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自费出书文化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他曾因一部四幕话剧《扬帆万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全家被破格从新疆调至北京。
他曾顶着重重压力写出反腐剧作《苍天在上》,收视率曾达39%,几乎与《新闻联播》持平,成为万人空巷的国民现象级作品。
后来,他陆续创作出“反腐四部曲”——《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与张平、周梅森并称为中国反腐写作的“三驾马车”。
他就是陆天明。
从十二岁开始写作,到如今已届八十高龄,他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时代的嬗变,在时代起伏的犬牙交错中,调整自己的步伐。
长久以来,陆天明致力于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沿途》是他少有的以自身经历为依据、用文学的方式有分寸地表达出来的作品,可以说与作者本人的生命轨迹水乳交融。
这是与共和国同成长一代人的奋斗史,也是我们父辈的故事;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父母的过去,走进他们赤忱、冒险、困惑、蹉跎的前半生,
那么,请从这本书开始。
共和国历史的深沉回望,蹉跎岁月的青春志书
写下我们的一生,并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
剖开这些文字,会有血流出来
知青文学?反腐小说?为后一代理想主义者立传
内容简介
该小说承续《幸存者》的脉络,谢平、向少文、李爽在大西北的卡拉库里荒原经历了种种磨砺与伤痛。十几年的知青岁月之后,返乡潮起,重归京沪,崭新的时代已然到来。然而,在新旧交替的漩涡中,反腐斗争、思想异化、阴谋罪孽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如一叶扁舟,裹挟其中,破浪而行。所幸,风云翻覆,面对重大变局,他们恰似时代的骄阳,坚守信仰之光不灭;又似一块块拼图,际遇交错咬合,演绎出一首生生不息的人间史诗,让我们得以看清当代中国的来路与前程。
青春无悔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波谲云诡的迷途,浴火而生的中国。作者重返历史现场躬身勘察,以后一代理想主义者的命运为主线,以饱满情感和泣血之思描绘出这群共和国同龄人的思索、追求和奋斗,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的备忘录。
作者简介
陆天明
作家,编剧,祖籍江苏。生在昆明,长在上海,两次上山下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度过难忘的青春年华。后长期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泥日》《桑那高地的太阳》《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木凸》《高纬度战栗》《命运》《幸存者》等长篇小说和多部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影视剧。曾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金鹰奖,以及国家图书奖。
媒体评论
他是一个思想型、信念型、苦行型的人。他忧国忧民,他期待着热烈的奉献和燃烧,他完全相信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文学的力量、语言文字的力量。
——人民艺术家 王蒙
他一方面很看重现实存在,另一方面又心存纯文学的梦想。他不太愿走到象牙塔中去,同时又避免成为简单的观念的传声筒。陆天明似乎想在二者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既不失诗人固有之血脉,又成为现实本真的传达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孙郁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四周一片漆黑。
停稳车,李爽按了两下喇叭。正前方的黑暗中即刻闪出一片亮光。就着这片亮,谢平和小满隐隐乎乎地看出这片林地竟然还是个坡地,好像是向着一条小河(或小溪?)倾斜去的。小河旁由人工栽起的一排青杨树,瘦且高且整齐。谢平从细密的雨点声中分明还听到了河水的淙淙声和林下风穿掠时定会发出的那阵哗哗声。随即从这片亮中,走出一个人影。“人影”打着伞。热情。应该是李爽和少文的熟人。因为这“人影”不仅和这二位握了握手,还很“西方”地和他俩分别拥抱了一下。
“想着你们也该到了。我这儿的确有点远。辛苦各位。一路还顺吧?”“人影”开口。大概其三十出点头。应该是车上这三位男同胞的同龄人。也可能还小个一两岁、两三岁。但一脸的自信老练和沉稳却不是车上那三位可比的。他身材中短。留着小平头。裹件很干净的军棉大衣。当然是旧的。大衣里穿一身蓝卡其中山装。没系领扣。因为敞着,所以还能让人看出贴身穿的是件很旧的淡黄色圆领老头衫,也就是后来被人称为“T恤”的那种玩意儿。走近了才看出此哥儿们有点瘦。脸型倒还方正。扁平。也许是灯光的缘故,也许是经常熬夜的缘故,脸色显得有点黄白。鬓角长长,连着一部修剪得不那么整齐的大胡子,加上嘴唇上那一抹很有特色的胡髭,让他像极了一条西北回族汉子——可惜个头矮了点。后来证明他不是“西北”的。更不是回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族“北京娃”。
“那,就是谢平夫妇了?这是你们的孩子?长得挺虎头虎脑的嘛。还没睡醒哦!”他上前来笑着先胡噜了一把小别根的大脑袋,然后才和谢平、小满握手。一口纯正爽脆的京腔,让人听着舒服。得劲儿。没有更多的寒暄。随即推开一扇高大结实对开式生铁铸花院门。门上的黑油漆在几经寒暑风霜后略显斑驳。门鼻子上则吊着一串铁链和一把硕大的铜锁。似乎表明近来少有人在这儿驻扎。把这一行人领进院。例行性地带他们先把整个院子粗略参观了一个遍。院内,几间青砖砌起的屋子围成个“凹”字。每间屋子窗框的材质都是当年少见、十年后才真正流行起来的那种高端铝合金。按说这么偏僻的地段,这么个大院,怎么都应该有一条或两条高大而训练有素的德国黑背狼狗看守。但没有。这也印证了谢平他们的猜测,这院子少说也得有一两年没人住过了。所有的房间里虽然家具齐全,但都空关着。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一点异样。落寞。只是在坐北朝南的一间大屋子正墙上挂着一幅行草中堂,写的是北宋林仰的《刘阮祠》:“深树冥冥一径风,溪流应与十洲通。仙家日月无人识,只爱桃花二月红。”
向少文问“小平头”:“这幅字是您写的?”
“小平头”笑笑:“我哪有这把刷子。是我们的一个同志上外头求来的。我们当时还不是跟你们一样,该练字学琴的时候都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嘛。落下的人生功课真不是一星半点儿!”然后他指着屋子里的摆设对谢平说道,“所有屋里所有的家伙什随便使。”在一个当书房使用的屋子里坐下后,他又这么交代谢平:“您两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在这儿的居住时间。只要在走以前替我把大铁门锁上就行了。电话、水电费都不用你们管……”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jwtxbooks.com
投稿邮箱:178721100@qq.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