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二、华家阁楼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贵阳集 |
在贵阳市老城墙的东门附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阁楼建筑群,这里叫做“大觉精舍”,俗称“华家阁楼”。阁楼正好位于古城墙之上,城墙下面有贵阳的一处古迹:君子亭。华家阁楼与不远处的文昌阁遥相呼应。各领风骚。
建造这座建筑群的人叫做“华之鸿”,是贵州近代出名的人物,早年从政,后退出政界。他从经营川盐起家,逐渐开始创建仁怀茅台镇的“成义烧房”即当时数家茅台酒之一的华茅。后来逐渐成为了贵州出版印刷、教育及慈善事业的数一数二的大家。当时在贵阳有“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之说。
大觉精舍占地5000余平方米,系四合院建筑,主要建筑是占地160平方米的阁楼,阁楼为五层五重檐八角攒尖顶木制阁楼,其一楼为四方形,阁楼总高25米。
阁楼对面是藏经楼,一、二楼都有通长的回廊,与两厢都是二层木楼,藏经楼与两厢并不相接,有数米的空档,由木梯及回廊连接。

阁楼建于1924年,当年分别设为佛殿、藏经楼、僧舍、斋房等。二十年前为贵阳市职工中专所在地,现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资料
华之鸿(1871-1934),贵州省杰出的实业家。字延厘(延仪),汉族,祖籍江西临川,1871年生于贵阳。
华之鸿1896年由副贡生选授仁怀厅儒学训导。1902年弃官回到贵阳。从1905年到1907年,他与唐尔镛、任可澄创办了规模、设备在清末领袖全黔的贵州通省中学堂;受命与唐等筹款开办了优级师范选科、宪群法政学堂;合资、独资创办了团溪两等小学堂及息烽寨底文昌阁小学等校。1907年又出资参与创办了《黔报》。同年,被推为商务总会会长。1909年,宪政预备会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且为重要资助人。辛亥贵州光复后,他由谘议局议员被推为新政权的财政部副部长兼官钱局总办。1912年,唐继尧入主黔政,任都督府财政司司长兼官钱局总理。1913年,任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