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贵州游侠
贵州游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064
  • 关注人气:4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2017-03-02 15:06:30)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贵阳集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

二、华家阁楼

贵州游侠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在贵阳市老城墙的东门附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阁楼建筑群,这里叫做“大觉精舍”,俗称“华家阁楼”。阁楼正好位于古城墙之上,城墙下面有贵阳的一处古迹:君子亭。华家阁楼与不远处的文昌阁遥相呼应。各领风骚。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建造这座建筑群的人叫做“华之鸿”,是贵州近代出名的人物,早年从政,后退出政界。他从经营川盐起家,逐渐开始创建仁怀茅台镇的“成义烧房”即当时数家茅台酒之一的华茅。后来逐渐成为了贵州出版印刷、教育及慈善事业的数一数二的大家。当时在贵阳有“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之说。

大觉精舍占地5000余平方米,系四合院建筑,主要建筑是占地160平方米的阁楼,阁楼为五层五重檐八角攒尖顶木制阁楼,其一楼为四方形,阁楼总高25米。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阁楼对面是藏经楼,一、二楼都有通长的回廊,与两厢都是二层木楼,藏经楼与两厢并不相接,有数米的空档,由木梯及回廊连接。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阁楼建于1924年,当年分别设为佛殿、藏经楼、僧舍、斋房等。二十年前为贵阳市职工中专所在地,现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资料

华之鸿(18711934),贵州省杰出的实业家。字延厘(延仪),汉族,祖籍江西临川,1871年生于贵阳。

华之鸿1896年由副贡生选授仁怀厅儒学训导。1902年弃官回到贵阳。从1905年到1907年,他与唐尔镛任可澄创办了规模、设备在清末领袖全黔的贵州通省中学堂;受命与唐等筹款开办了优级师范选科、宪群法政学堂;合资、独资创办了团溪两等小学堂及息烽寨底文昌阁小学等校。1907年又出资参与创办了《黔报》。同年,被推为商务总会会长。1909年,宪政预备会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且为重要资助人。辛亥贵州光复后,他由谘议局议员被推为新政权的财政部副部长兼官钱局总办。1912年,唐继尧入主黔政,任都督府财政司司长兼官钱局总理。1913年,任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

    1917年以后,退出政界,专门经营商业。早在1909年他秉承父志毅然投资白银20万两,由日本购进机器设备,于1911年正式创办文通书局于贵阳。它是当时贵州最早使用先进印刷机器的工厂。1927年,又在文通增设图书部,与京沪各大书局订立合约,将国内各种新旧图书仪器运黔推销。抗战时期(其子华问渠掌管经营)文通已成为全国七大书局之一。    1914年,华之鸿又出资白银60余万元由日本购进机器,建永丰纸厂于贵阳城南小团坡,并于1919年正式开工。同时,他还着力投资扩大其家设于茅台的成义酒厂的生产能力(最高年产达3万斤以上)。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成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此外,为地方经济发展便利起见,1912年,华之鸿与徐屏臣(贵州总商会会长)出资5万两,开凿乌江航通;实行开凿并请人试航。工程得大半,因地方多故,事竟中缀。华之鸿一生,居官、兴学、办实业。他长于经济,为财政部长、司长时,面时财政无序,支用浩繁,他擘划经营,清理整顿各项税务,编制预算,统一收入,显现出卓越能力;护国反袁时,他带头捐资助饷,甚至不吝以私财5万余元平息挤兑之风,使新政权得以稳定而渡难关,有毁家纾难之节;他出资兴学、办报,且将上百万巨资投入“文化实业”,在那个时代,足见其卓识远见及敬恭桑梓之情。更不说文通的创办开了贵州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此外,他“平素自奉极薄而性好施与”,自清末以迄民国初年,先后为四川、皖北、华洋义赈会、全黔义赈会及各地水旱火灾捐资数十万两;至于乡党亲友之贫困更乐于捐输,足见其仁爱之心。
   
华之鸿时代,军阀混战。历届军阀政府当政,注定了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艰难的命运。文通、远丰先后遭回禄之灾,永隆裕的被迫停歇,使华之鸿“振兴实业,以济民生”的理想破灭。晚年,他皈依佛门,究心佛事。193437日病逝家中,终年64岁。

 (游览日期:2017年2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