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隘哈马关——踏访徐霞客的足迹之三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黔西南集 |
踏访徐霞客的足迹
贵州游侠
《三联生活周刊》要作一篇徐霞客的专辑,派出了数组记者前往相关的各个省份,其中贵州有一个组。
他们联系贵州的同行,希望能够介绍一些熟悉情况的人,辗转找到了我。
周二我在家中接待了记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我所知道的徐霞客在贵州所经过地方的情况。得知他们接着就要去实地踏访,却没有交通工具且没有向导的情况,我主动提出开车送他们去,由他们负担油费和过路费。由于周三他们已经约好另外的人一同去徐霞客由桂入黔的独山县采访。遂约定周四至周末由我作为向导与他们前往贵州西部寻访。
周四上午九点,我如约来到记者们住宿的酒店,接上二位记者后出发了。其中一位女记者姓X,男的是摄影记者姓C。
三、古隘哈马关
沿滇黔公路前行,这条公路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延伸段,抗战时期的物质都是从缅甸经云南到达贵州,然后运往重庆方向,当时这条路十分繁忙,曾经是车水马龙,往来车辆络绎不绝。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描写的就是保卫这条公路的故事。
前行到达哈马村,这里是我第三次到达。开车左传进入村中,然后继续左传接近关楼,停车后沿路前行,就看到了一座石头砌筑的二层建筑。
迎面有一个门,现在被拦住了,里面有菜地。原来另侧有阶梯向下,走出关楼,现在也被填平了。
沿关楼左侧的公路走过去,当年修建滇黔公路时,一位负责人的家就在关楼旁边不远的高处,于是就把走向定在了这里,从关楼旁边经过后沿左侧的岩壁前行,然后依岩壁左转。后来改线不经过这里了。
走到关楼另端,这里有石拱门洞,但被石块砌墙封闭了,门上方镶嵌有石匾“玄天宝殿”,抬头有“永宁州知州毛X立”,落款为“万历戊午”字样。
关前有小路通往前方,正前方远处山上有一块斜立如蛙的巨石,估计就是“哈马”地面的来历。
右前方有一个洞口向下的大溶洞,我曾经进去过,洞中有一幅摩崖石刻。由于天色已暗,我们没有前往。
沿滇黔公路到晴隆县然后上高速到普安县住宿。
(游览日期: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