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口财经时评 |
何亚福
1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二孩时代”人口增长乏力,政策供给必须加快步伐》的文章说:“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数字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比上一年下降了0.52‰,仅为12.43‰。换算成百分比,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4%,横向比较少子化极度严重的近邻日本,2015年的数据为1.46%。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类似的说法还真还不少,例如,1月23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全面两孩”更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章和澎湃新闻网刊登的一篇题为《“全面二孩”后人口不升反降,要为“造人”减负》的文章都说,2017年中国出生率换算成百分比为1.24%,横向参照“少子化”极度严重的日本,2015年的数据为1.46%,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
上述几篇文章把出生率与生育率混为一谈了。事实上,2015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为1.46(后面不带百分号,也不带千分号),出生率约为8‰,可见,中国的出生率仍然高于日本。至于生育率,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数据,则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05,确实低于日本,但这个数据在人口学界存在争议,卫计委也不承认这个数据代表真实的生育率。
那么,出生率与生育率有何区别呢?我在《人口危局》第2章说明了这两者的区别:出生率与总人口有关,而生育率与育龄妇女数量有关。例如,有两个村子A村和B村,人口都各有1000人,但育龄妇女人数不相同:A村有400个育龄妇女,B村只有200个育龄妇女。在某一年这两个村子都分别出生了20个婴儿,那么这两个村子的出生率是相同的,都是20‰;但生育率并不相同,A村的生育率只相当于B村生育率的一半。
由于总和生育率(英文是total fertility rate,缩写为TFR,有时也简称为生育率)是平均每位妇女生育的孩子数,所以不能带千分号。如果是“一般生育率”(指某一年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婴儿数,英文是general fertility rate,缩写为GFR),则需要带千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