觉,就是它太对了。它可以被挑出来的毛病还真是少,包括团队,包括它扩散的速度,包括政府和市民对它的观点,它的所有都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最漂亮的一个标本——它可以让中国的互联网没有那么俗气。”


2016年9月1日,在正式进驻北京的发布会上,摩拜播放了一个视频,内容为从8月16日中关村投放单车直到发布会为止,每辆单车骑行过的路线轨迹。在视频中,北京市地图上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辆单车开锁的地点,星星之火从中关村燃起,迅速遍布全北京。


王晓峰说:“这个视频是特别好的一个诠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画出了自行车的轨迹。这是我们特别骄傲的事情,其实我们不是一家自行车公司,而是一家技术公司。”


黑色连帽运动服和长裤 均为Hiuman 黑色运动鞋 Dsquared2

2015年10月,摩拜单车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6年8月,摩拜再度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和创新工场。而在9月末,据传摩拜单车已完成高达一亿美元的C轮融资,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均参与其中,对此,王晓峰不置可否。


在庄骥看来,摩拜一定会赚钱,“首先,它是一个信息中心,它背后的数据是会对整个国家的顶层设计起作用的。另外,只要旁边有一群狼在抢食物,它就一定会活得很健康,因为它不会慵懒。”


可以肯定的是,钱对于摩拜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问题。“最后总会找到一个盈利模式,”王晓峰这样说,“现在没找到,只不过是没到那个点。就像人在爬山一样,在山脚的时候,看不到山腰和山里面的景色。爬到了山腰,也就是业务规模上来了,眼界提高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模式。”


2016年9月30日,摩拜单车正式进入浦东,在摩拜的官方微博上这样写着:“浦东建交委交通运输管理处韦联春处长、南码头街道顾峰贇副主任、浦东交警三大队张青教导员、南码头城管中队徐志刚队长应邀出席。”这是在浦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出了自行车停放区。“政府非常喜欢我们,”王晓峰这样说,“当他们发现这件事情真正地能够去帮他们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能够去更好地服务他所负责的这个区域的百姓时,他们会非常拥抱这件事情。”


在与政府讨论合作时,王晓峰说,政策优惠、免费的房子或办公空间、各项基金和预算,他统统都不要。“他们很惊讶,说你们是雷锋吗?然后问我要什么,我说,第一,我丢车了你得帮我抓小偷,不能我报警你不理我;然后第二,有一些交通规则,你得帮我一起来宣传,其他就没有了。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没有企业这样跟政府打交道的。”


庄骥则说,政府喜欢摩拜,不是摩拜的罪过,而是它的聪明。“不用担心它跟政府到底有多近,主要看它干了什么——关键是不能作恶。”


摩拜单车,必须够酷

目前,摩拜单车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新加坡都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以及一家设立在江苏的自行车制造厂。有人称呼摩拜为“公共自行车”,也有人叫它“网约自行车”或“共享自行车”。王晓峰说他有点惶恐,“这已经开始有不同定义出来了——摩拜还是个太小太小的婴儿。”他希望得到的一是人才,二是建议,“多过来观察我们,多来给我们提建议,一起来跟我们想办法把这个事儿给做成。”


2016年10月初,上海秋风初起,天气尚暖。王晓峰穿着印有“Mobike”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心情不错。实际上,他每天都穿着同样的T恤,以至于同事们质问他为什么不换衣服。“谁说我不换衣服?我天天换衣服!”他掏出手机出示证据,照片中拍了七套一模一样的黑T恤和牛仔裤。


与所有的创业者一样,王晓峰忙,压力大。与其他的创业CEO不同,他的压力来自于具体战术,而非战略。新一代的单车要做什么样的技术改进?座椅高低需要可调吗?GPS不准怎么办?惩罚规则要不要调整?每天追着他的,都是这些极为具体的问题。在他看来,这才是CEO应该操心和解决的。


“我们其实没有特别清晰的战略,只是觉得如果北京人民喜欢我们,我们就多放点车,让大家骑得更方便更便宜一些,然后广州人民喜欢我们就去,深圳人民喜欢我们就去……反正就是一个区一个区、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铺呗!然后一点点来改善产品,增加供应,让更多人可以骑车,这刚好符合我们最早成立这家公司的初衷,让更多人骑车,跟我们一起来让城市的交通好一点,空气好一点。”


最早,上海只有一两百辆摩拜单车的时候,王晓峰和朋友在路边聊天,隔了老半天才能看到一辆橙色轮圈的单车骑过去;后来,在公司附近的小拉面馆门口坐着吃饭,一会儿看见一辆,一会儿看见一辆……然后看到爸爸教女儿骑车,男朋友教女朋友骑车,一对男女骑车过来特别高兴地说说笑笑,他说,这些是最让他开心的。“感觉很自豪,很开心”。


至于摩拜的未来,王晓峰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是一家社会公司还是一家盈利公司,我觉得也是不定的,哪一天说不定我们一高兴,把它变成NGO也说不准。”能肯定的是,王晓峰喜欢目前自己的创业——“特别怕有一天自己死了,没干成这件事。”




采访、撰文:叶三 人物摄影:叶佳毅

服装造型:高雅 编辑:fufu 场地提供:叠·UP美术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阅读(108)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