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情跟着节气寻人间清欢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文化自费出书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l 一本美学之书,带你发现节气之美,享受东方美学生活——
每个节气来临,你可以带上这本书,去拜访一棵树、欣赏一朵花;可以像本书作者那样,在各地结交几位花朋、树友,每个节气定期拜访它们,给旅行一个美好的理由。
l 一本疗愈之书,帮你从山林草木获得疗愈身心的力量——
当工作使你身心俱疲时,当挫折让你沮丧灰暗时,可以带上这本书,走进草木有情世界,把心温柔地托付给自然,你会见证草木疗愈身心的力量。
l 一本实用之书,教你制作时令花馔美食——
你可以参照本书,按节气为自己和家人制作一份花馔美食。草木芳华,诗酒茶香,伴你四时风雅、岁岁清欢。
l 一本唯美之书,美文美图赏心悦目——
作者手绘51幅花木插画,53张四季摄影。
l 赠送《廿四节气赏花木手册》——
列举每个节气中国各地32种花木的346个观赏地点,一期一会,让你不再错过花木最美好的观赏季节。
内容简介
草木有情,人间清欢。这是一本介绍四时花木、节气旅行、时令风物的生活美学之书。全书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主线,书写了全国各地六十余种有人文底蕴和历史背景的树木花草,它们就像一期一会的朋友,等候有情人的定期拜访,在一年一度的相遇、重逢里,互照彼此的成长。作者以童心和文心,记录这些相遇、重逢的美好时刻,昭示一种人与自然相依相生、相伴相长的生活方式,以及从自然获得疗愈与启迪的智慧。
本书配有作者手绘插图、花木摄影百余幅和二十四种时令茶点制法,附赠《廿四节气赏花木手册》,用深情、唯美全方位拥抱草木有情世界。
作者简介
殷若衿,作家,文化学者,东方美学生活践行者。自幼习中国画。2012年始学习易学、香道、茶道、插花、中医等,为国家中级评茶员。喜爱自然,喜爱草木,喜爱旅行。已出版散文集《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时间智慧》《印度拾尘记》。
目 录
目录
序/蒙中(竹庵)
自序
立春
踏雪寻梅 /3
香雪海 /9
梅花冢 /13
超山访梅 /16
雨水
西湖二月柳 /22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自序》金句摘录:
我有在每一个新年来临之前,回顾过去一年照片的习惯。几年下来,我发觉,每年除了与小孩子、家人、友人在一起迸发的真情真意的闪光瞬间,最使我放松、愉快的,便是与花草在一起的独处时光。
比如,我在这一年爬过了早春苏州香雪海的梅花山,站在了初夏苏州艺圃的蔷薇花下,赏过了六月西湖的荷花,嗅到了八月灵隐寺法云村满谷的桂花香……每一个瞬间,都曾令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轻轻撞了一下。与四季流转的美好在一起,此人间清欢,令我内心最为富足喜悦。而这一年在人间获得了名与利上的多少成就,倒是其次了。
经年累月下来,已然在中国的土地上结交了许多“花朋树友”。有些花草树木仅为一面之缘,却依然生长在记忆里;有些则成为老朋友、旧相识,一年一度,一期一会,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最后竟已相看如知己。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读殷若衿写的关于草木的文字,既能读到写作者的生命自觉,也能读出画者的审美视角,还有行者般的追寻草木之美的愿力,以及同为草木之友的诸多共鸣。她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东方美学充满信心的人,一个喜欢和草木交朋友的人,她那些赋予草木文化生命和美学力量的文字,反过来也滋养着她充实而美好的生命。
——知名书画家 竹庵(蒙中)
我常常有感殷若衿的忙碌,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她都在天南海北赏花访友,这份洒脱自在,常人不能及。在她眼里,草木有情,万物有灵,且正用一种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读她文章,如与她同游,涓涓慧泉可以濯心。《草木有情》不是将草木拟人,而是叫我们稍稍放下人的狭隘骄傲,换个视角看待万物。
——青年作家 东来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洛阳牡丹记
辛丑年谷雨日,恰逢洛阳城中微雨。蒙蒙细雨中我漫步隋唐遗址,访问人间谷雨花——牡丹。
牡丹又名谷雨花,顾名思义,是指牡丹多在谷雨时节盛放,然而这一年却是例外,许是春暖得早,大江南北人间百花,花期感知暖流,几乎都提前了十来天。到洛阳之前,有朋友说,他们刚刚从洛阳来,牡丹花几乎尽数凋零,已经看不到什么了,劝我不去也罢。我却不死心,好像内心有预感自己不会错过与牡丹的这场约会,照例撑着伞来到隋唐遗址,寻求与牡丹的偶遇。
牡丹在唐代开始被封为百花之王,它的草本姐妹芍药则被封为花相。大唐盛世,上自天子朝臣,下至庶民百姓,皆倾迷牡丹。唐皇李隆基在骊山命人一口气种植了一万株牡丹,色样各不同。牡丹花开之时,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衣袂飘举,李白有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刘禹锡诗中描绘“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的《买花》诗中更可一窥当年京城人沉迷于牡丹的痴态:“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今人到洛阳隋唐遗址来探寻牡丹,不仅为赏牡丹,也许一并缅怀了那如牡丹般秾艳盛放、花团锦簇的大唐盛世。
而我眼前的隋唐遗址,昔日的大唐都城胜景早已不再,城池楼阁,万千灯火,皆归于尘土,只剩下今人植就的几何图案现代绿化园林,让人无法借此回溯昔日大唐的风采。雨天的隋唐遗址游人不多,并没有“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描绘的人头攒动的热闹,不过却可以在雨中清清静静地寻花,赏花。
路上,偶然见到有三两朵白牡丹开着,其他牡丹果然已任由雨打风吹尽了。唐代诗人王贞白《白牡丹》诗说:“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一直喜爱白牡丹的素洁,雨中的白牡丹更加美得纤尘不染。那半透明的花瓣,挂着晶莹的雨滴,好像白蝶之翼,好像是用最薄的白宣纸裁剪出来的,又好像肤若凝脂的美人挂着泪滴的雪白脸颊,格外令人怜惜。
作别白牡丹,走到牡丹园深处,渐入佳境。原来,牡丹园的园丁为一些名花品种搭上了雨棚,那雨棚下的牡丹竟开得一如往昔般繁盛,丝毫未被近日的风雨侵袭凋败。
仔细看那些品种,晚景竟也不输盛花时,有许多品种都是别处从未见到的,真是大开了眼界。
最稀奇的品种是豆绿,两朵豆绿牡丹花,花瓣内缘是极其鲜嫩的绿,鲜嫩得像可以掐出水,而花瓣外缘却是白,好像用羊毫毛笔晕染出来的渐变色。两枝豆绿花朵一左一右相对,好像在窃窃私语。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http://www.jwtxbooks.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前一篇:入世的巅峰:看不见的清明上河图
后一篇:鹅公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