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自费出书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代表作01
在欲望社会里低欲望地活着,反而活得更舒展、更快乐。
一部现代经典,关心你在欲望膨胀的时代里,活得好不好,累不累。
翻开本书,在欲望社会里,找回生活的快乐。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人与欲望时代保持距离,反而过得充实的美妙故事。
我追随我的舅舅,不仅因为他是植物学天才,还因为他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怪。
他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无心攀权附贵。
他更渴望幸福,却在情爱的追逐、算计和骗局中吃尽苦头。
他不敢忍受,更不会沉沦,而是感叹: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
干脆逃去北极地带,和植物待一会儿吧!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6.10—2005.4.5)
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三次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用文学思考重要的问题,意图“在现代思想的废墟下重新发现世界的神奇”。
贝娄是文学大家,也是20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他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犹太移民家庭,少时就在俄语、法语、英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多语种环境下长大,九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于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后转入西北大学。长期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执教。1998年,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初版于1987年,小说以“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口口相传,成为时代的注脚,被无数读者反复阅读。
媒体评论
贝娄的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诺奖授奖词·
贝娄的主人公在物质主义盛行、高楼林立和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为勇气、智慧、自我身份和人类的伟大感而战斗。——《纽约时报》
在线试读
去年,在我舅舅贝恩(他的大名叫本诺·克莱德尔,是一位知名的植物学家)经历人生中的一场危机期间,他给我看了查尔斯·亚当斯的一幅漫画作品。这幅作品平淡无奇,适足一笑,可贝恩舅舅的心思却一直萦绕其上,想要和我好好地讨论上一番。我不大喜欢对一幅漫画详加分析。他却过不去。好几次他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又引到这上面来了,弄得我不胜其烦,动了把这幅漫画裱上画框送给他当生日礼物的心思。我心里想的是,索性把它挂上墙,一了百了。贝恩有时会让我心烦,是那种在你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人才能让你感到的烦。他在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爱舅舅。
让人奇怪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亚当斯的其他作品并不怎么在意。他曾粗略地翻过亚当斯的一本作品大合集《怪物大聚会》,到头来令他意兴阑珊。为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千篇一律,实在是没劲。打动他的只是那一幅作品。画面上是一对恋人——常见的带着凄凉与邪气的一对儿,场景也再典型不过:墓碑林立,紫杉森森。男的一脸凶相,女的一头长发(我想粉丝们管她叫墓地霞吧),穿了件女巫的袍子。两人坐在墓地的长椅上,手握着手。下面配的文字很简单:
你不开心吧,亲爱的?
哦,不开心,不开心!不开心极了!
“为什么这幅画会打动我?”舅舅问。
“是啊,我也纳闷儿呢。”
他对我抱歉道:“一天里要和你聊到五次,肯定让你烦透了。我很抱歉,肯尼斯。”
“考虑到你的处境,我可以表示同情。要是换了别人钻牛角尖,我才懒得管呢。你这个我还能再扛一会儿——可你要是想看讽刺画或漫画,为什么不去看杜米埃或戈雅那样的大师呢?”
“人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得选择的。我不了解你们的文化。在我们中西部,心思要慢一些。我看得出来亚当斯不在大师之列,但他给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达,我喜欢他这种疯疯癫癫的表现爱的方式。他没有想要去操控任何人。不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舅舅对希区柯克很反感,“从希区柯克那儿你得到的是一件产品。亚当斯是循着自己躁动不安的本性来创作的。”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前一篇:中小企业风险内控手册
后一篇:疼痛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