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陶瓷(清代上)

标签:
上海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清代康熙雍正瓷器远行客旅游 |
清 雍正
[一个人的旅行--上海 江苏 山东 山西 内蒙古 宁夏
2013.3.30--5.16
http://s12/bmiddle/70ef3d14ge1889244cb7b&690
1、顺治
http://s11/mw690/70ef3d14ge1887d7445da&6902、康熙
金釉器是以金粉调和胶水用低温烘烧而成的,烧成之后,再用玛瑙在其表面碾磨,从而得到光亮的釉色。以金色装饰瓷器始于唐代,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在瓷器上运用描金手法,而通体施金釉的瓷器,直至康熙晚期才首次出现。
3、康熙
这种瓶的造型奇特,创意不知来自何处?也不知作何用?
4、康熙
这件瓷器是外销欧洲的青花瓷器,样式和装饰为欧洲人所喜爱。
5、康熙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用来盛水洗笔。
http://s9/mw690/70ef3d14ge1888ef94c08&6906、康熙
尊是一种陶瓷或青铜容器,先秦时用作酒器或用于祭祀。其形制为敞口,
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因其始产于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而得名,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预先在1300°C高温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800°C低温烘烤而成。
9、雍正
茶叶末釉是铁结晶釉中重要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高温
还原焰烧成。传世品以雍正和乾隆时期最为多见,雍正时制品多偏黄。
“青花红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先烧成青花瓷器,
再在釉上用铁红描绘图案,然后低温烘烤而成。
11、雍正
从瓷器图谱看这种瓶称为“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一种瓷器造型,
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器,以海水龙纹为贵。
12、雍正
http://s7/mw690/70ef3d14ge1f0506da190&69013、雍正
14、雍正
15、雍正
http://s15/bmiddle/70ef3d14ge087d606793e&690
16、雍正
http://s8/bmiddle/70ef3d14ge087d82caa57&690
17、雍正
http://s3/bmiddle/70ef3d14ge087db9ab972&690
18、雍正
http://s16/bmiddle/70ef3d14ge1f08204823f&690
19、雍正
“松绿釉”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炉均釉创于清雍正年间,得名仿钧窑紫红斑所作的低温颜色釉,800℃左右烧成,以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制品最精。
20、清
21、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