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慧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文化自费出书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的人生智慧
这一次,吴军老师不是以计算机科学家或者投资人的身份讲话,而是作为一位走过了人生一半路程的大前辈,以及一位陪伴两个女儿面对挑战、考进常青藤名校的父亲,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处事心得一一分享给我们。
人生没有捷径,但有方法让你少走弯路。方法就在这本书里!
“996”和躺平怎么选;在工作中遇到挫败怎么办;为什么自己既聪明又努力,却还是过得不好;怎么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遭遇职场霸凌怎么办……成长和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这本书一一帮你分析,给你方法。
写给每一个对自我发展存有疑惑的人,帮你度过人生转折期。
如果你还是学生,这本书能让你提前窥见进入社会需要的能力;
如果你即将进入社会,这本书能让你做好准备,提前转变思维;
如果你已经身在职场,这本书能让你获得自我成长的方法。
看看提前审阅这本书的审读人怎么说
“父母、学校、社会想给的人生少走弯路的启蒙,都在这一本里了。”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看一看这本书;当你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也不妨看一看这本书。”
“吴军老师就像是一位和蔼亲切的长辈,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把他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的人生启示录。
年幼时,我们跟随父母成长;上学后,我们跟随老师学习;而进入社会后,父母和老师的经验可能不够用了。这时,不妨听听吴军老师的看法。吴军老师年轻时面临过各种问题,也曾陪一双女儿迎接过各种挑战,而这本书,就凝结了他的经验和智慧。
这是一本给“新社会人”的避坑指南。
在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或者刚刚进入社会的阶段,前路其实隐藏着各种“坑”。比如,怎么摆脱学生思维,“996”和躺平怎么选,遭遇职场霸凌怎么办,工作失败怎么处理……如果你心存疑惑,不妨翻开这本书。
这更是一本成年人的自我修炼宝典。
即使度过了初入社会的转折期,我们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发展进入瓶颈期该怎么办,接手了很复杂的项目该怎么应对……如果你想要寻求自我发展,不妨翻开这本书。
作者简介
吴军
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
得到App课程主理人,开设有“硅谷来信”“数学通识50讲”“科技史纲60讲”等专栏和课程。
畅销书作家,著有《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吴军数学通识讲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见识》《格局》《态度》等十余部畅销书,作品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目 录
前 言 用智慧驾驭知识
章 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社会
刚从校园进入社会,想要快速适应,捷径是没有的,但有方法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自由的代价
从学生思维转变到成年人思维
掌握职场中的行事智慧
别操不该操的心
避开这些坑再谈创业
学会与自己和解
一位父亲给女儿的四个建议
我们需要的是财务自由还是自由
第二章 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
没有一种努力是不伴随着失败的,而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你就会拥有主动的人生,永远不会就此止步。
考试,获取反馈和动力的重要途径
人生,是一次次没有监考的考试
为什么有人既聪明又努力,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是你达成目标道路上的障碍
把低质量的词从你的词典里删掉
成熟的自律
第三章 系统性地自我提升
世界上总有人比你天赋高,还比你努力,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掌握系统性进步的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精进。
小习惯决定大成就
个人发展,要广度还是要深度
有效进步比快速进步更重要
用系统论的方法优化自身
天才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 破局而出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甚至陷入悲观,放弃尝试。只要用对方法,你就能克服困难,破局而出。
世界上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解决复杂问题要从简单方法入手
从计划导向转变到行动导向
从盲目试错转变到科学试错
第五章 相信个人的力量
大时代已经过去,个人没有机会了吗?不,只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就能做出改变世界的壮举。
躺平,是应对内卷的正确方式吗
罗林森:破译楔形文字
李希霍芬:让西方人真正认识中国
本-耶胡达:复活古希伯来语
张纯如:诉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我们家的阿明哥:小人物成就大梦想
第六章 保全自我是一切的基础
保全自我是 1,其他所有事都是 1 后的 0;没有前面的 1,0 再多也无济于事。
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维护正义
永远不要为了便利放弃自己的隐私
有效识别霸凌,才能避免被霸凌
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霸凌
如何应对职场关系中的霸凌
前 言
用智慧驾驭知识
1597
年,英国著名政治家和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沉思录》中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振聋发聩的口号。今天,追求知识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人生信条。人们相信通过读书、求学和掌握知识,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可以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社会层面,今天也有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人才的氛围。然而,很多人上了多年学,学了一肚子知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想要过好这一生,只有知识和文化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一个有知识、有技艺的人,在一个由别人给自己做安排的社会,能够靠知识和手艺养活自己。但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光靠知识和技艺显然是不够的,还得靠智慧。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考试,获取反馈和动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个人是靠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不善于解决具体问题。也有些人认为,为了培养孩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好是取消考试。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那么,考试真的没有意义吗?或者说,如果取消了考试,我们会失去什么?20
多年前,谷歌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考试还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谷歌招聘以绩点为标准
那时,美国公司的招聘还没有太考虑政治正确的因素,基本上是以才能作为招聘的标准。而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指标之一,就是他在大学里的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学分绩点)。招聘方一般会要求应聘者告知自己在大学的
GPA,不仅对应届毕业生如此,对往届毕业生,甚至是已经毕业 20 年,成绩单都找不到了的人也如此。如果一个人的 GPA 在
A-(3.7)以下,HR(人力资源)就会在他的简历上写一个红色的
A。外人看了可能还以为这表示要被优先考虑呢,其实是表示这份简历已经被放到了另册中。虽然 HR
还有可能会邀请他参加面试,但录用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谷歌对这种做法给了一个解释。首先,它认为 GPA
不够高的人在上学时没有责任心。因为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都没有达到,显然就无法得出相应的“人有责任心”的结论。其次,GPA
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把一些专业知识学到了手,GPA 高不等于把知识学好了,但 GPA
低肯定说明他学得有问题。当然,还有一个谷歌内部人士都知道,但不往外说的理由——GPA 其实是和智力水平正相关的。我在得到App
的专栏《硅谷来信 2》中讲过发明晶体管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考察人的方法,就是看谁聪明。这个方法微软和谷歌都用过,非常有效。
当然,有人可能会挑战谷歌的做法,认为各个大学打分的标准不同,GPA
不具有可比性。这一点你可以放心,谷歌会这么做,自然是想到了调整的办法。比如,它把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生的 GPA 录取标准降到了
3.0,也就是 A 的水平。至于麻省理工学院,虽然 GPA 满分是 5.0,但谷歌依然采用 3.7 的分数线,相当于把标准降到了
B-。这是考虑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课比较难学。再比如,斯坦福大学 GPA 的天花板其实是 4.3,也不是 4.0,因此 3.7 的 GPA
也不难达到。至于从其他大学毕业的人,可能未必好意思跟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被要求有高一点的 GPA 也只能接受了。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