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场域

(2022-11-03 13:21:33)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文化场域
编辑推荐

组织就像能量场

文化的场域,也是人的场域

本书是一种“探询”,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上的“超链接”

用不同的组织文化问题,串联起不同的关键点

总结万科和湖畔创业研究中心的职业训练和从业思考

 
内容简介
      2007年作者加入万科,在地产行业深耕10年;2017年加入湖畔创业研学中心(前湖畔大学),从做业务到学组织,打开了HR和组织发展的新视角;2022 年心怀“让人和组织更美好”的个人使命,开启组织文化研究与实践的转型之路。

      作者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走过世界很多城市,曾供职于万科、阿里、融创三家中国本土500强企业,曾服务于国际体育组织,又创办过非营利性社区基金会,在地产、互联网、体育、公益等行业跨界行走,进入一个又一个文化场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组织文化。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多年工作观察到的10个常见的组织文化问题,并且分别从“人的发展”和“组织发展”的角度,各提出10个关键点,探讨文化问题背后的人性和组织惯性,希望通过本书,能让读者看到组织个体现象背后的原因,探寻组织文化形成的更深层次的机制和底层逻辑。

作者简介
       沈老板

      本名沈毅晗,1979年生,祖籍杭州,早年留学英国,获得项目管理硕士学位,现为英国城市学学会AoU (Academy of Urbanism)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客座教授。

       2007年加入杭州万科,2011 年担任良渚文化村商业配套负责人,参与社区文化营造,被村民们称为“村干部”。2016年担任良渚大屋顶馆长,著有《走进梦想小镇》。2018年与18位村民、阿里公益、南都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办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2022年担任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

       热爱赛艇与登山,曾任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王石的助理、推广委员,其间执行湖畔二期、三期赛艇训练营。2017年加入湖畔创业研学中心,负责新校园的开发建设,2020 年8月新校园建筑落成交付运营。2021年进入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领域,专注研究组织文化变革与领导力发展。2022年加入福道咨询,成为全景领导力LCP(Leadership Circle Profile)认证教练。

目  录
第一篇 
文化通病:人与组织的共通性,
企业里常见的10个组织文化问题 / 1
组织惯性: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 3
文化稀释:企业做大了,味道变淡了 / 13
老人文化:老白兔看似无害,留着却后患无穷 / 18
山头主义:让组织板结,让部门墙高矗 / 23
保姆心态:爱与不爱,才是最根本的区别 / 31
简单粗暴:就事论事的另一面,是不以人为本 / 36
官僚文化:科层制组织的跌落陷阱 / 41
戏精文化:心口不一,价值观不看口号看行动 / 47
视人为器:旧工业时代的管理思维 / 53
文化不自信:邻居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 / 58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自序

我出生在杭州西湖边,成长在千岛湖畔,我的童年记忆除了玩耍就是学习,底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青年”。大学离开杭州,前往苏州学环境工程,又转道英国学习项目管理,2005 年完成硕士学业回到杭州开始工作。在当时的杭州,能够接受海归的外企寥寥,阿里巴巴还是一家看起来像eBay的电商公司,房地产行业正如火如荼,我便一头扎了进去,一待就是15 个年头。
2007 年7 月,我幸运地加入了万科杭州,在此工作了近10 年。前5 年时间我在被业界誉为“四大神盘”之一的大型住宅区“良渚文化村”,负责建设与运营管理,被称为“村干部”。在万科工作期间,我有一年半时间被调去总部,派驻北京,在亚洲赛艇联合会协助王石主席,担任主席助理和推广委员会成员,被称为“国际体育官员”。2016 年5 月,我担任“大屋顶馆长”,写下了第一本书《走进梦想小镇》,试图用中立的视角来记录小镇的生长与实践,使万科南都的小镇经验让行业受益。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讲文化太虚了,还是业绩实在》
      很多企业一方面抱怨组织文化被稀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对组织文化长期投入。这些企业认为组织文化都是一些比较虚的事情,不会认认真真地把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一点一点地在人身上落地。

      马云说过,文化就要是“虚事实做,实事虚做”。

      组织文化看起来很虚,要“做实”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对那些CEO和高级管理者们来说。核心高管每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把这些点滴拍成照片串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组织的“味道”,一个企业组织最为核心的文化。味道不对,往往是因为这些管理者不够自知、不够自律,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一个组织文化的坚守者和创造者,而是置身事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

      此外,文化也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所以,管理者的勤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会讲文化,无时无刻不去测试文化的温度,无时无刻不去干预文化的浓度。当我们发现了文化稀释的现象,就需找到核心原因,然后出手去干预,这才是一个高级管理者应该有的素养。

      我在企业组织内观察的经验告诉我,抱怨组织文化被稀释的管理者,其实他们自己很可能就是组织里那个文化浓度没那么高的成员。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