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创业板高管离职
(2010-12-10 13:58:02)
标签:
财经套现创业板公司高管资本收益杂谈 |
2009年10月30日,历经九年论证和探究,创业板登陆深交所,为中国股票市场再添生力军。截至2010年10月13日,共有127只股票挂牌上市,后续将有更多的股票加入创业板行列。
截至10月下旬,共有超过60余位创业板高管以离职套现的方式结束资本市场之旅,笔者认为,其罪难究,其情可原,有必要指出的是,笔者并非上述高管的代言人。
当股价持续上扬,创业板原始股东和高管的账面收益会大幅提高,当该收益远大于实业投资所得时,高管套现离场的动力将日显充足,一旦限售期结束,解禁狂潮势不可挡。笔者的疑问是,如果上市公司对应的股票价格持续走强,原始股东和高管何以会选择离场?
投资,不管是实业投资还是证券投资,是为了取得资本收益,当预期资本收益较为乐观时,投资人会制定投资策略。创业板公司,意为高科技、高潜力、高发展公司,上市有助于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也有利于此类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并通过二级市场造福投资者。创业板公司原始股东创办公司的最直接目的是盈利,公司(此处不包括具有国企背景的创业板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为自然人,对于自然人而言,投资具有预期性,即投资具有目标。当公司股票以高市盈率发行,甚至以偏离于公司业绩的态势持续走高时,公司投资人的预期收益会以所持股票的市值来达到,于是,投资人面临抉择,而作出抉择是不容易的,因为该抉择是在目标达到后所要作出的,何去何从?辞职!
辞职并不等于套现,套现却要以辞职为前提,其实笔者认为,套现一词并不十分准确。就投资而言,只要投资策略得当,只要不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任何获取收益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投资者个人而言都是明智的、理性的。当前高管离职的所谓“套现”行为是无可厚非的,此种行为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缺失信托责任、道德素质低下等等,炮轰高管离职的行为并不是社会的健康行为。
高管离职只是表象,过于关注表象而忽略内在的因果联系并不能给股市带来实质性的改善,换言之,高管离职绝非偶然现象,笔者甚至断言,假如国企高管可以轻松离职套现,那么离职的高管远不止六十多个,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之言。股票市场成为部分人的聚宝盆绝不是这些人所能决定的,部分高管只是顺势而为,无须刻意谋划。创业板上市公司从拟上市到高管股份解禁的整个过程,涉及诸多流程和具体细则,一旦流程衔接适当,规则不尽科学,那么,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有人说,创业板高管密集离职行为会重挫股市,尤其是创业板,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逆向思维的存在,才有了对离职高管的抨击热潮。我国股市发展时间毕竟相对较短,不够成熟,很多因素都可以引发股市下挫,绝不能简单归咎于高管离职行为。
相由心生,祸从根起,如果投融资环境持续向好,社会积极营造双赢和多赢的有利局面,股市不至于成为创业板高管圈钱工具;如果法律持续完善,管理层强化监管,创业板高管套现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当然,高管离职本身是小问题,但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忽视,也绝非朝夕之间就能解决,需要的是时间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