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龙的《白蛇传》算是中国歌剧吗?

(2011-05-05 09:26:45)
标签:

中国歌剧

周龙

白蛇传

英语歌剧

文化

分类: 乐记

在去年的北京音乐节上欣赏过赏心悦目、开怀轻松的亨德尔《赛魅丽》之后,再观看周龙的《白蛇传》,便显得很累,这“累”不是来自对传统故事的颠覆诧异,也并非不习惯剧情的时空同构,亦非导演理念和舞台实景与心理预期的错位。很显然,周龙的音乐还是用功过勤,用力过猛,它包含的元素太多太杂,几乎令人“耳”不暇接。周龙写得累,乐手奏得累,歌手唱着累,我们听了更累。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歌剧写法不仅属于资源浪费,也给制作者、演唱者和观戏者带来负担。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并不能带来轻松的“歌剧”,许多观众的感觉却是像“音乐剧”,他们以为剧情结构和导演手法似乎还是百老汇的元素更多一些。尽管如此,我对该剧剧本的构思与写作还是颇为激赏,甚至感到有点意外——周龙第一次做歌剧,居然就摊上一个非常好的剧本,不仅主题情怀充沛新颖,更难得戏剧结构平衡精当,而且剧词写得意境迷离,可以说完全达到民间传说“歌剧化”的升华高度。

本来导演和舞美舞台的构思也颇巧妙,可谓深得“简约”真传。遗憾的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的合唱演员的穿着太过于“当下化”,而允许他们自由穿着所导致的结果是作为叙事者和旁观者的“芸芸众生”,其衣饰品味略显参差,在视觉上引起不适感。

担任《白蛇传》伴奏的仍是刚演过《赛魅丽》的中国爱乐乐团,他们的声音一下子又非常现代了,当晚所表现出的凌厉和怪异,如果录下音在高级音响系统上重放,相信会达“发烧级”。美中不足的是羽翼未丰的年轻指挥林大叶十足暴露出他在指挥歌剧方面的经验欠缺,他要么只是专注于乐队的演奏(声音控制很好,音色剔透缤纷),要么便是盯着歌手演唱机械地打着拍子(很容易产生“音响暴力”倾向)。一个歌剧指挥如何将歌声与乐声汇集一处,如何以控制力与激情将戏剧推向一个个逻辑节点,林大叶恐怕还有力不从心之感。在这里殷殷希望他今后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能够继续加强歌剧方面的训练和研习,当然也希望他的恩师们牢记循序渐进的道理,切不可爱才心切,“揠苗助长”。

女高音黄英本来是《赛魅丽》主人公的首选,但是她却在与中国相关的歌剧舞台炙手可热,导致本届音乐节两部歌剧角色的“撞车”。她没有让我们见识她在布鲁塞尔皇家莫奈剧院的风采,给了比她略小一号的徐艺俐在中国舞台风靡的机会。黄英演唱的白蛇极其投入,展现其十足魅力,只是一声声突兀的尖叫还是驱散了人们对白娘子的同情之心。小青由“男声女高音”扮演堪称神来之笔,值得大加褒扬。但周龙在“作曲家自述”里提到曾经有过请中国戏曲的男旦来饰演这个角色的念头,实在堪称谬以千里,他其实又混淆了历史上“阉人歌手”的不同类型与功能。作为半蛇半人、半男半女的角色,这一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据说是赞助人黄玳玲爵士夫人提供的建议)却是再正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整部歌剧,小青是最感人也是最具有戏剧价值的角色当无异议。

相对于白蛇、青蛇以及许仙的魔幻性及超现实,男低音龚冬建饰演的法海从人物造型到表演都过于写实,他自己粉墨登场的“原生态”表演,还不如小青在序幕中对他的描述更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白蛇传》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和美国波士顿歌剧院共同委约作品,从感情上说,我仍愿意把它当作“中国歌剧”。只是在我的一贯意识里,“中国歌剧”是不应当用英文演唱的。当听到一句中国人简单的询问语被用英语唱出时,全场不禁哑然失笑。我越发强烈感受到不论是“中国歌剧”还是其他不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歌剧”,以为用英语演唱就可以国际化、世界化,这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回顾歌剧的黄金年代已经在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和德国歌剧之外诞生了匈牙利、捷克、俄罗斯、波兰、西班牙等成功的民族主义歌剧。那个时期的稍后阶段英国以布里顿、蒂佩特、沃尔顿为代表的英语歌剧其实也属于“民族歌剧”范畴,其诞生的意义是一次普赛尔和亨德尔之后的复兴与崛起,和日后的英语成为国际语言根本无关。从这个道理上理解,“中国歌剧”的创作便没有必要通过走英语之路而实现其国际化,它即使以西方舞台为表演重心,也只能用中文演唱,不然我只能将其归类于“美国歌剧”(其实美国歌剧的诞生也是歌剧“民族化”的一种体现)。想想看,当今饮誉世界乐坛的英语系统之外的大作曲家如贝利奥、潘德雷茨基、亨策、利盖蒂或梅西安,他们怎能抛开自己的民族语言去写什么“英语歌剧”。在当今剧院“字幕”装置高度发达,其语言选择功能可以解决一切接受障碍的前提下,中国的作曲家只有继续寻找摸索中文音韵规律,坚持以中文谱曲配乐,才可能建立真正的“中国歌剧”风格,这条路虽然艰辛漫长,但方向一定是正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