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领导力提升的起点与终点

标签:
自费出书快速出书18846166899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作为领导者的你,指明方向了吗?
影响众人了吗?
以身作则了吗?
以上三点,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不是领导力理论,而是领导力提升。但是不经历自我觉察,领导力便提升不了。
人因触动而改变,不因知道而改变——
老板太亲和,公司会衰落
老板不分享,高管不分担
老板能力差,企业多元化
不愿过劳死,厘清怎么活
会都开不好,怎么当领导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作为领导者的你,也许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但你敢走向自己的反面吗?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的问题领域是“领导力提升”,而非“领导力”。领导力注重医理,但领导力提升旨在临床。换言之,本书重视的不是你如何认识领导力,而是你如何提升领导力。
现在随便翻开一本领导力图书,总是有八条、十条,甚至更多的领导力准则。人们记不住,也做不到。只是当时看着激动,想想感动,回头就一动不动了。我们实在不想这么干了。
本书对“领导”一词的定义是“引领众人去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并在此之下,引申出三个必要的动作:指明方向;影响众人;以身作则。
“指明方向”与“从未去过的地方”有关,与事相关。“影响众人”与“众人”“他们”有关,不是自己一个人想去,而是一群人都愿意去,与人相关。“以身作则”与“引领”的能力相关,与自己有关。如果领导者不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其他一切就被一齐放倒了。
本书认为,领导力关键的就是做好这三件事。少一条也不行,多一条也没有了。哪怕一个团队再小,其负责人也必须做好这三点,而哪怕一个企业再大,如果它的领导者做不好这三点,领导力也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丛龙峰
和君商学首席管理学家、和君管理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专注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咨询工作。曾任核心期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版)执行主编。近年来,兼任德邦快递、传音控股、喜家德、慧谷化学、奈雪的茶、鲜风生活、西贝餐饮集团、潮宏基珠宝、慧择保险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常年管理顾问。
担任多家创业型公司的教练。其中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创办的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在创业年,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张伟俊
“50后”,务过农,做过工;“77级”大学生。20世纪80年代,他率先将美国的心理咨询引入中国;90年代,又将美国的管理咨询引入中国。本世纪初,他担任过中外合资企业的CEO。之后的十多年中,作为领导力教练,张伟俊专注于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一对一的个体服务和“私人董事会”形式的集体服务。
目 录
序言 你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了吗
第1章 领导力人人可学,但无人可教1
1.领导力关键的是做好三件事3
指明方向5
影响众人9
以身作则14
2.真正的改变只能从内心开始15
勒紧成就动机,发挥影响动机16
先领导自己,后领导他人20
人因触动而改变,不因知道而改变23
3.反求诸己与自我突破26
让自己跟得上企业发展的需要26
勇敢地走向自己的反面28
第2章 领导力提升的15条认识31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前言
你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了吗
转眼我跟伟俊认识六年了。六年前,我们就想合作一本有关领导力的书。如今,它终于可以跟读者见面了。
现在市面上关于领导力的书有很多,但大多数集中于对三类问题的探讨:领导者特质、领导者行为,以及不同领导风格与类型的适配度。不过在我和伟俊看来,领导力提升一事,关键仍在于领导者的自我觉察,否则任何外围的努力终究都是徒劳的(见图0-1)。
不经历自我觉察,领导力便提升不了。我相信,许多做过领导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但遗憾的是,在研究领域此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们在六年后,仍要把本书拿出来的重要原因。
图0-1 领导力研究的相关主题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领导的责任在于为众人在迷途中引领方向。这方向是对是错?是迫于外部压力的妥协,还是心中执念的坚守?是基于众人利益出发,还是个人私利的驱使?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这一切,众人无法知晓,只能依靠领导者的自我觉察。
这本书超越了以往领导学偏重维度构建和素质测评的窠臼,以自我觉察能力为核心,探讨了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面对的一系列内心修炼的考验,值得所有负有领导责任之人深读自省。
—杨斌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前一篇:我爱这星河滚烫的人间
后一篇:13+1体系:打造持续健康的组织