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我们的世界

(2022-09-14 10:35:34)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没有我们的世界



编辑推荐
《时代》《娱乐周刊》非虚构类第YI名!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美国Amazon4.5分高分之作!尹烨、河森堡、邢立达 诚挚推荐!

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挖掘出潜藏在人类内心的恐惧,巧妙地督促读者重新思考如何与我们居住的星球相处。
——《华盛顿邮报》

一部呈现地球未来沧桑巨变的史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的必读之书。
人类正在经历不断升温的夏天,“热射病”冲上热搜,老鹰中暑坠江,澳洲大火燃烧五个月,五亿动物死亡,长江白鲟灭绝……高温不断,灾难频仍,病毒肆虐,我们的家园地球在不断发出预警,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地球共生共存?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和地球的关系。

作者走遍各大洲,探寻人迹罕见的边缘地带,扎实的田野调查、各领域学者惊人的讲述,揭示工业文明背后的代价。
作者前往世界各地访查,足迹遍及各大洲,采访林业、地铁、建筑、博物学、海洋、核能、航天等领域的研究者,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绘未来世界的图景。没有人类的世界里,人类为之骄傲的文明,成了留给地球的烫手遗产……这是一个失去了某种可能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新的可能的世界。一个人类缺席的世界,或许恰能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

一部贯穿当下与未来的启示录。推想未来图景,是为了确定当下如何抉择。《人类简史》告诉我们人类从何处来,《没有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思考人类将向何处去。
显示全部信息
内容简介
异常高温、气候危机、病毒肆虐……地球在不断预警,如果我们没有明天,世界会变得怎样?

这是一部呈现地球未来巨变的史诗,艾伦·韦斯曼以惊人的想象力、遍及各大洲的考察、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描绘了人类消失后的未来图景。环顾四周,想象一切都原封不动,唯独去掉人类……自然将会刻不容缓地收回它的失地——动物重返城市、欧洲变为森林、猩猩占领地球。

你会惊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相较于50亿年的地球历史而言并非不可或缺,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有什么东西会比物质更久远?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冷峻而又充满忧思的答案——我们留下永恒的遗产可能是被改造的大气层、塑料堆成的第六大陆、核污染和转基因生物,而我们骄傲的文明将缓慢地崩塌于热胀冷缩、板块移动、水位上升、地质循环等一系列自然力量……另类视角书写人类传记,探寻茫茫天地间,你我的存在意义。

 

 

作者简介
艾伦·韦斯曼(AlanWeisman),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作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他曾在《哈珀斯》《纽约时报杂志》《大西洋月刊》《发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多家媒体上发表文章,担任过《洛杉矶时报杂志》的特约编辑。

2004-2013年,他在亚利桑那大学担任桂冠学者,并教授新闻学和拉美文学。

代表作品有《加维奥塔斯:一座重新发明世界的村庄》《美墨边境》等。

目  录
序章猴子的公案

第一部
第一章伊甸园的余香
第二章拆除我们的家园
第三章没有我们的城市
第四章我们之前的世界
第五章消失的动物群
第六章非洲悖论

第二部
第七章什么会消散
第八章什么会长存
第九章永恒的聚合物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一个人的评价不单纯取决于其达到过怎样的高峰,更在于他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对于整个物种来说,这个逻辑同样适用。
——河森堡
末日是科幻作品常涉及的主题,这本书同样写末日,但其独到之处则在于用科学的想象和非虚构的方式挑战了这一经典题材,并给出了一个与前人不同的、动人心魄的答案。作为一个研究古生物的学者,我推测过无数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它们曾经的模样,但我并没有能力去设想人类灭绝.后的世界,而这本书却做到了。
——邢立达
生命是存在了近50亿年的蓝色星球的偶然,而人类则是在这个偶然中的奇迹。作为已知的智能物种,我们常常忘记谦卑,但来到没有人类的世界,我们会赫然发现,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尹烨
韦斯曼将文明的毁灭和随之而来的自然复苏变成了一种好莱坞式的、慢镜头的大型灾难片。它是如此引人入胜,令大多数读者不禁祈祷有一部分人能活着见证这一切。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序章
远离了人类的起源地——森林与稀树草原,很少还有人能感知到我们与动物祖先之间的联系。人类早在非洲大陆就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道扬镳了,而亚马孙地区的萨帕拉人仍视蜘蛛猴为祖先,着实不可思议。即便还未沦落到同类相食,但若我们继续对现状视若无睹,会不会最终面临同样可怕的选择?
30 多年前,人类与核毁灭擦肩而过。如果运气够好,我们以后还能躲过各种大灾大难。但今天我们经常忍不住自问:我们是否不自觉地毒害、灼伤了地球和人类自己?我们滥用水源和土地,以致这些资源大大减少;我们蹂躏了数以千计的物种,它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恢复。权威人士曾经警告说,有一天,我们的世界或许会衰退成一片废墟,只剩乌鸦和老鼠在野草丛中逃窜,互相蚕食。要是真有这样一天,那么,走到哪一步,我们这些自诩智慧卓著的人类也将在劫难逃?
事实是,我们无从得知。最坏的情况有可能成真,但我们固执地拒绝承认,对未来的任何猜测都因此变得含混不清。自古以来练就的求生本能,让我们对灾难的预兆不以为然、视而不见,以免被过度的恐惧所支配。而恰恰是这些本能,也许会危及我们的生存。
如果我们被本能麻痹,坐以待毙,就糟糕了。但若本能磨炼了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在日渐明显的噩兆面前愈发坚定,那就是好事。在人类历史上,坚定而固执的求生希望曾不止一次激发出创造性的力量,将人们带离毁灭的边缘。那么,我们不妨来尝试一个创新实验:假设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人类灭绝已成事实。消灭了人类的不是核灾难,不是小行星撞击,也不是任何足以毁灭几乎所有生物的事故,将世界变得面目全非、一片荒芜,更不是某种可怕的生态恶化,让人类承受痛苦的缓慢凌迟,并在这个过程中拖累别的物种。
而是明天,所有人类都突然消失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大,但也并非不存在。比方说,一种病毒专门感染人类(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有人恶意制造的),一下子摧毁我们,但留下了其他生物;或者一个厌世的邪恶巫师想出某种办法,专门攻击人类区别于黑猩猩的那3.9% 的DNA,或是研究出了给人类精子绝育的绝招;也有可能耶稣或是外星人将我们全体带走,要么送到荣耀的天国,要么送进银河系某处的动物园。
环顾四周,看看你身边的世界:你的家、你的城市,还有周围的土地、脚下的路面和底下的土壤。想象这一切都原封不动,唯独去掉人类。我们消失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当人类的持续重压突然消失,大自然和其他生物会作何反应?要过多久,气候才能恢复到我们点燃发动机之前的样子?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