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是一种常态
------代人作千字论文谈路遥
路遥对于当代陕北的意义,就像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杜甫对于唐代一样。陕北这贫瘠而神奇的高原,自皇帝以来,就从不缺乏让这块厚土熠熠生辉的伟大人物。无疑,当代陕北大地的星空里,路遥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从文学的架构或哲学解读的层面看,评论家似乎更注重《人生》,但在普遍读者的心目中,《平凡的世界》显然更有影响力。尤其是对于陕北这片土地,如果说《人生》只是借助这片土地的一个小场景来表达当时整个社会面临的人生选择的困惑,那么,《平凡的世界》则是在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更普遍的人性背景下,对陕北这片厚重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一种史诗性的挖掘。
我们这代人,大都有阅读《平凡的世界》时陷入感情的洪流涌动澎湃不能自抑的经历,那种感情的冲击所形成的心灵震撼和人格烙印,是这样真切地发生在所有阅读者的灵魂深处,无论是陕北人或外地人。许多人甚至从未对陕北有过任何真切的接触,却并不妨碍他们陷入这种深刻的感动中。从这一点来讲,《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文学的力量,让我们体会到持久的感动,是不亚于任何一部世界名著的。对普通读者来讲,它甚至比任何一部世界名著给人带来的灵魂震撼和净化更纯粹。有一些人认为《平凡的世界》的政治性太强,情节的现实性值得怀疑。我们得承认,某些情节在现实中确实难以存在,但这更像作家某种理想或情怀的寄托,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现实主义。他还是现实主义,只不过在作家崇高的使命的驱使下,让现实染上浪漫的色彩而已,这是文学净化功能所必要的。如果因为这一点而让一些人丧失了感动的权利,那么这样的人未免生活的太可怜了,太平凡了。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死去。但我们的情感何曾真的甘于平淡?有人说陕北这片土地不适合人类生存,陕北人仿佛是为了证明一个道理,没什么地方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这片土地有着不为外人所致的富饶。你看那传唱全国的民歌,多么质朴平淡,满是生活的苦涩,却总唱出一种生命的倔强、豪迈、情趣、苍凉、浑厚。这是最有生命质地的民歌。每一个平凡的句子,都凝练着灼热的生命感。最偏僻最原始的生命呼告,却是最伟大的手法和艺术。《平凡的世界》也一样,平凡的只剩下生活和在苦焦中挣扎,却总是处处闪出人性的光辉和生趣。
平凡是一种常态,但只要内心充满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眷恋,就有可能活出澎湃激昂的人生来。对苦难不幸的抗争和隐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渴望,对善良丑恶的敏感和抉择,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与敬畏,一个平凡的人,总能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里抒写不平凡的人生。陕北,这片神奇的土地,正因为有符合人类生存状态的一切幸与不幸,一切接近本真的现实的精神的生态,虔敬的信仰,辛劳而安逸的农耕生活,闭塞而固守的传统,质朴而古老的语言,沉静的大山和流动的大河,包容苦难和欢乐的浑厚苍茫,一片古老的支离破碎让人一眼就窥见大地内部秘密并逼人追问人生的黄土地,才成为一片别人看来贫瘠而却有神奇内涵的土地。《平凡的世界》中那些平凡的故事,正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存状态的准确把握,那些地域不同的人们,哪一个不是有着同样的生存背景,而这,正是我们共同感动于《平凡的世界》的原因。
贾平凹说,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一个是石鲁,一个是路遥。是的,路遥会长久,他把握住了文学真正的力量。在当下这个平凡的有点琐碎的世界,我们正可以从这部小说中找到平凡的伟大,去摆脱琐碎的羁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真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那么,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就会长久。
20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