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一、王伯群故居

分类: 贵州游侠游记贵阳集 |
贵阳城内的民国建筑
贵州游侠
一、王伯群故居
在贵阳市万东桥和护国路交叉口,有一栋造型优美的西式建筑,这就是建于百年前的王伯群故居。
王伯群故居地处高岗之上,一侧有稍弯曲的石板阶梯向上,估计是原来进出故居的主通道。
由另侧的车道进入,有“贵州省文物保护碑”。
故居是一栋二层楼房,一侧有圆形的三层塔楼,塔楼楼顶是圆锥形的,有数道纵向的须状装饰,其间是水波纹形状的装饰图案。最高处有宛如洋葱头的尖顶。各层都是圆拱形窗框,外部设木制百叶窗。
地面一米高是用精石料修建的,有许多方形的孔洞,估计地面以下有地下室,孔洞应为通风孔或枪眼。
靠近塔楼有圆弧形的石板阶梯,主楼两层四周均有通长走廊,外有木制栏杆。
二层的方形砖柱上部都塑有白菜,这是这个时代仿西式建筑所共有的特征。在稍后修建的桐梓系军阀中的周西成公馆、王家烈公馆及蒋在珍公馆中都有白菜雕塑,寓意清正廉洁。
主楼顶部有一间亭式房屋,其顶上两侧有火焰形状的装饰,中央是一个有窗的小阁楼。
王伯群故居建于1917年,迄今刚好百年。该建筑设计与建造均十分精良,故历经百年而保持完好。
王伯群:1885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城郊景家屯,系贵州兴义系军阀鼻祖刘显世的外甥,在兴义笔山书院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适逢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倡导革命,遂于章太炎等人加入了孙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革命活动,并与梁启超等结识。1915,王伯群参与蔡锷等策划的护国运动,后任国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长。
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厦大学},
1944年,王伯群因患胃病在重庆去世,享年不到六十岁。
王伯群生前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及【伯群文集】等著作。
王伯群故居曾经作为“黔西南州政府驻贵阳办事处”。1985年,贵州省政府将故居归还给王伯群遗孀。
当年在这一带,有许多贵州名人的宅院,如云南、贵州省长任可澄、护国军将领戴戡等。在护国运动后将此路叫做“护国路”至今。
(游览日期:2017年2月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