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句式——被动句

(2012-01-26 15:38:55)
标签:

杂谈

被动句 

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 

(一)”“被动句。  1、见+++施动者。  这是”“被动句的基本格式。,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  2、见+动。  ,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  3、动++施动者。  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  4、受+++施动者  也是”“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替换了,其它未变。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 

(二)”“被动句  1、为+施动者++动  这是”“被动句基本格式,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翻译为删去不译。如: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  2、为++动  这是”“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  3、为+施动者+动  这是”“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翻译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4、为+动  这是”“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翻译为。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 

(三)被字被动句  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  1、被+动  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  2、被+++施动者  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 (四)意合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就行了。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可以发出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支配的对象,而是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