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思(三)
张兴海
世俗总是能打败我们这些坚守着。它让真儒变成犬儒,让犬儒变成英杰,再让英杰成为楷模,成为强大的催化力量。在文坛,真正的杰作只有那些知名大作家才能出手,他们的大作不仅刊物出版社青睐,大批读者也是一见钟情,批评家更是为之唱诵,评奖时那个“知名度”是首条无须质疑的铁定规则。理性的判断让位给势利的感知,暗中的心照不宣代替了苍白的良知。文艺理论家陈涌说:“现在连主要表现农村生活的作家也要聚集在大城市……,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作品……也是可以找到合理解释的。”这话是白说了。
优秀球队的启示。篮球比赛,大凡优秀的球队相遇,一个显著特点,对抗特别激烈,带有杀气。好的小说,就是矛盾的尖锐,将人物推得很远。优秀的球队,底蕴很足,一有机会,就抓住时机,很快追分得逞。作家就是优秀的球队,会调动机能,潜能发挥到极致。
情人。今天早晨,村里埋葬一个老汉。同时,另一个老婆咽气。村里人说,他把她叫去了。或者说,她追他去了。他们的情人关系,曾经闹得满城风雨。老汉的儿子,曾经拉着架子车,把他爸往村外的土壕里倒。现实生活的精彩,带有通灵神意的特质,远远比作家的构思精妙。
人为的看得见的神奇。不是小说戏曲,不是作家艺术家编撰表演的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很强的故事,而是在大庭广众中,在众人眼面前,以对抗的形式互相较劲,逼得压迫得对方超常发挥,干出难以想象的事情,让一些人狂欢,一些人痛哭。眼睁睁地看见哈德森在几个人的围攻面前,双脚一跳,旱地拔葱,投进了,3分!女排的奥运会逆转也是如此!一个足球运动员长途奔袭一脚射门皮球应声入网!绝技表演,逼出来的奇迹!不可思议!但就在你当面发生!
磨眼。世事没有磨眼大。在他这个村脑系眼里,不论事情多大
,中央的,省市的,县乡的,千条政策万条令,紧急的缓慢的,都要从他这个磨眼往下灌,轻重缓急,吹胀捏塌,全由他掌握。
起势。2014.12.26.夜,一贯强势的北京男篮与坐镇主场的上海男篮交战,按常规北京取胜无可争议。但不料实力较弱的上海队第二节起势。他们越打越热,越打越疯,咋打咋有,如有神助。而这边,越来越背,越来越邪,终于告负。势,气也!小说,戏剧,就是如此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可观可信。
圆滑,狡猾,奸猾,乍看起来这三个词儿是不一样的,其实,细究起来,它们是一个意思。圆滑的人,谁也不得罪,为的是自己谋私方便。那些曾经有权有势
,多方
谋私,占尽便宜的人,就是处事圆滑的楷模。表面看来,他们八方讨好,并不危害他人,其实是狡猾的表现,他们的危害性很大。奸猾,自私,是他们的真性情。
放炮。到处放炮,天天放炮,开张,婚礼,寿诞,过满月,乔迁,甚至赌博赢了钱,都要噼噼啪啪,炮响震天,吵得四方不宁
。众声嚣嚣,文坛如是也。
逼死的。老人们,上一辈人的衰老,死亡,全是下一代人逼的。青叶顶,黄叶落,年轻人要长身体,长智慧,要挑大梁,掌权力,夺位置,上一辈的人不老不退不死行吗?老的过时的写法就是这样被新的社会生活逼的退位的。
合(读ge)住人。一些文人,情绪化性格,看问题极端,率性而为,伤别人感情,常常得罪人
,弄得孤家寡人,四面楚歌。但这其实是很宝贵的。不极端不显真知灼见。
中国娱乐之父。李渔别开生面,不走仕途,专门娱乐,一心搞玩 ,研究玩,那么多搞玩的理论专著问世。今日
,已被认作中国娱乐之父。如此执着地走自己的“旁门左道”,真是一意孤行,不同流俗。远见卓识在个性鲜明的坚持中才能体现出来。
开。关键词。篮球场,你要打开。每一个点都要打开,才能赢。开,店要开,门要开。车要跑开。思路
要开。窍要开。作为女人,该开的地方要开。你敢表现吗?
看打球,北京男篮连住输球。被对方压得死死的。防,防不住,攻,攻不进。面对压迫式,谁有办法?在
现实生活中,官方,当官的人 ,总是把一般人 压得死死的。
在文学的寺庙里修行。这个提法有意思。宗教精神,孤独自知,虔敬无限,如柳青所言,六十年一个单元。看当今,那些春风得意下笔如马蹄的作家,越是走红越是多得浮华,还越要应付稿约,他们只能当飘然云端的神仙了。
王老九与余秀华。上世纪50年代的农民诗人王老九闻名全国,现今的余秀华赫然走红,两个人截然不同地代表了两个时代。王老九是十足的乡土诗人,写的是快板诗顺口溜,表现的多是对合作化、新人新事以及革命领袖的颂扬,表达了一个地地道道新社会农民的情怀,完完全全的乡土味及简单朴素的农民意识。余秀华却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思索与抒发,内涵十分丰富,不论内容还是风格,十足的知识分子味道。“穿过大半个中国我去睡你”,是让人唏嘘不已的名句。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与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有深度的人。有思想,有追求,博学,善思,思想卓越的人,就是作家。
文学的独异性。奇异,怪异,特异,诡异;人物,情节,细节,场景,发展,变化,结局,语言文字,概莫如此。《白鹿原》《百年孤独》等优秀作品正是如此。就此可写一篇专论。
文学批评要下猛药。就像一个百病缠身体质孱弱的病人一样,当今文学怪相丛生燥气喧腾。评论家的文章,多数四平八稳,不痛不痒,很少能有振聋发聩的力量。重病下猛药,需要评论家直刺要害,多些宁可偏颇,矫枉过正的文章。我们在呼唤,正直敢言又目光犀利的评论家站出来。一头棒喝,首先让与此相关的当事人(领导层、编辑、明星作家)清醒。
激活笔兴。文学圈子以外的一位朋友闲谝中说要以现实生活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的故事与细节“激活笔兴”,此提法,可谓外行人说出了内行人说不出来的精彩行话。所谓笔兴,乃下笔之兴趣也。书画家与作家都有笔兴的感觉,兴之所至,一挥而就,酣畅淋漓,身心愉悦。笔兴不发,气死作家。
什么是好小说?2008年盛夏,在北戴河巧遇评论家雷达先生,向他请教什么是好小说。按自己当时的理解,好小说就是写出了奇特的丰满的人物,表现了奇异的让人惊异的社会生活,写出别致的属于自己独特发现的生活场景。如今才悟出,好小说,是以绝妙的艺术展现的富有时代深处的思想精神的作品,其思想精神的强度与深度,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物、故事、意象、细节及语言文字方面,而这诸方面的汇通化合犹如水乳交融一般。仍然要强调独异性。这是作家自己的非凡经历与非凡孤独非凡天才非凡创造所成就的文字,与其说是修炼到家的人辛苦付出的精血,不如说是老天特意安排的家宴美酒。
油条作家。那些把写惯了的题材,用写惯了的手法,写惯了的语言,轻车熟路地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复制,不但毫无新意,而且越来越油腔滑调,越来越胡编滥造。把越来越糟的剩饭加了地沟油炒来炒去,浑身油垢嘴角滴着油串子,还说自己手法娴熟,老道,真的写进去了!
2015.10.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