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旁松岿寺——踏访徐霞客的足迹之四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西南集 |
踏访徐霞客的足迹
贵州游侠
《三联生活周刊》要作一篇徐霞客的专辑,派出了数组记者前往相关的各个省份,其中贵州有一个组。
他们联系贵州的同行,希望能够介绍一些熟悉情况的人,辗转找到了我。
周二我在家中接待了记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我所知道的徐霞客在贵州所经过地方的情况。得知他们接着就要去实地踏访,却没有交通工具且没有向导的情况,我主动提出开车送他们去,由他们负担油费和过路费。由于周三他们已经约好另外的人一同去徐霞客由桂入黔的独山县采访。遂约定周四至周末由我作为向导与他们前往贵州西部寻访。
周四上午九点,我如约来到记者们住宿的酒店,接上二位记者后出发了。其中一位女记者姓X,男的是摄影记者姓C。
四、古驿道旁松岿寺
周五起来后,向窝沿乡、罐子窑乡方向驶去,过罐子窑乡后到达松岿寺停车,寺庙在公路左侧约百米处。路旁有文保碑和一些古石碑,旁边的山坡上有许多古树。
松岿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称“五龙观”,清顺治年间增修,更名为“松岿寺”占地面积2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2平方米,寺内原有木雕像21尊。
古驿道原来就在公路沿线,面对寺庙的右侧山脚还有一座石拱桥,现在都已经完全没有了踪迹。我请他们先拍摄寺庙外观,我去找人开门。
向一位蹲在路旁的人打听得知要到公路来路方向的对面人家去询问,于是我就走了过去,运气不错,院子里就有一位老人在收拾红薯,我对他说,我送两位北京的记者来,想看看松岿寺,他说没有通过文物局吗,我说还没有来得及。他说如果是文物局我还不开门,遂打电话找人开门,打电话后问我需不需要他给我们介绍寺庙的情况,我说当然欢迎了。于是我们就走了过去。拍摄了庙门口的两个雕刻十分精美的大理石狮子。
在寺庙外面,他详细地介绍了历次寺庙修复的情况,对于不按原貌修复也和我一样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还说修葺大殿时随意改变原来的结构,并把高度降低了80多厘米。
等了一会,一位骑摩托车的中年男子来开了门,我们走入参观,寺内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大匾还是老物件。匾上有“大雄宝殿”大字,抬头为“民国二十年春XX”,落款为“住持耿天瑞率刘大典、秦明贤敬立”,其余只有石墙和一些柱础是老的了。
文保碑显示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位主人还喋喋不休地向我们叙述,希望通过我们能够使寺庙合法化。我们也只能答应尽力。
谢过后驱车离开这个我已经到过三次的古寺。
这次踏访的地方对于我来说都是二至四游了,但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悟,徐霞客先生不辞劳苦、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停地探查、寻觅美丽贵州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奇景密境。
(游览日期:2021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