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校园暴力,你我携手同行

(2016-11-20 16:52:53)
标签:

教育

班会课

魅力班会课

分类: 班会课教案

拒绝校园暴力,你我携手同行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向玉洁

【设计背景】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问题严重,影响恶劣。2016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对学生集中开展关于校园欺凌治理的专题教育,“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正视并缓解校园暴力问题已刻不容缓。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年轻易冲动,年轻缺乏经验,又处于问题多发期,他们需要学习,需要适应,需要必要的指导,那么,让学生如何不受校园暴力的伤害,并从主观上拒绝施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设计并开展这一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校园暴力。

2.指导学生掌握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3.引导学生坚决抵制校园暴力,不做施暴者。

【课前准备】

1.准备新闻视频及相关新闻。

2.制作课件。

3.学生采访。

【课的过程】

一、实例导入,引发关注

1.新闻再现

播放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片段,引发话题讨论。

2.说出身边的故事

联系片中新闻,交流身边故事。

二、简要概括校园暴力的特点

 1. 突发性。

 2. 伤害性。

 3. 团伙性。

三、多方采访,寻找对策

追问:校园暴力为何频频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

播放学生采访心理老师(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警察(从法制上强调不要惧怕校园暴力)、家长(遇到校园暴力后如何寻求帮助)的视频。

四、情景思辨,抵制暴力

设置情景思辨题,共同支招。

情景思辨题一

放学后,小童被班上几个男生拖进食堂后的小树林,接着他们轮番上前扇耳光,并威胁他少去招惹班上某位女生。

共商对策:保护好自己,尽量减小伤害;见机行事,向他人求助等。

情景思辨题二

    姗姗的父亲因偷盗罪进了监狱,一时同学对她指指点点。一天早上,同桌小月发现新买的词典不见了,她立即责问姗姗:“你把我的词典偷走了?”姗姗一脸迷茫:“什么词典?我没有见过啊!”“哼!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偷书贼!不是你才怪!快赔给我!”姗姗满脸通红,但坚决不承认。第二天小月竟找人在路上打了姗姗。

    共商对策:借助老师的力量解决问题,跟同学解释清楚等。

情景思辨题三

有同学问老师: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校园暴力,学习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有没有意义?

共商对策:有意义;以后万一遇到,才知晓如何应对;且对今后走上社会也有帮助等。

五、归纳要点,明确方法

1.班主任再做归纳:

1)遇事机智应对,学会自我保护。

2)避免不良交往,不要拉帮结派

3)发现暴力事件,及时报告老师。

4)强化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

2.引导学生拒做施暴者

班主任引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同时,更要从主观上拒绝成为施暴者。

3. 全班朗诵快板诗:

平安校园欢乐地,认真学习远暴力;

预防暴力有途径,减少孤单独自行;

不良交往莫涉及,坚决不搞小团体;

突遇暴力勿慌张,保护自己最要紧。

避其锋芒暂妥协,机智应变巧脱身;

情急之中看仔细,留取证据交处理。

不可持强凌他人,己所不欲需谨记,

知法守法齐努力;平安校园任我行。

六、寄语全班

寄语全班:我们都不希望遭遇校园暴力,坚决抵制遭遇校园暴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还校园一份安静祥和。

【点评】(丁如许)

看到这篇教案,我立刻与作者联系,课上了没有?作者告诉我,课已经上过,受到不错的效果。我很高兴,也欣然提笔写点评。

一、因时而动,体现责任担当。最近几年,全国一些地方校园欺凌事件多发,问题严重。今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意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开展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但一些学校、一些老师认为“与己无关”、“无从下手”、“效果难说”等作为托词。向老师和她的同事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认真研究学情,因时而动,体现了班主任的责任担当。其实,校园欺凌事件多发,正反映了许多学校德育工作薄弱的现实。只有全国一盘棋,人人尽责,个个尽心,工作才能有力推进。

二、重点明确,突出教育主旨。这节课重点明确,一是概括校园暴力的特点,警醒学生关注;二是指导学生寻访,剖析校园暴力的成因;三是开展情景思辨,学习应对校园暴力之策。特别是情景思辨题12,紧扣校园实际,设置不同起因、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不同事件引发学生讨论辨析,而情景思辨题3,则针对有些同学“与己无关”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拒绝校园暴力,可以防患于未然;不仅有益于当下,而且有益于长远。

三、加强指导,重在自我教育。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很容易沦为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向老师的这节课根据初一学生特点加强指导,重在自我教育。她指导学生开展多方面的走访活动:走访心理老师,听老师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走访人民警察,听警察鼓励不要惧怕校园暴力,走访家长,听家长讲述遇到校园暴力后如何寻求帮助。走访对象的选择,反映了老师的智慧。而走访过程是整合多路资源,吸取多方智慧,汇聚多方力量的过程,更是学生了解社会、增长阅历、丰富体验、加强自我教育的实践过程。而情景思辨题的讨论,则是学生经验交流、智慧共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如果说可以改进的话,那就是快板诗是如何产生的。教案中没有交代,估计是老师起草的。如果是由班上小诗人起草,老师、同学修改完善,就更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